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别致,马头上有一小孔,应为腰带饰物。
唐 三彩马
唐三彩中,马是最常见的题材。三彩马一般作为随葬品,在唐代非常盛行。这两件唐三彩马,一为最常见的立马,其上点蓝彩,十分罕见;另一件在马一侧塑造一个小男孩,一改常见马上人俑的形象,显得活泼而充满情趣。
唐 韩干《照夜白》图
图中所绘为唐玄宗最心爱的坐骑,名“照夜白”。它被系在一木桩上,昂首长嘶,四蹄奔腾,似要挣脱缰勒而去,表现出桀骜不驯的雄骏神采。据专家考证,马的头、颈、前身为真迹,而后半身为后人补笔,马尾巴已不存。
唐 骑马女俑
这件骑马女俑为随葬品,墓主人往往是身份地位较高的女人。只见女俑身着V领合身服饰,窄袖,下摆呈喇叭形。头戴一帽,此帽原配有面纱,便于在沙漠中穿行。唐代早期,这种服饰在首都长安城和其他大城市十分流行。女人们也常常戴着有面纱的帽子,以抵御城市的风沙。
唐 昭陵六骏之飒露紫
昭陵六骏是在陕西醴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六骏是李世民在唐朝建立前先后骑过的战马,分别名为拳毛騧、什伐赤、白蹄乌、特勒骠、青骓、飒露紫。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在1914年被打碎装箱盗运到美国;其余四块也曾被打碎装箱,盗运时被截获,现陈列在西安碑林博物馆。
清末民初 石雕马上封侯
马上封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题材,通常为一活灵活现的猴子骑于马背之上,取“猴”与“侯”谐音。
清 玉雕马上封侯
此玉雕采用传统的马上封侯题材,但特别多设计了一只猴子,使画面显得更加丰富。
汉代 玉马首
汉代玉器中艺术价值较高的应属圆雕作品,表现手法注重写实,此件玉马首即是代表作之一。其原存何处暂无人知晓,时过境迁,它依然挺直着半截残躯,低头怒吼,似在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沧桑。
明末清初 玉卧马
此玉卧马长20.5厘米,高12.75厘米,属于一组玉雕动物中的一件。这组玉雕中,马、水牛的规格比常见的要大很多。
(注:本文图片由大英博物馆、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哈佛大学艺术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