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市司法局年政治生态情况报告6篇
2022年度市司法局年政治生态情况报告篇1
聚焦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开展“党建+”项目创新,真正将“一支部一品牌”建立起来。下面是星星阅读网小编为您推荐2022年度市直机关党的建设工作要点。
2022年机关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市党代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持续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激励党员干部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勇当先锋、争作表率,为奋力实现我市振兴发展新突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加强机关政治建设
1.强化对党忠诚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和市直机关工委的安排部署,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保持政治机关鲜明本色,持续加强政治机关意识和对党忠诚教育。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根本遵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诚拥护“两个确立”,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
2.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切实提高“三会一课”质量,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二、加强机关思想建设
3.强化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深化理论武装,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在前、作表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提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在学理深度上拓展、在实践运用上强化,在讲深宣透上着力。
4.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制定《2022年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安排意见》,每季度下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好,用好用活“学习强国”平台、机关干部讲坛、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有效载体,坚持学思践悟、融会贯通、知行合一,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
5.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情况分析研判,不断提高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引导力和公信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围绕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宣传和学习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共识共情共鸣中感悟思想伟力,增强意识形态凝聚力。
三、加强机关组织建设
6.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好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工作实绩考核“党的建设”指标考核工作,加强党支部党建工作分类指导,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新突破。
7.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加大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力度,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和带头上党课制度,利用主题党日,广泛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引导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为群众服务,探索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机制。积极开展党务干部专题培训,提升党务干部业务能力和党建工作专业化水平。
8.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聚焦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开展“党建+”项目创新,真正将“一支部一品牌”建立起来。
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9.突出重点勇担当。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推进“中梗阻”专项整治,激励机关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围绕“十四五”时期改革发展,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出新招硬招实招。
10.立足职能强服务。全面履行业务职能,开展系列行动,打造工作品牌,积极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11.完善机制树典型。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及时宣传身边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党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
五、加强机关纪律建设
12.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健全工作机制,做好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情况监督检查,持续做好日常监督的同时,重点做好节日期间的监督检查,严防节日腐败问题发生。
13.积极开展纪律和党风廉政教育。持续加强清廉干部队伍建设,定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过学习廉政文章、观看警示教育片、讲廉政党课等形式,加大警示教育力度,筑牢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思想防线。
14.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建立容错免责减责机制,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党支部书记与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制度。认真开展各类专项政治,严查廉政风险隐患,健全防控机制。有计划地组织机关纪检干部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监督能力。
六、扎实做好机关内部工作
15.继续推进机关文化建设。深化机关精神文明创建,落实常态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机关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文明素养和奉献精神。定期开展机关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16.关心干部职工身心健康。做好干部心理健康疏导和困难干部职工帮扶,严格按照政策和标准落实好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
2022年度市司法局年政治生态情况报告篇2
3月底前,全面完成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致灾因子内外业调查;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度市减灾委员会5大作要点,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防灾减灾救灾决策部署,聚力综合统筹,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提升“五个能力”,形成全民防灾、合力减灾、共同救灾的良好社会氛围,确保全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GDP比例在1.2%以内,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不超过1人,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不发生水库垮坝、主要防洪河道决堤、城市受淹事件以及重特大自然灾害防治救治责任事件。
