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钟南山人生感触(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对钟南山的人生感触4篇
对钟南山的人生感触篇1
关于钟南山的人物事迹作文素材大全
钟南山,一位84岁的耄耋老人, 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 而且是当之无愧中国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的领军人物。
钟南山的人物事迹1
钟南山院士,福建省厦门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呼吸内科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国进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5年后被指定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协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同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起任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钟南山院士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是近10余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水平走向国际前沿的学术带头人。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他首次证实并完善了“隐藏型哮喘”的概念,该观点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撰写的《哮喘全球防治战略》所采用。通过研究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他创制的“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首次证实即使早中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病人也有60%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制定了补充其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迄今为止,他主持完成了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国际合作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 Medicine、Lancet等国际权威刊物,被引用次数达438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广东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奖,吴杨特别贡献奖等20余项奖励。
对钟南山的人生感触篇2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在2003年春天成为抗击非典最前沿的战斗堡垒。其领军人物,是上个世纪90年代起就凭“南山风格”名动南粤的医学专家--钟南山。在这场人类前所未见的疫病中,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以医者的仁心妙术、科学家的求是严谨与无私的奉献,铸就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品格。
早在2月上旬,钟南山便主动请缨:“把最危重的非典病人集中收治到我们这里!”
钟南山和他的同事最清楚非典的传染性和致命性,但他们更清楚,作为党组织,作为共产党员,“拯救生命就是最大的政治!”
在2月9日的党支部会议上,钟南山毫不犹豫地表示:“这里就是战场,我们就是扫雷班。现在要排雷,扫雷班不干谁干?”
在抗击非典战役中,曾经有三个“岔路口”:病原体和衣原体之争、治疗方法、疫情判断。如果钟南山没有在这三个“岔路口”坚持住,也许整个广东的抗击非典局面就改变了。当时,在很多人为他捏一把汗的时候,钟南山说:“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
2月中旬,有关机构传来消息,在广东送去的两例死亡病例肺组织标本切片中,发现了典型的衣原体。当天下午,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紧急会议,对这一报告进行讨论。轮到钟南山发言时,他沉思良久,摇摇头说,大量的事实证明,临床症候与治疗用药均不支持这个结论。经过他有理有据的论证,会议最后采纳了钟南山的意见。4月12日,广州市非典流行病学、病原学及临床诊治课题联合攻关组传来信息:从广东非典病人气管中分离出两株新型冠状病毒,显示非典主要病因极可能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4天后,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认这一结果。
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原则的提出,同样是钟南山知难而上的成果。他和同事们探索出的救治方法,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率,降低了死亡率,且明显缩短病人的治疗时间。经验迅速被推广到各地。
呼研所里,跟随钟南山多年的医护人员都知道,在钟南山的心目中,“病人最大”。所长有一个雷打不动的规矩--每周两次亲自查房。在他心里,医者独有的一颗博爱之心与共产党员心系人民的最可贵品质水乳交融地化在了一起。
从接诊第一个非典病人以来,每一位跟过钟南山查房的年轻人,依然会看到疲惫的所长重复着数十年的“习惯动作”--轻轻地走到病人的床前,和蔼地拉起病人的手,摸着病人的额头,靠近病人细心倾听……每一个非典病人送进院里时,他都要亲自检查,制定治疗方案,甚至抓起人工气囊为病人输氧;
在探视病人时,为了检查患者的口腔,他把自己的头凑到和病人距离不到20厘米的地方细细观察;
危重病人往往无法说话,为了和病人沟通,他耐心地观察病人的嘴形,猜度病人的手势,凝视病人的眼神,辨认他们歪歪扭扭的字体……
没有谁比钟南山更早地意识到非典病人的传染性,他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德高望重的学术权威,但是在面对病人的时候,他只剩下一个角色--医生,把病人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其实在内心深处,钟南山对自己同事的爱护并不比病人少。护士们说,没有谁比钟所长更细心周到了,看见护士们口罩戴得不规范,头上的帽子歪了,他伸手就去 “纠正”。医生何为群因为抢救病人感染住院,钟南山巡视病房时发现有同事手里提着蛋糕,他特意走到何为群的病床边,对她说:“生日快乐!”何为群感动得热泪盈眶。护士谭婉媚的公公得了肺癌住在医院外科,她自己因为工作繁忙无法顾及,但是钟南山却不知从哪儿知道了,亲自去看望并提出治疗意见。“只要他知道的,他就会尽力去做。”每位医护人员都对此有深刻感受。
医生杨劲松说:“钟所长让我们安心在一线工作,什么事情都能跟他说。我们觉得,他就像那种孩子玩具坏了,他一来就能修好的父亲。”
共产党员从来都是襟怀坦荡的人。钟南山不仅教导自己的学生学医,更教导他们如何做人。他的研究生王涛忘不了导师在批阅自己一份关于肺癌研究的工作计划时写下的一段话--“我一直搞哮喘,肺癌这一块看得很少,还需要多补课,充实这一块知识……”王涛从没想到,在呼吸界名声如雷贯耳的钟南山,竟至今保持这种谦虚坦荡的品质。医护人员们说,钟所长常对他们讲,在给病人治病时,能提多少建议就提多少建议,如果觉得不确定,就承认自己不确定……
对钟南山的人生感触篇3
关于钟南山的人物事迹作文素材大全
钟南山,一位84岁的耄耋老人, 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 而且是当之无愧中国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的领军人物。下面小编整理关于钟南山的人物事迹,欢迎阅读。
钟南山的人物事迹1
