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寻访淹没在记忆里的老祠堂

寻访淹没在记忆里的老祠堂

时间:2022-10-20 08:54:02 来源:网友投稿

在岁月的沧桑变化中,曾经辉煌美丽的祠堂渐渐变成一座不起眼的老房子,字迹模糊,满布青苔,雕花剥落。

祠堂作为崇拜先祖与崇拜神灵的产物,是先民精神和英灵栖息的殿堂。祠堂是历史的教科书,阅览祠堂,如同阅览一卷绵长的历史画轴。而祠堂文化是一种相当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它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走进浙江金华市婺城区的几处老祠堂,去领略古朴的情怀,细细品读流落在婺城大地上文化的印迹。

黄堂寻根:全德堂背后的一代艺术大师

黄堂村地处金华、衢州交界,靠山临水,民风淳朴,风景秀丽。村东有良田5000余亩,是丰姓五村3000父老世代勤劳耕作、赖以生存的粮仓;村西连绵起伏的丘陵土地,是盛产水果、杂粮的好地方;村南有远近闻名的九峰山,层峦叠嶂,连岗奇峰,山中的千年古寺,相传是当年葛洪炼丹,陶渊明所赋桃花源记之地。这里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

丰氏族人的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占地近6亩,坐南朝北,共计54间,原址就是现在的丰子恺小学所在地。宗祠檐柱用青石制成,共计120根之多,明堂(天井)皆用青石板铺就,东西两角有两口小井,美观大方。其后时代变迁,祠堂屡毁屡修。上个世纪60年代,祠堂遭到很大破坏。后因年久失修,加上自然灾害,祠堂被定为危房,于80年代初全部拆除。

如今,宗祠只剩孤单单的大厅,无声地蜷曲在一片空旷的广场之上,虽外形保存较完好,但内部早已没了以前的鼎盛模样。空荡荡的大厅萧索寂寥,原本精致玲珑的摆设和浑然大气的雕刻建筑消失得无影无踪,独剩高高拱起的横梁上精雕细琢的花鸟虫鱼,依旧顽强挣扎着不肯离去。厅内的戏台是以前老祖宗遗留下来的,那时祠堂大戏台每年春节都演戏。唱戏班子在附近几个村庄里轮流演出,是极为热闹的盛会,还有晒谷场的露天电影,只是后来都没有了。

移步换景,整个祠堂四进而入,寓意子孙后代加官晋爵、前途光明。所幸丰氏后人不辱祖宗遗训,子嗣之中人才济济,文武双全,更有一代艺术大师丰子恺光耀门楣,传为佳话。丰子恺祖籍婺城区汤溪镇黄堂村,系黄堂村“全德堂”丰尔福派下。明末清初,丰尔福后裔丰圣文从黄堂迁移到桐乡石门湾,丰子恺即丰圣文第十七代孙。丰子恺是中国漫画的开山之人,其独创的“子恺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恒久的艺术魅力。

丰子恺虽没有到过祖地宗祠,但他对故乡族人却怀有深厚的感情。1962年,丰子恺携女儿丰一吟曾回到金华。他原本想1975年春回故乡,但未能成行。同年9月15日,他带着遗憾病逝于上海。1996年11月9日,“金华县丰子恺艺术研究会”在汤溪成立,丰一吟等人专程到黄堂丰氏“全德堂”寻根归宗,终圆先生遗愿。

近日,黄堂村又开始筹备宗祠的修缮工作,对于黄堂人来说,这位现代著名的画家、翻译家、文学家、美术音乐教育家,尽管生前未曾回归故里,但丰氏祖地却与丰子恺先生缔结着不可分割的血脉情缘,艺术大师丰子恺既是他们心中的骄傲,也是婺城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寻梦残迹:胡氏祠堂的靡靡之音

胡氏祠堂矗立在汤溪镇胡礁村一片密集的红墙白瓦之中,虽已经历过500余年的风雨剥蚀,却依旧稳稳地扎根在这一方土地,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子孙后裔的繁衍生息。