一、提升综合协调能力
(一)树牢综合减灾理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加强干部培训,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尊重生命、情系民生的执政理念。〔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统筹协调。进一步明确减灾委办公室和各成员单位职责,细化分工、强化责任,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重特大防灾减灾救灾活动,切实做好灾前监测预警、会商研判,灾中救灾救助响应机制启动,查灾核灾、转移安置、款物筹措调拨发放,灾后救灾救助、恢复重建,平时防灾减灾、救济帮扶,全力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督促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建立市减灾委与防汛抗旱、森林防火、气象灾害防御、地质灾害防治等专项指挥部之间工作协同机制,完善工作规程,衔接好“防”和“救”的责任链条。〔各县(市、区),市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健全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考核办法,细化考核细则,组织开展对各县(市、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减灾委成员单位年度考核,考核结果报送市委、市政府。表彰一批防灾减灾救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各县(市、区),市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严格责任落实。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通报、提醒警示、挂牌督办、约谈、重点管理等5项制度措施。对风险普查、灾情管理、救灾救助等重点工作视情采取相应措施。梳理制定自然灾害防治权力与责任清单,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综合督查检查,推动防治责任落实。〔各县(市、区),市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提升综合防灾能力
(五)持续开展灾害综合风险普查。3月底前,全面完成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火灾等致灾因子内外业调查;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三次产业、资源与环境等承灾体调查,历史灾害调查,综合减灾能力调查等各项任务。配合省普查办年底前建成市致灾孕灾数据库、承载体数据库、减灾资源数据库、灾害隐患数据库等四大自然灾害数据库;完成单灾种和综合风险评估、普查区划和风险防治两张图,建成综合应用和应急管理、交通运输、自然资源、住建、水利、林业、气象、地震“1+8”行业系统自然灾害防治平台。〔各县(市、区),市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普查任务分工负责〕
(六)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强化应急管理、气象、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多部门会商机制,每月、每季度和重大节点及时发布灾害风险预报和监测信息。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和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推进多部门信息共享共用,积极与社会媒体对接,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各县(市、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气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推进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紧抓国家将自然灾害防治九大工程继续纳入“十四五”规划重大机遇,协调推进防灾减灾基础能力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提升、应急救援实战能力提升、应急装备现代化、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等工程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对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等重点项目建设。建立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投入统计制度,定期调度通报进展情况。〔各县(市、区),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住建局、城管局、水利局、应急管理局、人防办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实施灾害风险管控。探索建立普查工作常态化机制和普查成果应用体系。汇交水旱、地质、地震、气象、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风险调查成果,汇聚风险管理各环节要素信息,建立综合风险会商研判、联合处置工作机制。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要环节进行全面排查,对防汛抗旱、地震监测、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等进行专项排查,及时发现隐患,实施综合治理。会同相关成员单位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压实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防治责任。〔各县(市、区),市自然资源局和规划局、住建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应急管理局、人防办、气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提升综合减灾能力
(九)编制综合减灾规划。依据《*省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21-2025年)》,衔接水利、自然资源、农业农村、气象、地震等专项规划,与发改、财政等部门就规划重点项目立项进行协调沟通,同步开展*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项目论证工作。〔各县(市、区),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持续开展示范创建。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省综合减灾(安全)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力争年内创建2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和5个*省综合减灾(安全)示范社区。支持市主城区、*市做好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各县(市、区),市应急管理局、气象局、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强化科普宣传教育。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10·13”国际减灾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和逃生避险演练,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利用乡村大喇叭和基层应急广播系统,完善应急信息发布渠道,普及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各县(市、区),市减灾委办公室会同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综合抗灾能力