钟南山院士,福建省厦门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呼吸内科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国进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5年后被指定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协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同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起任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钟南山院士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是近10余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水平走向国际前沿的学术带头人。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他首次证实并完善了隐藏型哮喘的概念,该观点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撰写的《哮喘全球防治战略》所采用。通过研究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他创制的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首次证实即使早中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病人也有60%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制定了补充其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迄今为止,他主持完成了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国际合作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 Medicine、Lancet等国际权威刊物,被引用次数达438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广东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奖,吴杨特别贡献奖等20余项奖励。
钟南山院士献身医学教育事业。1992年至2002年担任广州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从医从教近50年,他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定期为实习生开设临床讲座,坚持每周一次全院性临床教学查房,融教书育人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了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和学本领、学做人、强体魄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他提出了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五性,即对学习的自主性、对工作的创造性、对病人的责任性、对集体的合群性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领学术新风,追踪学科前沿,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迄今为止,主持完成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培养硕士研究生31名、博士研究生30名,博士后4名。其中,2人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许多研究生毕业后已经成为各自单位的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等。
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钟南山院士坚定地站在维护公共利益的立场,以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和胆识,坚持真理,敢于质疑,敢于追问,发出不同的声音,提出不同的判断。如在非典初期,他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以非凡的勇气质疑权威机构发布的不实消息,维护了科学的尊严,赢得了国人的敬重。在抗击SARS疫情中,钟南山院士带领团队率先投入战斗,主动要求收治危重SARS患者,积极倡导国际大协作,组织了广东省SARS防治研究,创建了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无创通气,合理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治疗危重SARS患者,获得了96.2%的国际最高存活率。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视患者如亲人的大医情怀,受到世人称赞,被誉为抗非英雄。
钟南山院士1990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1992年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称号;1993年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7年当选为中共十五大代表;连任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因抗击非典功勋卓著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抗非英雄称号;再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CCTV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同年荣获中国医学基金会华源医德风范奖。2004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最高行政奖励白求恩奖章。2007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敬业贡献)奖。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9年,获选中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入选新中国成立60年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2010年领衔获得南粤功勋团队奖。
钟南山的人物事迹2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从2018年12月19日起开设专栏,刊登部分受表彰人员的先进事迹,用鲜活的事例讲好改革开放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充分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全社会致敬先锋,见贤思齐,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汇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磅礴伟力,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这里是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工作地。17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席卷全球,这里曾是战场的前沿阵地。时年67岁的钟南山,就是一名牢牢坚守的战士。
2003年,疫情来势汹汹,广州好几家专门接纳非典病人的医院已经不堪重负。
