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南京明孝陵①

南京明孝陵①

时间:2022-10-20 09:18:02 来源:网友投稿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皇后的合葬陵墓,占地面积达170余万m2,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翌年马皇后去世葬入孝陵,孝陵之名,取意于谥中的孝字,有“以孝治天下”之意,还有一说是马皇后谥“孝慈”而得名。洪武十六年(1383年)孝陵享殿等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先后调用军工10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于应天府崩殂,遂启用地宫与马皇后合葬。永乐三年(1405年)基本建成,至永乐十一年(1413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整个孝陵建成,历时长达30余年。其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形制参照唐宋两代帝王陵墓,建成时围墙内享殿巍峨,楼阁壮丽,南朝七十所寺院有一半被围入禁苑之中。当时从朝阳门(今中山门)至孝陵卫到陵墓西北所筑的皇墙有45华里长,护陵驻军5千多人,陵园内亭阁相接,享殿烟雾缭绕,松涛林海养长生鹿千头,明孝陵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明孝陵处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陵园规模宏大,格局严谨。孝陵建筑自下马坊至宝城,纵深2.62 km,陵寝主体建筑当年建有红墙围绕,周长2.25 km。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已不存在,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有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显示出中国古代皇家陵园的气势和建筑雕刻艺术的高度成就。

总体布局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导引建筑的神道,二是陵寝主体建筑。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像路、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进入陵寝主体部分;主体陵寝,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在这条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陵寝建筑都是按中轴线配制,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下马坊为孝陵的入口处,是一座单门二间柱的石牌坊,面阔4.94 m、高7.85 m,石坊额上刻“诸司官员下马”楷书字,告示进入明孝陵必须下马步行,以示尊敬。神烈山碑在下马坊东边30多米处,是明嘉靖十年(1531年)改钟山为神烈山时而立,正面阴文双钩浅刻“神烈山”三字,原有碑亭已不存在,现仅存有四角的石柱础。离神烈山碑不远是“禁约碑”,碑文刻有禁止损坏孝陵及谒陵的有关9条禁约,为崇桢十四年(1641年)立。

下马坊西北的大金门是孝陵的第一道正南大门,原为黄色琉璃瓦重檐式建筑,现仅存砖石砌筑的墙壁,明孝陵地面木结构建筑大多毁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时与清军之战。大金门下部为石造须弥座,面阔26.66 m,进深8.09 m,墙壁辟有3个券门洞,中门较高为5.05 m,左右两门高4.25 m。在大金门正北70 m处,是永乐十一年(1413年)为朱元璋所建的歌功颂德碑及碑亭,建筑平面为正方形,故俗称“四方城”,楼顶已毁,仅存四壁,每壁各有一个宽5 m的拱形门洞。四方城内置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碑文正楷,长达2746字,历述了明太祖一生的功德,碑通高8.84 m,碑身高4.78 m,宽2.24 m,厚0.83 m,是南京地区现存石碑中最大的一个。

从四方城折向西行约100 m过御河便进入神道。其布局不同于历代帝陵神道成直线形,而是依据地形山势建造为蜿蜒曲折的格局。而且在每一段落的节点处安放石像生来控制空间,形成一派肃穆气氛。石像生下铺垫有完整的六朝砖,使其600年来没有下沉。神道由东向西北延伸,两旁依次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6种石兽,每种2对,两跪两立,共12对24件,形成夹道迎侍。这些石兽体现了皇家陵寝的礼仪要求,各有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一种神兽,独角、狮身、青毛,秉性忠直,明辨是非,它能用角抵触有罪的人;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坚如磐石,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麒麟是传说中的“四灵”即麟、龟、龙、凤之首,是披鳞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兽,雄麒雌麟,象征“仁义之君”;马是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战、统一江山的重要坐骑。明孝陵神道的6种石兽中,以象最大,重达80 t,当时为了将这些石兽运抵明孝陵,冬季时节在路面上洒水结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滚轴,一路上用人力推滚来完成运输任务。这段神道现俗称为石像路,全长615 m。

石兽的尽头,神道折向正北,从石望柱至棂星门,长250 m。2根石望柱呈六棱柱形,分置神道两端,高6.6 m,又称华表,上雕刻云龙纹。石望柱之后是相对而立的翁仲,有武将、文臣各2对,共8尊,高各为3.18 m,武将身披甲胄,手持金盾;文臣头戴朝冠,手持朝笏。翁仲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叫阮翁仲,相传身高一丈三尺,英勇异常,因此秦始皇令他带兵驻守临洮,从而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便把他的形象塑成铜像,立在咸阳宫司马门外,后来的统治者沿习秦始皇的做法,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神道向北18 m的尽头为棂星门,原仅存6个石柱础,现已重新修复,为三开间的建筑。過棂星门折向东北275 m,即到御河金水桥。桥为石砌,原为5孔,现存3孔,桥基和河两边驳岸的石构件均是明代原物。过御河桥向北,顺缓坡而上便是陵寝的主体建筑。

