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学叙事”是研究“五四”和西南联大时期高校的关键词,梳理了高校历史变迁、价值观念变迁,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由宏观而微观,通过江苏“大学叙事”地域视角的切入,在独有的稀缺资源意味着“特别”、超常的与众不同意味着“特殊”、专注的地域书写意味着“特色”等阐述基础上,以期人们对江苏“大学叙事”予以深层次的关注。
关键词:当代江苏文学 “大学叙事” 校园文化 地域视角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苏‘学院题材’小说研究”(项目号:15ZWD003)、淮阴工学院社科研究课题“‘大学叙事’观照下的大学校园文化研究”(项目号:16HGS009)的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吴延生
江苏“大学叙事”,始于陈衡哲191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一日》。继而有陈白尘长篇小说《漩涡》、叶圣陶的《英文教授》、钱钟书长篇小说《围城》。当代文坛从程树榛《大学时代》、康式昭、奎曾《大学春秋》再到新时期诸作家的创作,应该说反映了“大学叙事”的发展脉络,积淀深厚。至于江苏这一地域对于“大学叙事”的重要,不仅仅在于数量众多的高校和人文荟萃的历史传统,也在于当下盛行的民国风。所谓民国风、民国想象,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当时的高校风骨及其师生精神。对大师已矣的喟叹也向世人提问曾经的薪火如何在消费时代继续相传?由此,江苏成为“大学叙事”研究不能忽略的地理范畴。
一、独有的稀缺资源意味着“特别”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文学,由于种种原因,“大学叙事”在主流文学的边缘孱弱地发展,创作数量极少。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版的两部长篇小说值得一提,标志着当代“大学叙事”的起步。内蒙古扎拉嘎胡的《红路》(作家出版社,1959年版),故事场景设定在内蒙古雅鲁河畔的扎兰屯工业专科学校校园里,以50年代校园惊心动魄的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汉水的《勇往直前》(百花文艺出版社,1961年版),故事背景被设定在广州1955-1956年华南大学的校园,以大学生万春华以及她的三位室友雪雯、何碧娟、郑丽芳为中心的自我改造及爱情生活。粉碎“四人帮”后的1978至1981年为休整过渡期,此间写于50、60年代却在80年代最初才得以真正面世的两部特殊的大学校园小说。文本时间与自然时间存在着明显的“错位”,即作品出现于80年代伊始,内容描写的却是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的大学校园生活。江苏新沂程树榛于1957年天津大学毕业实习之际,在实习单位无锡柴油机厂开始写作《大学时代》,到实习结束回到天津大学,初稿形成,1978年到1979年修改完成,1980年9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展现了50年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大学春秋》由康式昭、奎曾(江苏东台人)合作完成。其成书过程颇为复杂,第一至第十五章早在1965年第6期《收获》上发表。原本打算下期将之刊毕,没曾想因“文化大革命”的到来而被迫中止,1980年夏做了修改,该书全貌则迟至1981年11月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它真实地反映了50年代中期青年大学生的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及青年一代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健康成长。
作为80年代伊始影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两部作品,堪称代表作。仅有两部长篇小说,可谓稀缺资源,而且都与江苏作者有关,其他省份空缺。江苏作家在“大学叙事”创作上确是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即便从整个“大学叙事”创作考察,此间的两部健康向上的大部头长篇小说,都将闪烁着光芒,呈现出亮点。因为资源的稀缺,意味着“特别”,所以,格外珍贵。
二、超常的与众不同意味着“特殊”
“大学叙事”创作队伍中,基本是身在校园的“大学人”,包括教师和青年学子。由于是生活的再现,彰显出传记或自传的色彩,抒写了大学校园的心灵史。伟大的文学需要伟大的心灵。由此,考察、反思校园知识分子心路历程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即印证了西方学者的观点:“人都是传记性很强的动物。”审视江苏“大学叙事”,它们不仅敢于亮“丑”,还基本聚焦于“南京”这座历史古都,书写大学心灵史,具有很强的传记色彩,追求的是个性。这就使得作品具有了特质。
(一)污染的精神家园
民国时期的大学特别张扬精神。社会主义时代的大学更要彰显精神。因为它是支撑“大学人”的理想基石、价值升华的凝结点。“大学精神是高校办学特色的精髓和灵魂。大学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要着力培育自己的大学精神。大学的发展需要大学精神的维系。”[1]可见,“大学精神”具有导向和规范作用,凝聚和鼓励作用,熏陶和感染作用。
