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美籍画师胡博·华士笔下的两幅慈禧油画像

美籍画师胡博·华士笔下的两幅慈禧油画像

时间:2022-10-20 16:36: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一百年前,美国籍荷兰画家胡博·华士受邀来到北京,为当时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皇太后绘制油画肖像。他按照清廷的要求画了一副油畫,随后离开了中国。回到美国的他参照当时所画的小样,按照西方油画技法再次绘制了一幅慈禧油画像,这幅油画像在巴黎画廊展出时被世人所铭记。本文初探了胡博·华士的绘画经历,分析比较两幅慈禧油画像的区别,阐述了画家的创作起因和绘画技法,研究了胡博·华士笔下不同的两幅慈禧油画像所带来的思考即中西艺术观的差异。

关键词慈禧油画像中西艺术观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古往今来,世界上有众多画家曾经被世人遗忘。艺术史同时还是遗忘的历史,这也常常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部分。美国籍荷兰画家胡博·华士(Hubert Vos ,1855—1935年)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所创作的肖像画中最著名的就是为当时中国清朝的最高统治者慈禧皇太后绘制的油画肖像。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为慈禧太后画像的过程不可能是胡博·华士个人西洋油画技法的自由发挥与创作。慈禧以及其大臣按照当时中国人的审美和对肖像画的观念提出一些要求,胡博·华士根据自己对油画技法的掌握,结合慈禧太后提出的要求而绘制的慈禧油画像现藏于北京颐和园。离开北京后,他参照在北京时所画的油画底稿小样,再次按照西方画家的绘画意愿绘制了另一幅慈禧油画像,画像再现还原了慈禧真实的年貌特征,其神情多了几分严肃与威严,为世人还原了一幅更为真实的慈禧油画肖像容貌。这幅慈禧油画像曾在巴黎画廊展出,现藏于美国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

两幅慈禧油画像的存在,体现了当时中西方肖像画在绘画观念和艺术实践方面的文化碰撞,其核心问题就在于比较中西艺术观的差异。

二、美籍画师胡博·华士其人

(一)绘制永留史册的肖像画

19世纪的肖像画家胡博·华士,他的名字虽然不在美术史籍中出现,但是他曾创作过上百幅肖像画,为众多王公贵族们绘制了永留史册的肖像画。胡博·华士所创作的最著名的两幅肖像画就是慈禧(1835—1908年)的油画像。其中一幅藏于北京颐和园,另一幅藏于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

(二)两次来访中国

胡博·华士一生曾先后两次到访中国。第一次,胡博·华士越过南部进入中国境内,在澳门短暂停留。在众多外国大使、挪威上校和袁世凯的帮助下,胡博·华士有机会为主管中国对外事务的亲王、大臣画像。第二次来访中国,胡博·华士是受中国外务部的邀请。

(三)作品及其风格

回顾胡博·华士的作品,他对不同民族、种族类型的肖像画创作产生的浓厚兴趣造就了他的一生百余幅表达出“种族血统”的油画像。他始终对绘画艺术坚持不懈地追求,探索着肖像画的精髓,发现着肖像画的新突破。

胡博·华士出生的荷兰是一个有着悠久油画创作历史以及最早出现商业、股票和艺术市场的国家。成熟的油画技术出现在此,优秀的肖像画大师也出现在此,不得不说17世纪的荷兰是肖像画大师的年代。这使出生在18世纪中叶的胡博·华士有着先天的学习条件,几百年来荷兰肖像绘画艺术积淀了优秀的经验。虽与印象派大师莫奈(1840—1926年)、德加(1834—1917年)、雷诺阿(1841—1919年)基本生活在同一个年代,但也因深受学院派艺术的影响,使其自身发展走向易被世风接受的“正统”的艺术风格。

18世纪的西方开始扩大其文化领域,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无论是贸易、航海还是绘画都达到了广泛化。画家也开始关注欧洲之外的东西作为题材,但是18世纪的荷兰肖像画缺乏创新精神,并没有出现产生巨大影响的绘画大师。胡博·华士专注于非白种人的肖像画创作,而高更(1848—1903年)也在画土著人肖像,这足以证明19世纪受“殖民主义”的影响,西方人开始关注不同人种,非白种人成为了肖像画创作的题材。从西方肖像画的艺术历史发展上分析,胡博·华士和高更的肖像画题材有着时代的先进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三、两幅慈禧油画像

