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不到山村教师工作的困苦和孩子们求学的艰难,永远都感受不到他们的崇高。他暗下决心,要将更多的心力倾注到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中去。
新学校的“开荒”与“破土”
从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校长,郑霖用了17年时间。在这17年中,郑霖无论是担任一线教师,还是学校管理者,都喜欢跟学生在一起,并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他倡导教育要尊重学生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尊重学生个体个性生长的需要,使教育成为让学生生命增值的过程。
终于,机会来了。当他选择重师附小这个“新生儿”,第一次走进学校时,距离第一批新生入学仅剩不到两个月时间。“放眼望去,草木疯长,满地荒芜,许多植物长得比我还高。”郑霖回忆道。学校现在的校舍是一所已停办的国际小学,尽管硬件设备十分完善,但已荒芜两年,需要重新整理。
七月,是“火炉”重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顾不上炎炎烈日,郑霖干劲十足地投入到新学校的环境整理中,修剪杂草、重新种植花草,跟大家一起动手组装桌椅,为孩子们打造种植园、养殖园。正如一位细心的爸爸在精心装扮孩子的房间,郑霖力所能及、事无巨细地做着一件件“小事”。
仅一个月时间学校就重新焕发生机。新学期,除了清新整洁的校园环境,让人耳目一新的还有这里部分呈六边形的教室和建筑,这与学校推行的小班教学完美契合,让老师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郑霖甚至拆掉了教室里的讲台,低年级的学生围坐在一起,每一个孩子都能和老师平行对话。
环境的打造仅仅是新学校出发的第一步。如何让挑剔的家长从心底认可、接受这所学校?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作用,让每个孩子都能“自由呼吸与生长”?如何实现新的教育理想与教育实践的“破土”?这些,无不考验着郑霖的办校智慧。
在学校的办校宣言中,有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一段旅程,优质的教育需要用心陪伴。
从这段旅程一开始,郑霖就和孩子们在一起。每天早晨,郑霖都会在学校门口与孩子们打招呼,迎接师生、家长的到来。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今天。
“刚建校时,学校只有2个班,我认识每一个学生,能叫出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说起来,郑霖颇为自豪。而现在,学校有600多人,20多个班,虽然认不完所有学生,但郑霖想方设法创造机会用更多时间和学生在一起。
于是,校园里能看到:大课间,郑霖穿梭于孩子们游戏、锻炼的队伍,排在学生身后一起跳长绳;午饭时间,他端着饭碗各个班级串门,与学生聊天……多一些陪伴就多一些了解,“校长爸爸”名副其实。
“创造一些新的小学教育,实践一些新的学校课程。”这是宣言里的另一句话。
何为“新”?何为“实验”?从学校的特色课程中便可探知一二。
重师附小的课程主要分为文化类课程和项目(主题)类课程两大形态。“我们把所有学科整合成语言类、数理类、艺体类、实践类四大课程群,开设社团课程涵养志趣。”郑霖说。
在课程的实施上,郑霖也带领学校大胆突破。他认为,对于有些课程来说,40分钟一堂课远远不够。于是,在重师附小的学生课表中,能看到1小时一节的长课、项目课,也有中午15分钟的书法课,10分钟的晨诵课、20分钟的暮省课也是每日必修。
这样的创新与突破在建校之初为郑霖带来不小的麻烦。“当时很多家长不理解,认为我们这样的‘特立独行’会把学生的基础丢掉。其实,我们在大胆整合前经过了重师教育专家及学者、业内人士论证,每一个学科的学习都有保底,在对学生的基础学习能力达标的基础上,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
到后来,看到学生在学业上并没有落后于同龄人,玩得高兴、学得开心,每天期待着上学,家长们释然了,从最初的反对者变成郑霖的坚实拥护者。
小学生拉练“刷屏”朋友圈
2019年4月4日,包括郑霖在内,重师附小的教师们微信运动步数人均30000+,几乎“刷屏”朋友圈——这一天,学校进行了一年一度的远足拉练,全校师生一起,连爬带走完成了近20公里路程。
重师附小位于重庆市大学城,相对于城区闹市的拥挤,这里背靠缙云山脉,路宽、车少、风景好。如何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为学生创设适合他们的实践课程?郑霖一直在思考。
为什么是实践课程而不是实践活动?在郑霖看来,课程区别于普通活动在于有更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带着教育的预设与思考。他认为,课程就像是跑道,需要学生一步一步去经历,没有这样的经历,学生成长路上会有遗憾。