这时,钟南山带着他的呼研所站了出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在他的指挥下,呼研所率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非典的方案。这一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全世界抗击非典有指导意义,后来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钟南山也成为抗击非典的功臣。
非典过后,钟南山依旧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他主动承担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推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呼吸系统疾病是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需要应对的最主要疾病。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建立了全国广泛的监测体系。钟南山说,非典之后,全国陆续设立了几百个疾病监测点,能够及时监测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实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此后的H1N1、H7N9等疾病,医护人员和防疫机构都能够快速找到病原并进行防控。2015年,广东省仅用两个多小时就将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输入病例追踪到位。
院士门诊院士查房、做科研、带学生,这位精神焕发、步伐矫健的八旬院士,至今仍在看病出诊一线工作。
接下来我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另一个是希望自己和其他科学家一起研制了26年的抗癌药可以早日推出。钟南山说。
钟南山的人物事迹3
在2003年抗击SARS的战斗中,钟南山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确立了广东的病原,并率领团队总结出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成为抗击SARS的领军人物;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主动向国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介绍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正确措施,维护了祖国的声誉。
他积极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每周二的大查房和周四的专家门诊,为患者服务;他坚持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教导学生学本领和学做人相统一,以身作则弘扬医德就是想方设法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的价值观。
扩展资料: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栏冠军,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现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钟南山的人物事迹4
钟南山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呼吸内科专家。
2003年,作为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在SARS(中国大陆地区民间通称为非典型肺炎)猖獗的非常时期,钟南山不但始终在医疗最前线救死扶伤,还积极奔赴各疫区指导开展医疗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之间的密切合作。
因功勋卓著,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同时被广东省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称号。
扩展资料: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并首次证实了隐匿型哮喘的存在。
他所领导的研究所对慢性不明原因咳嗽诊断成功率达85%,重症监护室抢救成功率达91%。
2003年抗击非典中,钟南山不顾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奔赴疫区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倡导与国际卫生组织合作,主持制定我国非典等急性传染病诊治指南,为战胜非典疫情作出重要贡献。
主动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为夺取应对甲型流感、H7N9禽流感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钟南山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荣誉称号。2003年,钟南山再次被评为中国全国先进工作者(即全国劳模)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钟南山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者。
钟南山的人物事迹5
人物小传
钟南山,中共党员,1936年10月出生,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战斗中,钟南山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非典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确立了广东的病原,并率领团队总结出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成为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
钟南山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模范共产党员、全国白求恩奖章、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1997年当选党的十五大代表,为全国政协第八、第九、第十届委员。
钟南山,一个在非常时期家喻户晓的名字。
严谨、严肃,不苟言笑;率真、认真,魅力十足。
他是义无反顾的勇敢战士,
他是众望所归的道德楷模,
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书写着妙手仁心的医者传奇。
责 任 如 山
2003年的春天,我国突发非典疫情。在最早发现疫情的广东省,有一种声音清晰而坚定:非典并不可怕,非典可防可治!首先迎击非典疫情的广东省呼吸疾病医学专家,在致病病原不明、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办法,即三早三合理,即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和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呼吸机、合理治疗并发症,把这些病人从死亡边缘上拽了回来,有力地粉碎了怪病蔓延,无药可医、染病必死的谣言和由此引发的恐慌。
这个团队的领军人物,就是后来闻名动全国乃至国际的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无硝烟的战争,惊心动魄。从收治中国大陆地区第一例非典型肺炎患者开始,其时67岁的钟南山就以非凡的勇气站在战斗的第一线:非典病人送来时,他亲自检查,制订治疗方案;检查患者口腔,头凑到和病人距离不到20厘米处;提议把各医院不幸感染倒下的医护人员和最危重的病人送到呼研所来
别人赞他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钟南山付之一哂:我们就是搞这个的,不干谁干?
