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扶贫需“扶德”,致富需治心;要“树人”,先“立德”,贫困落后地区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青少年品德教育首当其冲;在青少年品德教育中必须明确家长的主体责任。
关键词:贫困落后地区 青少年品德 主体责任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是基础。扶贫需“扶德”,“扶德”的内生动力源自家庭,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要“树人”,先“立德”。在《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广大家长要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品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指“父母对子女施加的无意识影响或有意识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把一定的道德规范、思想意识等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1]德国的教育家福禄倍尔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父母手里。”家长在青少年的教育中承担着主体责任,这个“主体责任”落实的怎样,关乎青少年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关乎青少年的持续发展。
一、贫困落后地区青少年品德教育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一)父母注重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
父母是青少年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一个由其血缘关系的一代代人的不断延续下来的社会生 活组织形式,每个家庭的成员有着特有的代际继承性。[2]贫困落后地区由于物质的匮乏、偏僻封闭、现代化进程缓慢,家庭成员之间依存、依赖、依恋、依附较为紧密、邻里乡亲之间的情感联系、社会关系较为牢固,传统道德发挥作用的基础仍然存在,父母在青少年品德教育中较大程度地保留了传统道德文化的优秀成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孝悌教育。孝悌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家庭美德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贫困落后地区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许多家庭依然保持着三代同堂、多子女的家庭结构,孝悌文化发挥作用的基础仍然存在,许多家庭较大程度地保留了传统孝悌文化的优秀成分,依然传承着相互依赖、互相扶持生活方式,孝敬长辈、兄弟姐妹之间相互扶持天经地义而且是常态,这是维持贫困落后地区社会家庭结构稳定和连续的重要德育载体。二是礼节教育。礼节就是人和人交往的礼仪规矩、待人接物,比如见到长辈、亲友、邻里要打招呼,人际交往中不能丢掉“礼信”(拜年、做寿等)、磕头、问候、道谢等,体现的是人与人各种形式的尊重和社会交往形式。三是劳动教育。贫困落后地区许多家庭里的壮劳动力一般会选择外出打工,留守的通常就是“993861部队”(老人妇女儿童),所以稍大一点的孩子就需要帮助家里干家务、干农活。所以“懂事”、“脚勤手快”、“吃苦耐劳”是贫困落后地区许多父母对孩子的基本道德要求,也就造就了许多家庭孩子的独立生活的能力甚至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四是节俭教育。贫困落后地区由于资源相对不充足、挣钱不容易,所以许多家庭对青少年的家庭十分注意节俭教育。不浪费、不奢侈、能吃就吃、能穿就穿、能用就用,弟弟妹妹捡哥哥姐姐的衣服穿很平常。五是励志教育。穷山恶水并非都出刁民,贫穷也会激发人们摆脱贫困、出人头地的理想和斗志。贫困落后地区许多家庭的经济收入首先满足的是孩子受教育的需要,外出打工父母会向青少年讲述他们在外务工艰难困苦,当然也有比务农高得多的劳务收入和见到的“世面”等等,这样在青少年心中树立了克服困难、敢于拼搏、勤劳致富的榜样,对于青少年良好道德形成起到了正向的引导作用。
贫困落后地区父母对孩子注重传统道德文化的教育,在以科技理性为主流的当代社会,显得尤为珍贵,这正是现在许多发达地区家庭德育所缺少的或是薄弱的,而这些也正是当前我们要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青少年家庭德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二)父母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造成的弊端
农村落后、农业低效、农民贫困是是贫困地区家庭父母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抛家离子外出务工是无奈之举,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主体地位的缺失,造成亲子关系的疏离,祖辈、亲戚往监管不到位,由此造成青少年品德教育上种种弊端。主要有:一是道德认识的困惑。由于家庭德育环境不优、代理监护人监控不力、多媒介多元价值观影响、家长重智轻德等导致青少年是非善恶判断标准模糊,影响了青少年正确道德观念的获得。二是道德情感的冷漠。远距离交流、亲子感情沟通交流不充分,青少年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青少年 “情感冷漠”、“情感压抑”、“情感枯竭”、“情感危机”在所难免。三是道德意志的薄弱。物质贫困和精神贫困具有正相关性。贫穷会冲击人们的意志、道德底线和社会正常的伦理秩序。贫困落后地区人们大都朴实善良,思想品德素养较高,但仍有少数自制力不强,缺乏自信心、自尊心和向上的志气、勇气,见人矮一截,自卑感强,这样的“精神长相”对青少年也是会“遗传”的。 四是道德行为失范。在社会转型背景下,贫困落后地区由经济快速转型,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迁,传统的家庭道德体系瓦解,新的伦理秩序又尚未建立完善,道德的社会维系功能减弱,家庭品德教育呈现出向多元化发展的特点,家庭德育出现与国家的主流道德目标发生偏差,并进而导致青少年道德行为失范行为。
二、落实贫困落后地区青少年品德教育主体责任的对策建议
(一)始终坚持以孩子为本,尽量让孩子不做“留守儿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顺位监护人,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重养轻教”、“缺教少护”不利于孩子成长和家庭的幸福。父母在外出打工和在家陪伴孩子成长之间需理性权衡,着眼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父母应该有一方在家陪伴,如果条件具备可以把孩子带在身边,孩子的见识更广,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孩子可以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有利于良好性格的养成,同时孩子也可以知晓父母工作的艰辛、生活的不易,有利于孩子的成才教育、感恩教育,也培养了孩子独立自主能力、耐受挫折能力、适应社会能力。
(二)着力营造青少年品德教育的家庭“软环境”,更加注重青少年品德“软实力”培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就是孩子的第一本“教科书”[3]父母要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丰富的优秀资源,涵养家风家训,发挥其化人与育人功能,更新德育内容,扬长避短,按照“社会需要的样子”,夯实青少年持续发展的品德基礎。
(三)严爱相济,知行合一,实现青少年家庭德育“软着陆”。家庭德育是一个以心养心的过程,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行为对行为的召唤、是生命对生命的感动。家长要着力解决好面向自己的教育和朝向孩子的教育,着眼于青少年知、情、意、行的统一,严爱相济,知行合一,实现青少年家庭德育“软着陆”。
青少年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家庭品德教育直接影响儿童德性的养成。”[4]这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快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共同为“阻断贫困代际相传”助力。
参考文献:
[1]廖晶晶,陈军.试论家庭德育的特点[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1998,(0l).
[2]苏振芳.道德教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2.
[3]剧晓晨.德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及对策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
[4]张甜.增强我国青少年家庭德育实效性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7.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DB/OL].教育部官方网站,2015-10-11.
(作者单位:昭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