古老的祠堂,砖木结构,大门八字而开,门口左右两边各竖立着一只坐骑石鼓,石鼓精致漂亮,与门槛、门框交相辉映,美其名曰“门当户对”,置放石鼓的地面,用均匀大小的鹅卵石铺成铜钱模样,学称“铜钱八字脚”,既寓意财运亨通,又彰显主人崇高的名望地位。

步入祠堂的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宽阔敞亮的厅堂,大厅坐南朝北,面积约2000平方米。大厅三级而进,第一进为二厢房,左厢供以主人与家族女眷休憩之用,右厢则用来安放祖宗牌位;第二进为正堂,用来举办红白喜事和接待友人来访;第三进便相当于现代楼宇的最高层,名为后堂,是宗族商议大事的重要之地。两个天井分别建在第一进与第二进的中间位置,用来采光通风,主人会在天井处放置大的水缸,平时用做养花饲鱼,一旦家中失火,便可就近从取水,保护家宅安全。厅内共有大小不一的落地梁柱70根,大部分由名贵木材所制,年久不会变形,且带有特殊气味,可以防止蝇虫滋生。

据介绍,这座祠堂属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建筑,是由当年告老还乡的胡森所建。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胡森考中进士,任南京刑部主事、太常寺少卿等职务。在职期间,他拒馈金、裁冗员,以爱民节用、清廉刚正、不阿附权贵著称,受到百姓爱戴。后因与权相不合,辞官归里,隐居九峰山。胡森死后,葬在九峰山麓。随后,祠堂便传给后继子嗣。清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胡森第九代孙胡邦胜进京会试,考中进士,再次光耀门楣。皇上御赐牌匾,书写:祖孙进士。胡邦胜为官40年,廉政爱民,闻名全省。胡氏一族的清廉名望,让胡礁村声名大噪,成为原汤溪县明清两代唯一的进士村。

辗转数百载,随着胡氏族人的相继去世,这个盛极一时的家族开始衰败下来,之后,更是搬离了这座宅邸,从此,祠堂便再没人居住。

空置的大宅,渐渐成为孩子们的游乐园。胡礁村孩子们的童年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祠堂里度过的,从四方天井漏下的阳光曾经照亮了儿时的许多欢乐。那时候,大人们到地里开工,细伢儿就聚在祠堂里捉迷藏,爬梁柱。祠堂整天热闹嘈杂,每有重大事项要决定,如选队长、修渠派劳力、请戏班子等,村长就提着铁皮做的简易喇叭把每家每户的当家人喊到祠堂开大会。

老人说,祠堂内原有许多族人引以为耀的匾额,精致繁复的雕饰,名人挥笔的画栋,不过它们在上世纪60年代“除四旧”时毁掉了。祠堂里也曾有戏台,那时胡氏族人还在,每逢过年过节,他们就会邀请城里的戏班子过来唱戏,快慢有序的弦声,配上高亢的腔调,八仙桌上的马灯昏黄跳跃,好像村庄胸膛内鲜活的心跳,嗓音回荡在祠堂里,引得村民沉迷地倾听。戏班子在无声的长夜带给村民许多美好的回忆。

这几年,村里的新房春笋般越长越多,越长越高,祠堂蜷缩在周围拔地而起的楼房里,像一个风霜老人,在岁月的风雨冲刷下落寞寂寥。连无人问津的几间厢房,都被电线短路造成的火灾化为灰烬。昔日宗族权力集中地的荣耀,几近一场梦,没有留下丝毫痕迹,仅剩一个空荡荡的厅堂,用最后的力气残吟着一曲靡靡之音。

穿过祠堂的小巷,望着墙壁上片片剥落的白灰,里面的古旧青砖突兀醒目,像祠堂道道深深的伤口,空气中弥漫着腐败发霉的味道。为抢救古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2011年3月,胡礁村的400名村民联名申请上级部门前来帮助这位岌岌可危的“老人”,目前修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终有一天,胡氏宗祠的光芒,将再次照亮这片宁静的天空。