如今,远足拉练已成为每个年级学生的必须课。这样的课程有多受欢迎?看看学生自己怎么说吧:
大课间,郑霖穿梭于孩子们游戏、锻炼的队伍,排在学生身后一起跳长绳;午饭时间,他端着饭碗各个班级串门,与学生聊天……多一些陪伴就多一些了解,“校长爸爸”名副其实。
“天刚蒙蒙亮,我便被心中那只急切想远足的小鳥给叫醒了。我一骨碌爬起来,收拾好东西,匆忙吃过早餐,便飞奔到学校。我恨不得立马踏上远足之路,心儿早已飞向了崇山峻岭。”
“远足那天,我六点钟准时起床来到学校。听完校长讲话,鼓励我们,我们就高兴地出发了。20公里的长途跋涉,让我最难忘的就是坚持、分享、担当。”
学生对远足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郑霖介绍:“今年的远足拉练头天晚上下了大雨,我们的队伍要经过一个山坡,山陡路滑,老师用棍子在前面开路。遇到不好走的地方,学生们手脚并用,前面的老师拉,后面的同学推,大家齐心协力完成这段路程。”
虽然路程艰苦,一路也伴着欢声笑语。学生讲故事、背古诗,郑霖穿梭在队伍中,和学生聊天、互动、唱歌。在一个陡坡处,左边是竹林,右边是3米多高的堡坎,郑霖站在堡坎边保护着学生一个一个安全通过。有孩子跟他开玩笑:“千万不能碰‘校长爸爸’,一碰他就掉下去啦。”
这样的小细节还有很多,与学生的互动让郑霖既开心又暖心。更让他高兴的是,此次远足,小到餐巾纸,大到野餐垫,所有孩子都实现了自己的东西全程自己背着走。郑霖说:“远足刚开始的时候,有不放心的家长跟在学生身边喊着‘幺儿’‘宝贝’,又是递水又是背包,担心饿着渴着累着,老师劝阻几次都没用。经过这几年的实践,家长慢慢了解、放心学校的教育,即使跟着一路,也只是走在队伍后面,绝不打搅学生。”
推倒校内与校外的无形藩篱
地处“大学城”,重师附小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大学中的小学”,而郑霖的理想是要实践一所“小学里的大学”。
在郑霖看来,这绝不是好高骛远,他也在不断地思考、探索,如何拓展教育的宽度。他在校园里设银行、图书馆、俱乐部、种植园、养殖园等,并以校园自治的方式,定期开放联动,把学校周边资源纳入学校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如整合周边商业体、轨道交通公共环境、大学校园人文环境等,推倒校园与社会的无形藩篱,助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
打通家校链接、架设家校共育的“桥梁”,是郑霖的重要一步。学校有部分学生家长是大学的教授、博士,在“家长课堂”中,他们从学术殿堂走进小学课堂。“家长带来的知识是其次,在这过程中营造的环境和氛围,搭建学校和家庭教育之间的纽带更为重要。”郑霖对此表示。此外,利用重师和大学城的资源,与大学校园进行互动,也成为重师附小学生日常课程的一部分。
郑霖始终认为,学校的“墙”不能把学生“圈”起来,未来,学生始终是要走向社会的。因此,他提倡学以致用。比如,学校的“美食DIY”课程,要求学生每年学会一道菜,六年能做家常宴。
每年秋季的野炊主题课程就是学生的实践场所。野炊中,郑霖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学生感叹的:“这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菜。”
他笑着解释:“在野炊之前的一周,每个孩子都会在家反复练习一道菜,直到满意为止。学生为此付出了努力,最后把成果分享给同伴,体会到的不仅是美味,更是成功的喜悦和分享的快乐。”
郑霖的孩子也在附小,曾经为了准备野炊的菜,家人吃了整整一个星期的番茄炒蛋。在家人的鼓励下,孩子一次比一次炒得好,也因此变得更自信,在野炊上一展身手。
“附小的学生一个人在家时也能为自己做饭吃,而不是只会点外卖。”郑霖说。
就像一位家长,里里外外操持着孩子的一切,也和孩子一起成长,郑霖热爱并享受他的工作,为学校发展、学生成长所做的事都让他兴奋。对附小的学生来说,这个校长不是高高在上的“官儿”,他就像“爸爸”一样陪伴在他们身边,可以在早晨的校门口为他们整理皱巴巴的红领巾;可以在山路溜滑时伸出厚实的手臂;可以与他分享在草丛里新发现的小虫子……“校长爸爸”跟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给予他们最温暖的陪伴,可亲,可敬,又可爱。
后记:在我们采访进行的过程中,“咚咚咚……”,校长室的门被敲响了。郑霖打开门,五六个快毕业的孩子提着几袋衣服站在门口。原来,这是六年级的学生在刚刚结束的学校运动会上进行方队表演的服装,孩子们临近毕业,想为母校留点什么,这套服装刚好可以作为学校国旗班升国旗时的制服。于是他们自发地把服装捐献给学校。这不,就找到了校长。
抛开教科书和作业,忘记考试背后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最有价值的体现。没有人指挥,没有人要求,学生从心底里为学校着想,感恩母校,这样的学校一定是学生深爱着的。这不就是学校教育的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