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技进步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整个文化结构的动因和塑造力量。技术革命促进人类思想五次解放,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从线性思维发展到非线性思维,最后产生了巨大的蝴蝶效应。技术渗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对艺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之从古代稳定发展状态,逐渐走向激烈变革。其速度之快、范围之广、观念之繁杂,超乎人们的预料,艺术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关键词: 科技;思维;艺术;线性;非线性
一、线性思维
线性思维影响人类时间最长,从远古时期开始一直到启蒙运动前期,人类的思维模式都是一种线性思维。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三次思想解放: 远古时期原始宗教的产生、古希腊时期人本主义的萌芽、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的发展。这些思想逐渐衍生出图腾信仰、巫术思想、神话传说等形式,最终形成原始宗教。原始宗教包括巫术思想,是人类的第一次觉醒。
到了古希腊时期,科学、数学、哲学被认为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同一层次的三种不同方式,在亚历山大帝时期达到顶峰。在数学上,产生了欧几里德几何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 在天文学上产生三个流派: 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学派和以托勒密( Ptolemy) 为代表的亚历山大学派; 在哲学上,以柏拉图的“理式”、亚里士多德的“四因式”、德谟克利特的朴素的“原子论”等为首的哲学家第一次有意识地开始探索宇宙的本质并寻求真理的普遍性,探索万物为我所用的根源、动机、影响等,产生了人本主义的萌芽。
在中国春秋时期,人类思维意识开始逐渐摆脱“神”的禁锢,转向世俗的“人”,人本主义思想开始萌芽。体现在用“天、帝”概念替代了“神”的概念: “于百神之外又有天”。后来,老子、庄子又用“道”代替了“天”的概念,在《圣经·旧约》创世纪中记录了亚当、夏娃在伊甸园中受蛇的诱惑,偷吃能辨善恶的禁果而明了眼睛,从而产生分辨力与羞耻感。这是《圣经》里面记载的人类第一次觉醒。在这里,觉醒主要是意味着“原罪”的觉醒。据时间考证可知,大约发生在公元前5000—4000 年期间,相当于中国女娲补天、大禹治水时期。
欧洲中世纪是神学统治时代,一切领域都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伴随着求证“上帝的存在”,科学也在其内部孕育而生,尤以天文学最为发达。哥白尼提出的日心学说,标志着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伽利略的望远镜破除了自古希腊至中世纪时期认为天体有特殊神圣性的观念,开普勒行星三大定律成了经典物理学的开端。
到了15 世纪,文艺复兴运动遍及欧洲,现在学者研究的共识是人们在意识上与中世纪的决裂,由此产生了两个巨大的影响: 在科学研究思维上,从“为什么会发生”转向“是怎样发生的”。它打破了传统经哲家只是借助于质料、形式、目的、自然位置等模糊概念,对宇宙作一般思辨性描述。
二、非线性思维
从18 世纪启蒙运动到19 世纪30 年代,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成功,加速了非线性思维的扩展。启蒙运动是近代人类的又一次思想解放,与文艺复兴最大不同在于,他们不再以宗教辅助文学与艺术复兴,而是力图以经验加理性思考而使知识系统能独立于宗教的影响。它从思想上为非线性思维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这主要体现在弗兰西斯·培根在《新工具》中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新的归纳法,强调科学研究要立足观察实验。
在哲学思想上,笛卡尔提出了二元论,导致了物种与思维的二元对立,从而为非线性思维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在《新工具》的影响下,科学和技术得到质的飞跃,产生了近代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其主要标志是近代天文学革命、医学革命、经典力学创立和电磁学理论创立。其中,经典力学为第一次近代技术革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电磁学理论为第二次技术革命奠定基础。第二次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技术从机械化时代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在借助工业技术的帮助下,非线性思维得以扩散。
第一次技术革命将人类带进工业时代,第二次技术革命将人类带入电气时代,电灯、电视、无线电通讯等技术产品相继出现,更重要的是打破了人类传统的时空观,时间、距离、空间相继被打破传统的线性思维,而以非线性方式出现。如: 空间是以时间来计算的、时间也借助于空间来参考坐标。
三、蝴蝶效应
18 世纪的启蒙主义带来的理性并未使人类进入到真正的人性状态,相反却使人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状态。20世纪60 年代,科技成為发达社会的“意识形态”,此时产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 信息技术革命。此次革命给社会带来了蝴蝶效应式的巨变。
其次在思想上, 1965 年费德勒用“后”这个前缀词讨论当代文化中的具有反抗意识的现象,这些带有“后”字的都有一种脱离正统、攻击现代主义精粹的倾向。这次思想大解放,使得人们质疑一切,既不肯定历史的经验,也不相信意义的本源及真实性。科技与思想引发的蝴蝶效应,使得传统历史价值、社会制度、参考坐标,统统被打碎,人类面临着严峻考验。
四、小结
从上述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对人类思维产生了极大影响,从而也影响了艺术,艺术最终技术化了。艺术和科技,从最初的共舞走向分离,艺术始终想要脱离对技术的依赖而以独立的姿态呈现在人的面前,但这仅仅是一厢情愿的思想而已。在艺术思想的表达上,艺术可以脱离技术的依赖,但艺术的物资呈现,却又不得不依赖科技。甚至可以说,艺术多是跟随科技的发展而发展,任何一种新的科技出现,都会极大地影响艺术。科技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及肥沃的土壤,然而又极大地束缚着艺术,艺术如同科技的一个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