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油画作品《星月夜》艺术特点研究

油画作品《星月夜》艺术特点研究

时间:2022-10-20 16:18: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在梵高先生的绘画世界里,他将很多隐喻元素都提炼出来了,从他的油画作品《星月夜》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生命之本遭到侵蚀的人。他的《星月夜》蕴含着造型、色彩语言和生命意识。基于此,笔者走进其艺术世界,研究《星月夜》的艺术特点,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油画作品;《星月夜》;艺术特点;技巧美;系统性;运动美

在油画的艺术领域中,笔触是作品绘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富的情感传达力和表现力,这就有利于在观者和艺术家的心灵之间搭起一道有效的沟通桥梁,进而使审美价值得到彰显。梵高的《星月夜》将运动美、表层美、力度美、技巧美和情感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奔放汹涌和律动自如中体现生命的灵性。

一、画面的运动美

这幅画具有很强的笔触感,极具动势,但是这种动势有它自身的秩序和规律,一点也不凌乱。笔触的走向绝大部分是和景物走向相一致的,与景物运动的方向也趋于一致,因此,画面有了自身独特的律动。

《星月夜》这幅作品,它给我们一种强烈的运动气息。我们不难发现,梵高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斜线笔触和长而卷曲的笔触。所谓的斜线就是不与画框边线平行的线,具有短处细密的特点,这就让观者很容易联想到人的前冲和跌倒,以及钟摆等画面,让人们产生运动、速度以及惊险的感受。因此,当其形式结构线是斜線的时候,它就可以给观者强烈的眩晕感和运动感,并且这种感觉会随着斜线角度的变大而增强。

在画面中,梵高用短促细密的斜线描绘了房子、远山和天空,斜线笔触的数量十分多,倾斜的力度也十分大,所以造成的运动感也是相当强烈的。与斜线不同的是,曲线的笔触辅助斜线笔触,将运动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大大增强了。两者的互相交织,就将回旋式运动的圆形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整幅画面貌似都在随着梵高的画笔不断地飞舞和翻滚。绘画的灵魂就在于画面的生命力,而画面的运动就可以体现出生命力。

梵高描绘柏树的时候,运用的是曲线笔触而不是斜线笔触,将其描绘成火焰的形状,这个形状具有以一个中心互相旋转和向上追逐的特点。火焰给人的形状和运动感极为深刻,很少有其他的形状能赶得上火焰给人的感觉。按照一些哲学家的观点,在所有形状中,火焰的形状是最活跃的,因为它的形状最有助于产生运动感。火焰最顶端的位置是一个锥体,并且它看上去像是把周围的空气劈开一样,一直向上延展再延展,一直到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位置,再加上远山和翻滚的笔触一块向天边而去,画面里的全部都好像在转动回旋。

二、笔触的技巧美

一幅作品除了绘画美,还体现出了一定的技巧美,它是艺术家调动手、眼、脑以及情感等因素长期劳作和实践的成果,是其智慧和力度相互结合的结晶[1]。娴熟的笔触动作和其包含的技巧美,其实是审美情感与精神因素的统一,它在艺术品中体现得越直接、越集中、越强烈,那么它这种技巧美的欣赏价值就会越高。在梵高的《星月夜》中,笔触的技巧美就是他长期劳作和实践产生的,体现了画者的精神和情感因素。起伏的、弯曲的笔触和短促细密的斜线笔触的相互结合,表达出一种流水的视觉效果,笔触的技巧和节奏正是梵高先生熟练运用笔触的体现。

三、色彩的系统性

后世的研究者通常把梵高、高更和塞尚归为后印象派。补色的对比关系是印象派发现的,并且印象派重视环境色的统治效果,这样很容易造成“照片化”的画面色彩。梵高先生对其色彩科学性和客观性的运用很不满意,并强调色彩对于艺术家的重要性,即它表达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梵高说自己随意自如地运用色彩是为了表现自己,还不是让一切精确地再现。可见,他运用色彩的基本理念是“主观性”,将这一理念和绘画实践相结合,就会产生色彩“狂欢”的效果。并且这一特征在他的《星月夜》中表现得特别突出。

(一)彰显色彩的情感性

油画笔触最终的审美价值在于情感与生命。情感是画家在艺术创作时的根本动力,是整幅作品的灵魂。从现代符号学分析,笔触是符号的一种,是一种不可言语和非理性的意象。

在《星月夜》作品中,梵高用圆形旋转的画法让星、月、云在夜空中回旋,呈现出云飘星滚的大漩涡,这承载着他热烈奔腾的情感,厚重沉实的大地和蓬勃向上的柏树都是用卷曲的笔触描绘的;条块切割分布的笔触让房屋和教堂不安地涌动。这种有力的笔触包含着画家的主观情绪,好比一道激烈、雄厚、抑郁又急促的生命交响曲,将他的既躁动又孤寂,既强烈又悲伤的情感完美地表现出来了,还是他对生命、人生、自然的情感流露和体验。