明孝陵寢的文武方门是孝陵的正门,朱门红墙,庑殿顶黄色琉璃瓦。原为5个门洞,3大2小,中间3个为拱形门洞,两边2个为长方形门洞,清同治年间改建为一个门洞,上嵌清石门额,阴刻楷书“明孝陵”三字。1999年重新修复还原了明代时的大门原貌正门上方悬挂竖书“文武方门”鎏金大字门额。正门东侧立有清宣统元年(1909)所立的“特别告示”碑,碑以六国文字书写,警示保护孝陵的注意事项。碑亭后原建有两御亭,东为具服殿,西是宰牲亭。

现碑殿处原为孝陵享殿前的中门,原为5个门洞,即孝陵门,后被毁。碑殿为清代改建三开间歇山顶,南北正中各开一门,亭内立有5块碑刻。正中大石碑下有驮碑龟趺,上刻康熙皇帝手书“治隆唐宋”四字,碑高3.85 m,宽1.42 m,厚度0.38 m。“治隆唐宋”的意思是颂扬明太祖治国方略超过了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在“治隆唐宋”碑左右还有乾隆皇帝诗碑各一块,东西有卧碑两块,东边一块刻载康熙帝第一次谒陵纪事,西边一块刻记康熙帝第三次谒陵情形。

位于碑殿之后的孝陵殿(即享殿)毁于战火,尚存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台基,通高3.03 m,台基上有大型柱础64个。台基四角有石雕螭首,大殿前后各有3道踏垛,尚存6块浮雕云龙山水大陛石。大殿基长57.30 m、宽26.6 m,可见当时该建筑之宏大,原殿中供奉朱元璋及马皇后神位。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的三开间享殿,殿内为“明孝陵史料陈列室”。享殿后是是当年露天祭祀的场所。过内红门中间有甬道,两边是茂盛林木,甬道尽头有御河石桥,称升仙桥,意思是过了此桥即为“仙界”。

桥北是方城明楼。方城外部均用巨型条石建成,东西长75.26 m,南北宽30.94 m、前高16.25 m、后高 8.13 m,底部为须弥座。方城正中为一拱门隧道。由54级台阶而上出隧道,迎面便是宝顶南墙,用13层条石砌筑。沿方城左右两侧步道即可登上明楼。明楼在方城之上,重檐黄色琉璃瓦歇山顶,东西长39.45 m,南北宽18.47 m,南面开3个拱门,其余三面各开1个拱门,每扇门上面的门钉为9行,每行9颗,以显示九五之尊。方城明楼以北为直经400 m左右的崇丘即是宝顶,也称宝城,为朱元璋和马皇后合葬的地宫所在地,周围砌有砖墙。宝城厚实坚固,依山势高低起伏,下砌巨石,上用明砖垒筑,厚约1 m。民国时期在南边石壁上刻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大字。

明孝陵陵寝制度既继承了唐宋及之前帝陵“依山为陵”的制度,又改变了唐宋帝陵方上、陵台、方垣、上下宫制度和十字轴线的陵墓布局,首次按皇宫布局建立“前朝后寝”形制,开创了陵寝建筑平面呈“前方后圆”的基本格局,并一直规范着此后明清两朝500多年20多座帝陵的建筑规制,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明孝陵的建筑艺术成就还体现在依山势地形蜿蜒曲折的陵墓神道,其神道是中国帝王陵中唯一不呈直线,而是环绕建有三国时代孙权墓的梅花山形成一个弯曲的形状,形似北斗七星。

孝陵陵区内设有外御河、内御河和宝城御河三条排水系统。这三条御河将陵域划分成导引区、神道区、前朝区和后寝区,同时通过三组御河桥,将这四个区连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并且使整个陵域更为完美,更富有生机。御河桥中的第一组介于碑亭和神道石刻之间,为砖构单曲拱桥,霹雳之水由桥下西流。第二组桥位于神道尽头,是直通陵宫的桥梁,一字排列5座,又称“五龙桥”,它与陵宫处于同一南北中轴线上,桥身作石构单曲拱桥样式,5座石桥与正北方200 m处的5孔陵宫门一一对应,现仅存中间3座,桥身起券,两侧有散水螭首和护栏望柱,这组御河桥的桥基和两岸石堤为明代原物,护栏是1995年重新修复的。第三组御桥处于方城之前,石造单券拱桥,长57.5 m,宽26.6 m,桥身体量宏大,结构牢固,做工细腻,是明初桥梁建筑中的杰作。

明孝陵圆形宝顶下面是陵墓地宫,地宫建筑面积根据探测结果达4000多m2,明孝陵地宫的具体形制还不清楚,据建筑历史学家、考古专家推测,从明孝陵现存建筑、明故宫建筑遗存上大量使用石料作为建筑基座的现象,以及已经发掘的北京定陵地宫全部用石材构筑的实例推断,孝陵地宫应该也是全部用石材构筑的大型殿宇式地下建筑。地宫殿堂的设计可能参照生人居住的宫殿,有主次之分,前殿呈成厅堂样式,摆放祭祀用品;后殿作为地宫的主要部分,按照惯例摆放皇帝、皇后棺椁及各种随葬品,朱元璋与马皇后的灵柩就停放在后殿的棺床上。真正的地宫谜底,有待日后发掘方能知晓。

推荐访问: 南京 明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