(一)与众不同的绘画历程

1905年4月胡博·华士抵达中国后立即被中国对外事务部的高级官员接见,得知自己不是给普通的清政府官员画像,而是给清政府的统治者慈禧皇太后画像。虽然即将达到自己曾经的梦想,但是也只有四次短暂的清晨就座画像的时间。幸运的是荷兰大使馆秘密借给他一张皇太后的照片。

胡博·华士不仅仅在面见慈禧、写生上受到限制,在绘画技法和自由创作上,也不可能自由发挥。因当时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慈禧和大臣按照当时中国人的审美和对肖像画的观念提出一系列要求。胡博·华士只能根据自己对油画技法的掌握,按照慈禧所提的要求,绘画出一幅具有中国特征的慈禧油画像(图一)。

然而,在胡博·华士告别中国前,就已经收集了很多关于慈禧生活方面的材料,他决心要在纽约创作另一幅皇太后的肖像油画作为自己的收藏。在返回纽约后,参照他在北京时所画的油画底稿小样,以及搜集的资料,再次地按照西方画家的绘画意愿绘制了另一幅慈禧油画像(图二)。

(二)画面分析比较

胡博·华士两次来访晚清的中国,但是他为慈禧画像的机会只有1905年的一次。时年69岁的慈禧希望画面上没有任何衰老的痕迹,他不得不避开阴影和线条,画了一张三十岁左右的、神态平和的慈禧画像。根据现存的慈禧照片来看,画面的背景再现了慈禧宝座后面真实的场景。回到美国后的他描绘了岁月在慈禧脸上留下的痕迹:脸颊的凹陷、双眼上下的阴影、眉骨的弯曲、鼻梁的坚挺、嘴角的转折等。这幅作品呈现的慈禧面容与真实的慈禧更为接近,也让人感受出慈禧神情中的威严和静穆。背景运用偏暗的暖棕色调绘画了象征着中国皇权的一条若隐若现的盘踞着的龙。

无论是慈禧容貌的写实油画技法,还是画面背景和色调的主观处理,都充分体现了西方油画肖像的创作特点。结合胡博·华士在美国自行绘画这幅慈禧油画像的原因,或许这样来处理画面才是他心中理想的创作。

四、研究的意义

绘制肖像画的美籍荷兰画家胡博·华士,无论是为苏丹女孩、苏州女孩、西藏喇嘛、朝鲜高宗皇帝、庆亲王等等画像,还是为一位作为妻子、母亲和婶母,历经三个朝代,清朝末期最有权势的女人慈禧画像,都无疑是对历史、艺术史有所贡献的。他专注于非白种人的肖像画创作,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西方人开始关注不同人种,非白种人成为了肖像画创作的题材。从西方肖像画的艺术历史发展上分析,他的肖像画题材有着时代的先进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纵观历史长河,无论是北京颐和园珍藏的胡博·华士的慈禧油画像,还是美国画家凯瑟琳·卡尔(1854—1936年)所画的慈禧油画像,这些画像无疑都是按照慈禧的意愿所绘制完成,结合了当时中国人对肖像画的认识和审美观。而画家胡博·华士的笔下却再现了当年年迈的慈禧真实的容貌与作为皇权最高统治者的神态。

本文的研究意义是通过两幅慈禧油画像的创作起因和画面分析,进一步地了解中西方艺术观的差异。中西方对宇宙对人生的表达通过不同方式所呈现,在艺术的表达中绘画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价值观、社会学、政治学以及文化学多个角度。如,中国古代的模仿天道、内陆河文明和西方的古希腊文明、理性思想的文化不同等。在绘画表达在绵延千年的感悟体现中,不仅仅是为了再现的描摹,画家在笔中蕴含着自己的理解与精神。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绘画的精彩之处在于色彩线条光影和笔法之间心灵的跃动。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让画家的艺术表达相去甚远,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今天的人们去了解他们的绘画。各自的文化在一个完全纯粹、独自的范围里面发展,而这种发展又具有完全自主的体系,正因为他们的艺术表达互不往来交流,因此他们的距离倒形成了今天两种文明的源头。

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中西方艺术表达的不同中,找到它们的光辉,让它活在今天。

参考文献:

[1]北京颐和园管理处.胡博·华士绘慈禧油画像:歷史与修复[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37—41.

[2]胡博·华士.1905年华士·胡博为慈禧太后画像的有关札记和书信[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0.

[3]张延风.西方文化艺术巡礼[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142—145.

推荐访问: 画师 美籍 笔下 油画 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