从古至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们都鞠躬尽瘁,在大学这座知识的圣殿里,他们是知识的传递者,是道德标准的代表。他们本应起到表率作用,然而在政治动荡、市场经济冲击下,现代大学精神迷失了。如《第十一诫》中的一些老师和学生却打着知识与道德的名义,背地里做出极其卑鄙和恶劣的行为,小说把师生的正常思维完全颠覆,这种反差体现了极大的讽刺意义。作者通过这种反讽毫不留情地把他们拉下了道德的深渊。通过这些错综复杂的性关系和畸形心理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大学人”人性深处的龌龊和腐败的现象。小说反映出了在大學这个美丽的面纱下面,知识分子的欲望、堕落与挣扎的校园文化现象。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是南方乡绅家庭的年轻人,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父亲就为他和家乡的周氏订了婚,本不愿意,但是谁料在他上大学期间,周氏生病去世。为表同情之心方鸿渐写信悼念。周氏父亲被他的悼唁感动愿意资助方鸿渐留学。但是留学期间的方鸿渐并没有努力读书,而是整日里游手好闲,没有实在的本领,迫于家里的期望不得不用钱买了一个“克莱登”大学的假文凭。
(二)有度地揭露问题
江苏属于吴越文化区。“尚善若水”。太湖、洪泽湖、高邮湖、骆马湖,长江、淮河、大运河等水域水系,凸显了江苏的水文化特征。“水韵江苏”是江苏地域文化性格特征的彰显:尚水的冲淡平和,崇文的柔韧柔慧。“因为地域的深层文化精神说到底是地域文化群体的集体无意识。”[2]所以,从地缘文化诗学的视角考察,向善是江苏“大学叙事”的潜意识,地缘精神的阴柔面显现出来。表达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满怀时代责任感的创作主题思想。即便反映校园中的种种问题或弊端,也是云淡风轻般的娓娓道来,而不是电闪雷鸣般的口诛笔伐。
江苏大学校园小说注重诗意的描写。即使揭露问题,也归宿在人性的展示上。如今的大学校园已沾染上为社会诟病的多种元素,但江苏作家也只是掀开问题盖子的一角,揭露归揭露不加痛击。如《变革》写到的校园“点招”现象:“点招”在S省持续了多年,成为高招中的公开的秘密,给了考生和家长太多的期盼和想象的空间,也给握有“点招”权的人太多的发挥余地。分数不够用钱补,只要达到省教育考试院划定的本批次的最低分数线,达不到学校的投档线,通过关系找到学校点录。当然,“点招”指标是有限的,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点”;“点招”也不是免费的,不是什么人都能花得起“点招”的费用,所以“点招”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众家长角力之地。尽管国家三令五申,明令禁止收取与招生相挂钩的任何费用,但是明令之下还是能找到不少变通的办法。你想,如果“点招”不收费,那不更难操作了,就更说不清道不明,权力和关系无疑将赤裸裸地成为左右“点招”的终极力量。所以,各高校都在社会容忍线下实行“点招”收费,考生、家长和学校对此都心照不宣,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内外能摆平,长此以往也相安无事。“点招”费的大头给了学校,学校为了证明收费与招生无关,纷纷设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将“点招”费乔装打扮成社会自愿捐资办学,以巧妙绕过政策法规之限;另一部分,小头,有时也不小,自然是打点各种关系以取得指标的运作成本,那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作者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既有忧思又有反思,既有批判精神又有人文情怀,甚至还带些温情,为有些学生家长能够搭上“点招”的末班车而释然。
三、专注的地域书写意味着“特色”
(一)史与传相结合
历史文化与纪实的结合。真实与虚构、文学与传记等命题也可以得到展开。尤其是所展现出的校园心灵史可以与陈平原提出的“大学叙事”这一更侧重大学校园物质层面变迁与自我书写的历史脉络形成互文。其意义不仅在于校史层面的补充,更重要的是突破虚构文学与所谓确凿史料的二元对立。这不仅是新的文本观,亦是新的历史观。如裴文《文人》中写到历史上南京章台柳巷文人狎妓的风气;秦淮河幽幽的脂粉气息;掘于南唐的“青玉井”,据说是南唐后主李煜命名的。东方大学的学子们把它叫成“好井”,寓意“好景”。李煜与小周后的浪漫传奇,成为大学生们谈论的有魅力的话题。裴文《高等学府》里“还细致叙述了‘南唐二陵",即李昪的钦陵、李璟的顺陵建陵时间及其历史文化价值。如此等等,不仅彰显了文化南京的历史厚重,也凸显了南京文化的独有韵味和魅力”。[3]
反观江苏省外“大学叙事”,它们追求的是共性,把校园文化与校园所在的地方文化“隔”了起来。如李师江《中文系》以北京某师大中文系为背景,汤吉夫《大学纪事》的H大学以天津某师大為背景,朱晓琳《大学之林》的九州大学以上海某师大为背景,雪岩《大学,大学》的古都大学以古城西安某大学为背景。北京、天津、上海、西安,那一座城没有厚重浓郁的地方文化?和南京相比,北京、西安都是历史古都,可写的风物太多。可无一例外,作者都只字不提地域文化。读这些小说,地域文化被“隔”了起来,亲切感自然被弱化、淡化了。
(二)文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传统观念认为,传记就是实录,实录就是历史的真实,它不具备文学色彩,也不要求文学色彩。”[4]但江苏“大学叙事”毕竟不是传记,只是在创作中着上了传记的色彩。它毕竟要回归到文学的本源上来。强调文学性,艺术地再现生活。而文学性与地域文化的相互渗透,必然提升趣味性,有了趣味性,才有引力和魅力,可读性自然升值了。
通过以上简析,江苏“大学叙事”具有自身的资源优势、明显的地域文化氛围描写的特色。这是由陈衡哲、陈白尘、钱锺书、叶圣陶等先辈们开创的优秀写作传统。如何让这一优秀传统传承下去?从文学生态角度应引起江苏当代作者们的深度思考。
参考文献
[1] 吴延生.重塑校园形象 重铸大学精神——新时期大学校园小说催生当下大学校园文化改革的思考[J].名作欣赏,2011中(11).
[2] 崔志远.当代文学的文化透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4.
[3] 吴延生.江苏“大学叙事”的文化抒写及地域特征[J].江苏社会科学,2017(6).
[4] 李健.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