真正的压力,来自那几次著名的发言。从非典可防可治不可怕到质疑权威机构的结论,钟南山站在了风口浪尖上。
疫情正肆虐,有权威机构传来消息,在病例中发现了典型衣原体,并建议对同类病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钟南山对此表示质疑:到目前为止,我们所有临床的实践都不支持衣原体是非典致病病原体这一结论。我认为非典由一种未知病毒致病的可能性较大。是什么,不能轻率定论。
后来,在一片对非典已经有效控制的乐观判断中,钟南山又一次直言:在病原体未明,没有找到对病原处理方法的情况下,不宜用有效控制的说法,用有效遏制比较客观合适。
钟南山的几次讲话对稳定人心起了很大作用。最早被非典灾难侵袭的广东,社会稳定,不停课,不停产,不停市,不停止办公,还如期举办了广交会。
出现在媒体前的钟南山,面沉如水,语气平淡,无人窥见他内心的波澜。事隔一年,在和网友对话时,他终于打开心扉:在大家都对疫情缺乏把握的时候大胆发言,压力可想而知。这个事情你没有完全的把握,但需要你做出决策。我所面对的不是一般的学术问题,而是生与死。科学研究往往在反复验证以后才做出最后判断,但紧要关头如果你慢慢研究,后果不堪设想。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如果你还不敢负责任,犹犹豫豫,就会导致更多的死亡。当然,我大胆发言不是没有依据的,是集中了多数人的看法和智慧才得出的结论。
在钟南山等医务工作者的努力下,广东省创下了非典患者在全国死亡率最低、治愈率最高的佳绩。2003年6月,广东省举行抗击非典表彰先进大会,钟南山被授予唯一的特等功。这一年,他还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白求恩奖章,并被评为感动中国2003年度人物。
情 深 似 海
非典一役,钟南山誉满华夏。但如果认为他此时才功成名就,就大错特错。早在20世纪90年代,身为著名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他,就以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名扬南粤大地,1997年,他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五大代表。
很少人知道,钟南山是侨眷。钟南山的父母早年留学美国,他和妻子的大部分亲戚都在国外。父亲钟世藩是中山医科大学的儿科一级教授,当年从美国学成归国,在其时广州最大的中央医院任院长,掌管着医院一笔13万美元的巨款。解放前夕,国民党中央卫生署的一名官员到家里来了四五次,动员父亲将这笔款子带往台湾。父亲虽然不问政治,但还是觉得应该留在祖国大陆。当时的情景,给年仅13岁的钟南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的家庭出身,在那个时代,也曾为钟南山带来不公正的待遇,当年我是华南师大附中的第一名,可以保送到苏联留学,不让去。
1955年,钟南山考上了北京医学院。然而,真正当上医生,已是10多年以后。
我当过农民,干过宣传队,当过锅炉工人,当过北医校报的编辑,什么都干过。我并不觉得后悔,因为这些经历让我懂得了社会的酸甜苦辣,知道珍惜自己的时间,知道珍惜得到的学习机会。
1971年,他调回到阔别多年的广州。几经转岗,最后落脚在慢支防治小组,一干就是30多年,最终成为呼吸疾病的权威。
穿了白大褂,当医生却不太合格。钟南山常常提起早年把胃部出血病人当成结核病咳血的误诊事件,就是这件事使我明白,做医生光有心是不够的,还要有一身好本事,才可以真正帮助到人。
1979年至1981年,钟南山到英国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研修。面对导师先入为主的轻视,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长期学俄语的他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攻克了语言关,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
在英国进行关于吸烟与健康研究时,为了取得可靠的资料,他让皇家医院的同事向他体内输入一氧化碳,同时不断抽血检验,一直坚持到血红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2%才停止。实验取得了满意效果,钟南山却几乎晕倒。要知道,这相当于正常人连续吸60多支香烟,同时抽800cc的鲜血。
回国之前,导师丹尼主动致信中国驻英大使馆,信中说:我跟国外很多学者共事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学者像钟医生那么勤奋,跟我们协作得那么好,出那么多成果,我衷心地表示祝贺。\
钟南山把这封信寄到广州给父亲看,一贯对他严苛的父亲第一次表扬了他。年过40的钟南山流泪了。多年以后,说起这一幕,他依然红了眼睛:父亲几乎从未表扬过我,总是指出我的缺点和不足。但这次看到我真的为中国人争了点气,他表扬了我。
从当年谢绝盛情挽留回国,到与非典殊死搏斗,20多年过去了。回首往事,钟南山说:在国内做研究,困难要多一些,有时国外只要一年时间,国内要3年,但这是为自己的国家干,心里踏实,有成就感。
作文范文
我敬佩那面对元朝高官诱惑仍誓死不降的文天祥,我敬佩那面对弹尽粮绝仍坚持抗日的杨靖宇,我敬佩那面对凶恶的反动派仍宁死不屈的夏明翰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英雄,都值得我们敬佩。可我心中的英雄,还有奋战在防疫第一线的钟南山院士。
钟南山,一位84岁的耄耋老人, 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 而且是当之无愧中国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的领军人物。
17年前,非典型肺炎疫情爆发,面对未知的病毒,人们坠入恐慌,钟南山院士冷静、无畏,以医者的妙手仁心挽救生命,不顾自身生命危险救治危重病人,与死神争夺生命老人,变成了战士。有人评价说:抗击非典如果没有钟南山院士,结果可能就不会是这样。
2003年,钟南山被广州市授予抗非英雄荣誉称号。
17年后,84岁的钟南山院士依然在感动所有中国人。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现时,他依然奋战在和病毒较量的第一线,寻找战胜病毒的良药。现在,在肺炎的情况危急时刻,钟南山院士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有了他,就有了战胜的信念。您就是我们心中的定海神针!
