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洋古兵器历史渊源
东洋刀最早仿自我国西汉环头直刀,至唐朝模仿“唐大刀”,其后以“唐大刀”为基本蓝图,对冶炼方法、淬火技术、造形变化等逐年加以改进,至镰仓时代初期(西元第十二世纪)其兵器之制作已脱胎于我国而自成一格,而且对于历代刀工名录、各系锻造方法均做有系统的整理,其系谱如字典般精确而且查阅迅速。至我国明朝时期,其冶炼技术已超越我国,明朝末年日寇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戚继光率领大军围剿,当时之日寇并非政府军,而是一群流浪的海盗,但朝廷已穷于应付,最后戚继光发现日寇兵器较明军优良,于是设法向日本购买兵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连戚将军持刀也改成类似日本刀造形之单手刀,后世称为戚家刀,如此才得以消灭日寇长年边患。
刀身的造形
东洋刀的造形不论刀尖或整个刀身均以圆为基础,刀身之所以为弧形主要是钢材的搭配以及淬火的变化所造成。锻刀时其雏形弯弧并不大,形状接近直刀,但由软硬钢材组合加以火红刀身覆以泥土入水淬火,使得刀身各部位与水接触的温差都不同。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刀身头尾往上翘,于是加深其弯度,弧度浑然天成,越接近圆弧形越标准。东洋剑术注重劈砍,弯度适中的刀在空气中挥舞时合乎力学原理,使用顺畅,加以双手使刀力道强劲,刀背脊呈三角形二个平面,左右两侧各二个平面,共六个平面六条弧线。所有平面与线条在刀尖处会合成一尖点,刀尖之尖锐可想而知,因此其剑术除注重劈砍也兼顾突刺的功能。刀身的厚度由护手处依次由厚转薄,而至刀尖最薄。宽度同理。所以刀身的横截面积由头至尾皆不等,越往刀尖的横切面积越小、重量越轻、刀锋也越利。设计上出于攻守皆宜的实用性考虑,宽厚部分利于抵挡攻击,窄薄部份便于劈刺。厚度的变化也强化了刀身的平衡,一把讲究平衡的刀使用起来挥舞自如,凌厉迅速,能先机克敌。刀身造形与淬火过程各刀工均极考究,锻刀完毕对各部细节均详加检查,甚至听辨敲打刀身所发出的声音,近护手处浑厚低沉而近刀尖时清脆响亮,若音色节奏变化唐突则表示材质不均或厚薄宽窄不匀,这种刀即使已完工,刀工也会将之丢弃,以免毁其声誉。检验合格才交由研磨工研磨,木工及漆工制作刀鞘,金工制作装饰配件,各部门工艺均极严谨,充分表现日本人尚武的民族性。
淬火技术与雕刻
淬火是铁、水、火三者最后一赌胜负的关键,由于刀身复合不同材质又裹上厚薄不等的泥土,在水中强烈温差的变化使其产生许多纹理变化,除了刃口边的波浪纹之外,还有类似金线、银线、雷电闪光等奇特线条,又有或大或细的结晶颗粒。另有折叠锤打锻造时留下的痕迹,有如松树皮纹者,也有如流水漩涡者,另有如木材年轮者,还有如浮云、如高山、如朝露、如晚霞、如浪里涛花,变化多端各具神态。刀两面之纹路并不一样,细看之下与我国长卷山水画颇为神似,只是它是经由淬火产生的自然美,其美只能用视觉欣赏,以手触摸只感一片光滑柔嫩,其美术并非只存在表面,就算将表面磨掉,里面还是一样,其美术效果是磨不掉的,这就是东洋兵器令人神往的地方。刀身表面若再加以雕刻则其美术价值更上一层,雕刻有由刀匠兼任,也有由雕刻师专任。雕刻采用阴刻阳刻相互搭配,造形多以梵文、剑卷龙、梅、竹等与个人信仰有关的图案为主。刀虽然是兵器,但它的美术要求并不亚于其他艺术品,值得欣赏与珍藏。
刀的配件
配件大致分为木工、漆工、金工三大类,这三类都是日本传统美术工艺强项,尤其是漆艺与金工(金属工艺)。研究东洋古兵器实已直捣东洋古艺术核心。木工量刀身制作刀鞘,鞘完成后交予漆工。漆工在鞘上先上数层底漆,每一层漆都要等到干燥后才能再上另一层,打完底漆后再运用绘画、雕刻、镶嵌、螺钿、描金等技术并以金银粉、珠玉、宝石、象牙、珊瑚、玛瑙、贝壳等等为材料构图置于漆上或漆下,刀鞘外观或朴素典雅或灿烂华丽各异其趣,不只工艺精巧而且费工费时。金工专门做刀装金属部分的配件,如护手及握把上的套件,一般以铜或铜合金为胎体,再施以鎏金银、错金银、雕刻、镶嵌等技术构出图样,由于这些配件体积不大又是金属制品,除需有精细的工艺外对各种金属混合所引起的材质变化更要精确掌握,其精确之程度甚至可将金、银、铜、铁、锡等五金加以混合调出各种不同色泽的金属材料,就像用水彩调出多种不同颜色一般,对金属特性及混合的比例掌握得相当精确,东洋金属工艺不得不让人佩服。◆(编辑/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