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地理的教学任务不唯地理素养,而且也应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培养。这其中,就包含积极的思想情感。况且,积极思想情感也是地理素养中的有效构成因素——比如因为情感积极,学生对“人地关系”的判断会更符合正确的价值观。因而,高中地理教师应重视积极情感培养在教学中的渗透,为学生的素养建设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中;地理;积极情感;培养;渗透
我们主张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重视并落实对学生积极情感的渗透教育,基于以下两个理由。第一,积极情感的建立有利于提升师生间知识传授效率、有利于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提升——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当学生对教师和学科的学习建立正面的认知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更乐于主动地参与。第二,积极情感是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仅从地理学科上看,学生以积极的情感去分析“人地关系”、去分析地理现象、去进行“区域认知”的时候,他的判断依据会向正面的方向偏移,从而更符合社会价值观的共识。
所以说,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我们教师无论是从对学生素养发展负责的角度,还是从提升教学效率、质量的角度,都应该重视并采取对应策略有效落实对学生积极情感的渗透教育。
一、 拉近师生感情 营造宽松氛围
所谓“良师益友”,在我看来应该是先“益友”、后“良师”。我们首先是要在情感上获得学生的友谊,成为对学生“有益”的朋友,然后学生才能主动自觉地愿意跟着我们学习知识,才能真正获取知识,使我们的教学行为产生效果,成为“良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放下传统的那种“师尊”架子,采用更开放、平等、友善的姿态去组织教学,让学生在相对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比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聊天的口气开始一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思维先活跃起来,而不是先向学生强调课堂纪律,让他们“安静”下来。如在教“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中的“遥感”时,我先对学生说:
大家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词还有印象吧,这是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中一个千古名句,是表达对自己弟弟的思念之情——这很有意思,这说明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已经意识到高高在上的月亮可以同时照亮两个远隔千里的地方。我突然有个想法,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在天上放一面超级大的镜子,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仰望天空看到自己某位同学在干什么了呢?
——学生们马上就在下面炸开了锅,有的说“老师,我们现在不是有智能手机嘛,可以微信视频啊”、有的说“那天下哪里还有隐私啊”……我趁着大家的热闹劲儿,又说,“那,大家想想,如果把我刚才说的通过镜子看到的那位同学,换成雨云或风沙,是不是就有意义了?……我们要知道云彩飄到哪里了,能跟它微信聊天吗?”学生们大笑。这时,我再引出“遥感”这个知识点,学生们就非常兴奋地跟着我一起探讨。
二、 充分利用教材 挖掘情感因素
我们组织开展教学,通常是以教材为线索。那么,如果要在教学中渗透情感培养,最便利、也是最不容易“跑题”的办法,当然就是从教材中去找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元素。
但是,有不少教师认为这个可能性不高。因为,“地理是个‘冷冰冰’没有情感的学科,它的教学内容中怎么会出现情感元素呢?”——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其实,地理这个学科不仅是一种科学,而且还具有人文属性,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地理中所讲的“天文、地理”其实就是在围绕“人”在研究,既然是在研究“人”与地理的关系,那么就肯定摆脱不掉情感这个因素。
比如,在讲“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时候,我在给学生们讲GPS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情况之后,把教材中课后阅读板块“我国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作为一个教学的主体来进行讲授。在课前,我对“北斗卫星”系统从网络查找了大量资料进行整理,跟学生们讲得很细:从2000年建成北斗一号系统开始讲,到现在北斗系统已经有40多颗卫星,离我们2020年完全建成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目标的成功越来越近。我特别多给学生讲北斗系统建立的重大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在军事、农业、交通等众多领域,我们有了自主的北斗系统,就再也不会受制于人了。通过这个知识的讲授,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发他们深入学习地理的积极热情。
除了以上两个培养学生积极情感的渗透策略之外,我们还可以依托乡土地理对学生进行情感引领。给学生们讲家乡地理的特征,引发学生的自信和自豪,从而使他们产生对自己生活地理环境的热爱和积极保护的情感,进一步发展为努力学好地理,为建设好家乡、开发好家乡的地理资源而做出努力的积极情感。比如,我跟学生讲重庆是我国排名第一的富水城市,重庆拥有近7000种动物、植物……引导他们以自己生活在这个地理资源丰厚的地方而感到自豪。
总之,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是学生素养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地理教学效率的需要,高中地理教师应该重视这项教学任务,并在教学中采用合理的策略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王洪波.浅议高中地理积极情感因素的激发[J].亚太教育,2016(28).
[2]卢军锋.高中地理教学中激发积极情感因素的探究[J].文理导航,2016(9).
作者简介:
冯杰,重庆市,重庆市璧山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