让我们向这位老人致敬,向所有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致敬!
对钟南山的人生感触篇4
钟南山的人物事迹1
钟南山院士,福建省厦门市人,1936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呼吸内科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79至1981年公派英国进修。1984年被授予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85年后被指定为中央领导保健医生,受聘为世界卫生组织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协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同年任硕士研究生导师。1995年任博士生导师。1996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8年起任医药卫生工程学部副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钟南山院士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和基础研究工作,是近10余年来推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研究水平走向国际前沿的学术带头人。通过创制的“简易气道反应性测定法”及流行病学调查,他首次证实并完善了“隐藏型哮喘”的概念,该观点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撰写的《哮喘全球防治战略》所采用。通过研究对我国慢性咳嗽病因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阐明了胃食道反流性咳嗽的气道神经炎症机制。他创制的“运动膈肌功能测定法”,首次证实即使早中期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OPD)病人也有60%存在蛋白—能量营养不良,制定了补充其基础耗能的校正公式。迄今为止,他主持完成了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863计划”、“十五”科技攻关、国际合作等10余项重大科研项目;在国内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其中包括Nature Medicine、Lancet等国际权威刊物,被引用次数达438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广东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奖,吴杨特别贡献奖等20余项奖励。
钟南山院士献身医学教育事业。1992年至2002年担任广州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从医从教近50年,他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坚持为本科生授课,定期为实习生开设临床讲座,坚持每周一次全院性临床教学查房,融“教书育人”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了“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和“学本领、学做人、强体魄”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他提出了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五性”,即“对学习的自主性”、“对工作的创造性”、“对病人的责任性”、“对集体的合群性”和“对社会的适应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领学术新风,追踪学科前沿,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中。迄今为止,主持完成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4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培养硕士研究生31名、博士研究生30名,博士后4名。其中,2人获得广东省南粤优秀研究生称号。许多研究生毕业后已经成为各自单位的技术骨干、学科带头人等。
作为我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钟南山院士坚定地站在维护公共利益的立场,以一个知识分子应有的良知和胆识,坚持真理,敢于质疑,敢于追问,发出不同的声音,提出不同的判断。如在“非典”初期,他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以非凡的勇气质疑权威机构发布的不实消息,维护了科学的尊严,赢得了国人的敬重。在抗击SARS疫情中,钟南山院士带领团队率先投入战斗,主动要求收治危重SARS患者,积极倡导国际大协作,组织了广东省SARS防治研究,创建了“合理使用皮质激素,合理使用无创通气,合理治疗并发症”的方法治疗危重SARS患者,获得了96.2%的国际最高存活率。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视患者如亲人的大医情怀,受到世人称赞,被誉为“抗非英雄”。
