【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对德育方面的教学越来越重视,而小学生处于人生启蒙阶段,这个时期形成正确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他们今后的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班主任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渗透的必要性,来探讨渗透方法。
【关键词】班主任 小学语文 教学 品德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50-02
引言: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作为一位班主任,德育教育是我们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本篇文章需要研究的重点。
1.在语言文字训练中渗透品德教育
古人云:“教之道,德为先”。教书育人是当今教师的重任。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又兼任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把握好教育度,找准德育点,选好渗透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班主任要清楚,渗透是渐进的完成德育,要在完成正常语文教学的同时渗透进去,要分清教学的主次,而不是专门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品德教育,这样一来一方面完成不了语文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说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让品德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在课文朗读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班主任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带有情感的进行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在朗读过程中渗透品德教育,让学生的品德能够与文章描绘一致。
3.在课堂之外学习中渗透品德教育
在课堂之外学习中渗透德育,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这种形式。结合课外阅读,通过外界丰富多彩的文章,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班主任要做好课外阅读指导工作。班主任平时接触学生比较多,清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来推荐不同的课外阅读书籍,让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想品德。课外学习除了课外阅读之外,还有如辩论、写作等,通过这些课外活动融入品德相关的内容,从而提升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文笔能力等。
4.通过班主任本身影响渗透品德教育
小学生年纪较小,心智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但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小学生在校园中每天接触的最多的人除了同学就是班主任,很多学生的兴趣爱好、品德情怀都会在班主任的影响下形成。因此,班主任自身的形象很重要,要能够起到榜样作用,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班主任除了自身具备良好的素质之外,还要不断观察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及时引导学生走出成长的烦恼,这样才能更好的将品德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5.通过教师示范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决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教师自身的敬业态度,责任感,气质性格,道德修养,特别是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被学生有意无意的仿效。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这种移默化的作用是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每一位学生往往会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体会教师的为人处事方法。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尤其是责任感较强的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感化。
6.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他们的参与、互动,德育也如此。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人,关键是要了解自己的学生,掌握学生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总结: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找出小学語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用平实的语言和最贴近生活的事例在点点滴滴中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有效的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于据,臧晓,黄玉静,张黄焕.浅谈如何加强班主任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品德教育的渗透作用[J].大连外国语教育,2017
[2]卢丽,张秋杰,黄珊珊.浅谈如何将语文老师的作用发挥到道德教育中去[J].成功(教育),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