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时间:2022-10-20 14:24:04 来源:网友投稿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站在又一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关键时候,党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7月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讲话中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以人为本,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特别强调,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建设以社会主义文化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为主题、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每一个受教育者,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其在校的时间占个人有效活动时间的比例均在80%以上,校园文化对每个人一生的影响不可谓不深远。结合楚雄州目前正在开展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和笔者近期的一些调研,下面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校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精神文明的基地,其固有的、特殊的文化功能,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楚雄州教育系统和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正在抓紧推进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全力开展迎接国家对云南省“两基”工作检查验收的各项工作。从2009年到2010年,全州共投入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亿多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舍40多万平方米。到2010年秋季开学,全州已撤并中小学校(点)227所(个),其中撤并初中15所,撤并小学212所(含教学点185个),新建学校8所(县城小学4所,县城初级中学4所)。中小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小学的校均规模达150人,初级中学的校均规模达800人。2006年启动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的楚雄州职教园区占地2000多亩,投资10亿多元,建设规模45万平方米,在校生达18000多人。在大力加强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如何加强学校管理、建设标准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指引、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良好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对学生的侵袭,有利于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社会、认识人生。例如,楚雄州民族中专举办的校园刊物《楚雄民专》的“师生文苑”专栏,通过校长钱文卿与学生谈“教养”,把伦理与技能等教书育人的抽象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行为要求;楚雄市云龙中学通过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展现了初级中学办学的显著特色。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与完善。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为学生个性自由发展创造广阔天地。校园文化的多样化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和潜能得以发挥成为一种现实。学生在参加校园中的运动会、文艺活动、读书活动、科技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勤工俭学等多层次的文化实践活动中,会使自己深刻地认识到自身价值,了解和实现自己的个性潜能。在校园文化的熏陶和锻造下,学生的创造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与发展。当前,许多中小学校由于顾虑安全问题,已经取消或缩减了大部分的校外活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与劳动和游览活动的时间已经非常少,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其它文化实践活动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例如,楚雄师院附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儿科技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随着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国际之间的競争转向了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就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大力开展素质教育,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素质教育的呼唤。学校教育不单是知识的简单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气质、行为习惯和道德风貌,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以教师“教”和学生“学”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片面追求高分数,使师生甚至很多家长一味围着分数转,这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危害极大。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就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创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将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例如,楚雄州南华县的沙桥中学,通过积极探索实践,制定出了通过教师、学生、家长互动来培养学生做人、求知、发展等各种能力的行动计划;姚安县马游坪小学把以当地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葛”文化的保护地为契机,把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内容编成儿歌、课间操进行传诵,实现了校园文化对地方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精神。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塑造思想、陶冶心灵、发展个性、促进师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激发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和奋进的精神,形成学校活力,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例如,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学,由于坚持了学校的办学质量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办学宗旨,赢得了社会的认可和家长的厚爱。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校园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为广大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师生的文明程度,而且可以通过成千上万的未成年人带动家庭、辐射社会,推动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近年来,楚雄州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一些新建学校、改扩建学校,学校领导班子和师生员工建设校园文化的意识有很大增强,已经把校园文化建设当作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相应的计划并逐步实施。楚雄、南华、姚安、大姚、禄丰、元谋等县市的不少中小学校,校园整洁优美,绿化美化工作成效显著,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步入学校使人感受到浓烈的育人氛围,全州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按照“两基”迎国检、建设标准学校的要求,做到了起好步、开好头。但从总体上看,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受多元文化不断渗入校园、人文精神内涵的逐渐淡化、当代青少年的追新性、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主体本身素质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楚雄州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还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通过近期对全州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调研了解,当前楚雄州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一是只注重校园文化的外在形式,忽视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不少学校仅仅停留在做几块展板橱窗、书写几条字画条幅、贴几张名人画像等层面上。在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往往形式大于内容、表象高于内涵。在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正确处理好传承与创新、执行规范与张扬个性、刚性管理与人文关怀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是忽视普通师生员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重视校长和骨干教师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少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仅仅体现校长或几个学校领导的个人意图,没有充分广泛发动全校师生员工积极主动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广大师生员工不了解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方向、形式、内容,使校园文化建设形式单一、内容干瘪,不能体现广大师生员工的创造性、参与性。

三是校园文化特色不鲜明。校园文化既要有共性的一面,也要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这正是校园文化具有无限生命力,对学校成员具有巨大影响力、感召力的根源所在。