钟南山院士1990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1992年获得全国卫生系统模范工作者称号;1993年受到广东省人民政府通令嘉奖;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97年当选为中共十五大代表;连任第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2003年,因抗击非典功勋卓著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荣记特等功、被广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抗非英雄”称号;再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CCTV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同年荣获“中国医学基金会华源医德风范奖”。2004年,荣获全国卫生系统最高行政奖励“白求恩奖章”。2007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敬业贡献)奖。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09年,获选中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入选“新中国成立60年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2010年领衔获得南粤功勋团队奖。
钟南山的人物事迹2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从2020年12月19日起开设专栏,刊登部分受表彰人员的先进事迹,用鲜活的事例讲好改革开放故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事,充分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的伟大成就,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全社会致敬先锋,见贤思齐,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汇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磅礴伟力,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这里是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的工作地。17年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席卷全球,这里曾是战场的前沿阵地。时年67岁的钟南山,就是一名牢牢坚守的战士。
2003年,疫情来势汹汹,广州好几家专门接纳“非典”病人的医院已经不堪重负。
这时,钟南山带着他的呼研所站了出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在他的指挥下,呼研所率先摸索出一套有效的防治“非典”的方案。这一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全世界抗击“非典”有指导意义,后来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钟南山也成为“抗击非典的功臣”。
“非典”过后,钟南山依旧致力于呼吸系统疾病领域。他主动承担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向公众普及卫生知识,推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呼吸系统疾病是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需要应对的最主要疾病。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建立了全国广泛的监测体系。”钟南山说,“非典”之后,全国陆续设立了几百个疾病监测点,能够及时监测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实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此后的H1N1、H7N9等疾病,医护人员和防疫机构都能够快速找到病原并进行防控。2015年,广东省仅用两个多小时就将首例中东呼吸综合征疫情输入病例追踪到位。
“院士门诊”“院士查房”、做科研、带学生,这位精神焕发、步伐矫健的八旬院士,至今仍在看病出诊一线工作。
“接下来我还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希望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像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可以早发现、早治疗,另一个是希望自己和其他科学家一起研制了26年的抗癌药可以早日推出。”钟南山说。
钟南山的人物事迹3
在2003年抗击SARS的战斗中,钟南山主动要求承担广东省危重SARS病人的救治工作,较早确立了广东的病原,并率领团队总结出“三早三合理”的诊疗原则,成为抗击SARS的领军人物;他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主动向国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新闻媒体介绍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正确措施,维护了祖国的声誉。
他积极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每周二的大查房和周四的专家门诊,为患者服务;他坚持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教导学生“学本领和学做人相统一”,以身作则弘扬“医德就是想方设法解决病人的实际困难”的价值观。
扩展资料:
钟南山出生于医学世家;1959年9月,在首届全国运动会上,钟南山以54.4秒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栏冠军,创造了当时的全国纪录。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2007年10月任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理学博士。
钟南山长期从事呼吸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重点开展哮喘,慢阻肺疾病,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疑难病、少见病和呼吸危重症监护与救治等方面的研究。现任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