(十二)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覆盖全灾种、全行业、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预案编制,完善应急演练制度,落实经费保障,适时组织综合应急演练,统筹指导应急预案责任单位加强预案演练。根据洪涝、低温雨雪冰冻、地震、森林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等灾害事故特点,完善Ⅰ、Ⅱ、Ⅲ、Ⅳ级分级响应标准,规范响应级别启动、发布和解除程序。〔各县(市、区),市教体局、住建局、城管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队、自然资源和规定局、气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建强基层应急队伍。认真贯彻落实*市《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做到县级应急队伍“四强化”(强化应急指挥队伍、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强化应急技术调查队伍、强化应急综合执法队伍);乡镇(街道)建立应急委员会和一办、一队、一库、一平台“1+4”应急体系;村(社区)建立安全劝导站和安全劝导员、灾害信息员、民兵应急救援队的“1+3”应急体系。年底前,基层执法装备按需配备率达到100%,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建设达到“六有”标准(有班子、有机制、有队伍、有装备物资、有预案演练、有宣传教育培训)。〔各县(市、区),市应急局、消防救援队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预置应急救援力量。依托安全生产、森林灭火、防汛抗旱、地震、地质灾害等专业调查和救援队伍,建设市级专业救援队伍,县、乡两级结合实际建设专(兼)救援队伍,高危企业按标准建立企业救援队伍;建立社会力量应急调用、共训共练、救援协同和表彰激励等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推进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现代化工程实施,提高救援队伍专业化、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各县(市、区),市应急局、*军分区、武警*市支队、消防救援支队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提升综合救灾能力
(十五)精准灾情管理。应急管理部门严格落实国家《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调查制度》,配齐各级灾害信息员。村级灾害信息员原则上由村班子成员兼任,同时兼顾灾害隐患排查,灾害监测预警和险情信息报送等任务。开展各级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分级业务培训,积极推广成功案例、经验做法。减灾委其他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行业要求开展本行业的灾害调查和风险隐患信息报送,应急管理部门组织各成员单位加强定期会商、信息互通共享。〔各县(市、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应急管理局、乡村振兴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精准救灾救助。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旱情发展变化,加强与气象、水利、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会商研判,依据灾情发展态势,适时启动灾害预警响应和救灾救助应急响应,及时安排下拨中央、省及市级救灾资金,视灾区需求紧急调拨市级救灾物资,指导帮助受灾地区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因灾倒损民房恢复重建和冬春生活救助等工作,切实保障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各县(市、区),应急管理局、市民政局、财政局、交通运输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乡村振兴局等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精准储备物资。按照*市《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中的物资仓库配置清单,因地制宜建设基层应急物资储备库(站、点),并由当地政府配齐应急救援物资。结合我市自然灾害情况,储备必要的防汛抗旱、雨雪冰冻灾害物资装备。建立实物储备、协议储备、虚拟储备和产能储备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储备体系。〔各县(市、区),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应急管理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八)精准调拨使用。进一步规范救灾物资采购、收储、调拨、发放、回收、报废等各环节流程。组织多方参与救灾物资紧急调拨调运预案演练,确保关键时刻救灾物资调得出、用得上。使用应急管理部物资管理系统开展智能化信息系统运行操作,实现物资储备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有效救助。建立铁路、公路综合交通紧急运输管理协调联动机制,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打造协同衔接、快速通达的综合交通紧急运输网络。〔各县(市、区),市应急管理局、交通运输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精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探索建立“政府主导、财政投入、保险参与、部门协作”的巨灾保险机制,强化金融、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逐步建立财政支持下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完善救灾捐赠组织协调、信息公开和需求导向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和家庭、个人对防灾减灾加大投入。〔各县(市、区),市发展改革委、民政局、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急管理局、银保监分局、市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按职责分工负责〕
2022年度市司法局年政治生态情况报告篇3
2022年机关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市党代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持续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激励党员干部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建设中勇当先锋、争作表率,为奋力实现我市振兴发展新突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加强机关政治建设
1.强化对党忠诚教育。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和市直机关工委的安排部署,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始终保持政治机关鲜明本色,持续加强政治机关意识和对党忠诚教育。把党章党规党纪作为根本遵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诚拥护“两个确立”,牢记“国之大者”,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
2.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切实提高“三会一课”质量,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二、加强机关思想建设
3.强化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深化理论武装,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在前、作表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提高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在学理深度上拓展、在实践运用上强化,在讲深宣透上着力。
4.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制定《2022年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安排意见》,每季度下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安排,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用好,用好用活“学习强国”平台、机关干部讲坛、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有效载体,坚持学思践悟、融会贯通、知行合一,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继续把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引向深入。
5.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情况分析研判,不断提高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引导力和公信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围绕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宣传和学习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共识共情共鸣中感悟思想伟力,增强意识形态凝聚力。
三、加强机关组织建设