(二)强化色彩的对抗

色彩的对抗是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且具有不同审美特征的色彩,同时放到一幅作品内,让它们产生对比强烈的色彩效果。换言之,用在《星月夜》中就是强化了黄色和蓝色的对抗效果。黄色代表着太阳的颜色,让观者产生一种前进、扩张和跳跃的感觉,但在西方文化中,黄色也有不安、暴躁的寓意。另外,在形态上,黄色还代表着成熟和饱满。而蓝色是大海和天空的颜色,它通常体现出一种沉稳、静穆的感觉,还有一丝神秘感。因此,在审美倾向上,蓝色和黄色完全不同,截然相反,但是在梵高先生的作品中,我们随处都可以看到黄色和蓝色的对抗,真正体现了他不断撞击和摩擦的一生。他不仅热爱着艺术和生命,还渴望着内心深处的恬淡和平静。这样矛盾的心理在《星月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明亮的金色漩涡在深蓝色的夜空中代表在宁静中放置着喧哗,可想而知,梵高绘画时心里的亢奋、对抗和激动[2]。

(三)运用高纯度的色彩

色彩是彰显画家情感最有力的方法。同样,梵高为了有力地表达自己,使用纯度较高、明丽绚烂的色彩。其中纯度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通常来说,红色、紫色、黄色等属于高纯度的颜色,纯度最高的就是红色。

在《星月夜》作品中,主要的色彩是蓝色和黄色。但是仔细观察这幅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夜空原本应是蓝色的,但是梵高将色彩的纯度提高了,在蓝色中增添了紫色。他对高纯度色彩的喜爱,不仅表现在夜空上,在描绘月的时候,也是十分突出的,在纯度已经很高的黄色内,又加入纯度更高的红,让月像火焰一般,点燃整个夜空。

(四)保持色彩的层次感

《星月夜》中,画面基本是由黄色和蓝色系统构成的。画面中黄色最高的是月亮,其次是树顶端的星星,再次就是其他的星星。画面中蓝色最高的是山脉,其次是天空,画面居中的位置会再浅一些。两种颜色相互交融形成了整片夜空。

四、构图的严密性

(一)面积的分割

在《星月夜》的画面中,大面积的山脉和天空是组成作品的主要基调。大面积的蓝色给人一种通透、凝重的感觉。而几颗星星和月亮的不凌乱的散布是画面的亮点,使得整个画面显得格外活跃。这几颗星星看起来相同,但是是不同的,细心地观察它们的状态、大小和分析,会发现其各具特色,不难看出,梵高在这方面花费的心思不小,绝不是简简单单完成的。山脉上方与太极形状的星云的色块是中等面积的,这些色块在其中連接着大小色块,发挥着巨大的协调作用。

直冲而上的柏树起到了稳定画面的作用,因为考虑到它的孤立,所以,在横向画面的二分之一的地方,梵高又画了一座教堂的尖顶,正好和柏树呼应。其实,这个教堂可能不存在,正是考虑到画面结构的协调性和完整性,才画上去的。

(二)经纬线的应用

我们仔细观察《星月夜》这幅作品,星月的排列、星云的走向、灌木与房屋的排列、山脉的走向,都是与纬线方向相一致的,但是没有一条和纬线方向绝对平行的线。从左向右观察,星月的排列呈现降低的趋势,小房子和灌木是逐渐下降的,山脉与上面的星云又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中间的大面积星云呈现的太极图案,给人一种平衡感。它们相得益彰,互相呼应,协调地融汇在一起。

显而易见,教堂的尖顶和向上的柏树充当的是经线的角色。它们直冲顶部,像经线一样,稳稳地将整个画面支撑起来。经纬线,既让整个画面稳定,又不失灵动。这样的构图可以看出梵高的灵巧心思,他绝不是凭借一时冲动绘画,而是在找一种平衡的美。

五、两个世界的完美结合

从油画本身的线条、笔触和色彩来看,无论是从意境上,还是形式上,《星月夜》都散发着一种典型的梵高特色。从自身的角度看,这幅《星月夜》将形式美和意境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

在这幅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两个世界。看到了最熟悉的世界,里面有房舍、枯树、山脉、明月、繁星,这些事物在我们周围,并且很容易被我们一一识别的,每个人都能很真是的感受到这些事物的存在,同时,我们又可以将这个主观的抽象的世界看得很清晰。在仔细观察中,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梵高先生孤苦的心灵,这种心境也是很少有人可以看懂的,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读懂他是一个不甘向苦难命运低头的梵高[3]。

六、结语

总而言之,《星月夜》是梵高油画绘画技巧成熟的标志,这个油画是对夜景的描绘,不仅这样的夜景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其绘画在美术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因为它考验着画家的绘画天赋和绘画功底,所以,《星月夜》不仅给后世的野兽派和表现派绘画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技巧,还促进了夜景油画的发展。即使梵高先生的作品在生前没有获得社会的认同,但得到了现代艺术家们的承认,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多星.浅析凡高油画作品《星月夜》艺术特色[J].美术教育研究,2015(12):21.

[2]杜鹏,罗欣.用色彩表现心灵的艺术大师——凡·高美术作品《星月夜》美学寻迹[J].美术教育研究,2015(5):14.

[3]梁峰.梵高《星月夜》的艺术特色[J].大舞台,2014(2):18-19.

作者单位: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艺术学院

推荐访问: 星月 油画 艺术 作品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