四是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当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作为最强势的文化形式,正以不可抗拒的态势,进入中小学校园,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小学生,改变着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但是,不良网络文化对中小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日显突出,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日益重要。不少中小学校的管理者认为,学校电子信息技术设备简陋、校园网络建设滞后,因此在网络文化建设上无事可做、无法可想。但目前占很大比例的中小学生在课余时间都可通过各种渠道上互联网,如果学校管理者忽视这个事实,显然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引导和加强中小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当前教育界一个崭新的、重大的课题,我们必须在实践中认真探索,给校园网络文化以准确的定位,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领导、建设和管理。

五是发展不平衡。全州各县市之间、城乡之间、各中小学校之间还存在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同、工作力度不一、工作进展参差不齐等现象。针对这些差距和不足,在下步工作中,应当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先进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均明确指出了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意义。校园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应在党的先进思想指导下加快建设步伐,力争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主流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具体的建设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其中国特色与先进性。国家举办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学校所担负的正是这样的重任。面对求知欲望强烈、可塑性强、人生价值观正在形成的广大中小学生、未成年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长不能没有歌声,成长要伴随着欢声笑语。但什么样的欢歌笑语才是健康高尚的呢?需要我们加强引导。当前,我们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要坚决贯彻和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要联系师生思想实际,对师生进行思想、道德、纪律教育,进行党的方针、政策、法制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良好风气,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文精神。

(二)要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建设美好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物质文化建设,一是要根据教育特点、时代特点、区域特点和学校环境,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物质文化风格。二是要从本地自然环境和条件出发,在校园内栽花种草,绿化、美化校园,使整个校园干净、整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辟小种植园、小养殖园等美化校园的措施。三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如学校的校训、校歌、校徽、校标等设计要体现学校特点和教育理念,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建好校史陈列室和共青团、少先队室以及科技小发明、教学仪器小制作陈列室、动植物标本室等;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要发挥校园广播站、网络等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三)要积极组织校园文化活动,培育健康文明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学校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精神文化建设,一是要全面开展教风、学风和班风建设。要在教师中扎实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增强广大教师做人民教师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激发教师严格自律、恪尽职守,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师表形象,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要认真抓好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教室的每一块墙面、每一个角落,特别是要充分调动班级团组织、少先队组织、兴趣爱好小组和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全班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快乐和谐、健康向上、争做主人的良好班风。二是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设计要突出普遍参与性、趣味性、益智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是要总结、提炼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指导思想、办学特色、历史传统、培养目标的概括和抽象。学校精神既是学校长期办学历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更是通过对学校办学特色、历史传统、时代要求等总结分析归纳提炼出来的。因此,有条件的学校要发动师生共同参与制订校规校训,总结校风、教风和学风,谱写校歌,设计校徽、校旗等。

(四)要健全学校各项制度,形成民主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一种规范性文化,表现为学校的规章制度、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它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的保证。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做到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学校所有制度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要求,要有改革创新意识。管理制度要结合学校实际,简便易行。要求教师遵守的、学生遵守的,都要一一明确。同时,制度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方面,哪些需要令行禁止、哪些是温馨提示、哪些还需要共勉等等,都需要严格区分。总之要有人文关怀的氛围、启发引导的功能。制度建立或修改要遵循民主管理原则,广泛听取广大师生员工的意见,把制度建立在广大师生员工认可、满意的基础之上,保证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制度建立之后要维护制度的嚴肃性,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还要建立互相沟通、交流的机制,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矛盾及时化解。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必须建立一定的组织机构,构建一个高效、精炼、有序的运行机制,确保工作的实效。

(五)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彰显自己的个性。校园文化的提出,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现在所要进一步加强创建的校园文化,既要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观念,同时又要积极吸收有益的外来校园文化的新观念、新经验,使传统文化向着现代文化方向发展,使校园文化更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科学性、行业性和效能性。全州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有着普遍的共性,有着基本的职能,但是由于各学校在具体的地理位置、民族特征、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在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学生的发展经历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又各自有着鲜明的个性。因此,培育校园文化应该是在坚持共性的基础上,突出反映自己学校独特风格的个性。这样,学校师生才能在比较中了解他人的优点,明白自己的不足,从而增强群体观念。

书记,中共武定县委常委、妇联主席,中共武定县委副书记,中共南华县委書记,中共楚雄州委常委、秘书长。1998年3月当选为九届全国人大代表,2002年5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5年11月主管楚雄州社会事业工作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事业方面的各项方针、政策、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着力推动和促进全州教育、文化、卫生、人口计生等社会事业工作全面发展。多年来全州教育、卫生、文化、人口计生、艾滋病防治等工作经省政府或省级主管部门考核,位居全省16州市前茅。

推荐访问: 素质教育 全面推进 奠定 基础 校园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