中戴古韵:品茗花厅的悠悠馨香

中戴村位于婺城区汤溪镇,历史悠久。村中弄堂门楼清逸秀丽,一砖一瓦都散发着悠悠古韵,令人流连忘返。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笔者仿佛摇身一变,成为《桃花源记》中的捕鱼人,即将闯入一个安静祥和的世外桃源,而桃园的尽头,除了良田美池,阡陌交通,还有一座扎根百年的花厅,在历史的遥远景象里,匍匐成壮美的浮雕,供生命栖居灵魂落脚。

笔者原以为,古时的花厅不过是宅邸主人摆弄花草之用,一方天井,参天雨露,花厅内锦鲤游动,名花雅致,引来蝴蝶翩翩飞舞。后经询问才得知,戴家村的花厅并不是如此,传说戴家祖上曾有人考取功名,但未得到皇帝钦点,封官晋爵。当时戴氏祖宗带着族人回归故里,修葺了这座宅邸,命名“花厅”,从此扎根,一代一代,生生不息。当初花厅建成之时,共占地3000多平方米,整个造型落落大方,特别是以美轮美奂的内部装点著称于世。花厅内的建筑构建均由技艺高超的工匠精雕细刻,日常生活中的鱼虫花草、飞禽走兽,均雕得栩栩如生。不仅如此,建筑上还雕刻了大量的回纹、龙纹、水纹等纹饰,使整体空间呈现出华丽神奇的氛围。门窗花格的款式也数不胜数,各种构图灵活多变,色彩素雅,格调高雅。

花厅建筑的内外檐装修,用料考究,做工精细,因受徽派建筑风格影响,花厅的门面上镶嵌着形式多样的砖雕,既寓意家族兴旺不衰,又以生动方式教导子孙后代如何正确做人处事,其智慧之超群、工艺之精美堪称一绝。

整座花厅融设计、木雕、石雕、砖雕和彩墨画为一体,石雕石刻、淡彩墨画的完美结合,不仅处处体现当年戴氏家族的鼎盛,更可见当时汤溪古建筑技艺之高超。

越过低矮的门槛,踏进四周被新砌的围墙包围着的花厅,原以为今日终于可以推开朱红的祠堂大门,一睹花厅瑰丽面容,欣赏旧瓦飞檐、青石玉柱、御赐匾额、龛台红烛。谁曾想到,一把生满铁锈的大锁却轻易地将笔者所有的美梦击碎。“最近村里请了有经验的工匠在修缮花厅,今天恰巧工匠和书记都不在,怕是进不去了。”抱着娃娃的农妇从隔壁闻讯赶来,抱歉地解释。

“如果你不介意,可以上我家看看,我家就住在后面,算是花厅的厢房了。”妇人热情地邀我去她家做客。

循着妇人的脚步进入花厅的厢房,老式的八仙桌上,临近百岁的老人正在慢慢品茗着一杯清茶。知道笔者的来意后,老人安下心来,古道热肠地邀我喝茶。“以前老有些不怀好意的人来我们村上偷东西,房子里的东西值不值钱我不知道,不过这是我们的家,每一样东西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我们要好好保护。”老人斟一杯清茶递给我,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解释着。这位珍惜祖先文明的老人家,穷尽一生,驻守着这栋古韵幽香的宅邸。

老人说,他的家族在这座宅邸的几间厢房住了已有150余年。如今,他们三代同堂,共享天伦,虽没有大富大贵,但平淡之中温情满溢,生活十分幸福。

在老人的眼中,笔者似乎看到了民族工艺的传承,而感悟更多的,莫过于镶嵌在建筑之中的乡土情怀和子孙后代的深深眷恋。

来源:2012年11月10日《今日婺城》

推荐访问: 祠堂 寻访 记忆里 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