6.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好机关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和工作实绩考核“党的建设”指标考核工作,加强党支部党建工作分类指导,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新突破。
7.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加大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力度,严格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和带头上党课制度,利用主题党日,广泛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引导党员增强党员意识、发挥主体作用,主动为群众服务,探索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机制。积极开展党务干部专题培训,提升党务干部业务能力和党建工作专业化水平。
8.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聚焦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开展“党建+”项目创新,真正将“一支部一品牌”建立起来。
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9.突出重点勇担当。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推进“中梗阻”专项整治,激励机关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围绕“十四五”时期改革发展,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出新招硬招实招。
10.立足职能强服务。全面履行业务职能,开展系列行动,打造工作品牌,积极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11.完善机制树典型。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强化制度建设,及时宣传身边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党员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
五、加强机关纪律建设
12.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健全工作机制,做好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情况监督检查,持续做好日常监督的同时,重点做好节日期间的监督检查,严防节日腐败问题发生。
13.积极开展纪律和党风廉政教育。持续加强清廉干部队伍建设,定期召开警示教育大会,通过学习廉政文章、观看警示教育片、讲廉政党课等形式,加大警示教育力度,筑牢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思想防线。
14.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建立容错免责减责机制,注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和各党支部书记与党员干部谈心谈话制度。认真开展各类专项政治,严查廉政风险隐患,健全防控机制。有计划地组织机关纪检干部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监督能力。
六、扎实做好机关内部工作
15.继续推进机关文化建设。深化机关精神文明创建,落实常态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机关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文明素养和奉献精神。定期开展机关文体活动,丰富干部职工文化生活。
16.关心干部职工身心健康。做好干部心理健康疏导和困难干部职工帮扶,严格按照政策和标准落实好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
2022年度市司法局年政治生态情况报告篇4
2022年,市司法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四大目标任务”“四项重点工作”“四个服务项目”,不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聚焦“四大目标任务”。
一是扎实做好法治政府建设。推进全面依法治市,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统领,根据国家、省、X市法治政府建设规划,制定全年法治督察考核计划,强化考核促进法治建设责任落地压实。
进一步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向党委请示报告制度。常态化落实党政机关年终述法制度,督促各部门、各镇街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持续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打造“亲商爱商有氛围、护商助商有渠道、企业吹哨有底气、市场秩序有保障”的“四有”法治化营商环境品牌。
二是全面加强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司法所省级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以《司法所标准化工作手册》为牵引,从司法所工作制度、档案管理、外观标识等对司法所工作进行统一规范,推动司法所建设向品牌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全年完成全市不少于2个示范司法所打造任务。推动司法所建设均衡发展和升级改造,年底前实现12个司法所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建设标准。
三是积极拓展法律服务行业“双招双引”,不断强化上合示范区法律服务保障工作。力争年底前再引进1-2家大所强所,有计划地对全市律师进行培训,不断规范和优化全市法律服务行业秩序和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加强上合示范区公证窗口运行机制建设,完善服务配备,为园区招商引资和落户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公证法律服务保障。
四是高标准开展法治宣传规划,扎实做好“八五”普法起步工作。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落实领导干部学法、述法、旁听庭审等制度。全面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完善“法治副校长”工作制度,加强法治教育进“第一课堂”,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
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训工程,不断提高村级领导干部法治乡村建设能力。常态化开展“蓝马甲”普法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构建全民普法大格局。
(二)推进“四项重点工作”。
一是推进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制定完善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规范程序、立卷归档等相关配套制度。健全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加强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团作用,加强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
二是强化监督制约,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完善行政执法人员培训考核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化行政执法检查单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度落实,加大重点领域主动公开力度,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发挥市政府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制度优势,常态化开展陪同执法、体验式执法监督等活动。
三是加强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要求,提升行政复议规范化水平,提高采取听证、案件研讨会等方式审理复议案件的比例。强化检司合作,制定《检察机关推动行政争议在行政复议阶段实质性化解办法(试行)》,与检察院联合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加强行政应诉工作,持续保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不断提高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率。
四是积极探索社区矫正新模式,推进网格化管理。依托社会治理大联动管理机制,将“网格化管理”引入到社区矫正工作中,利用现有的社区管理体系和信息平台,根据“街道-社区-小区-楼栋-居民”的五级网络组织体系,把两类人员的排查、走访、监管、帮扶等日常管理工作列入网格员的工作内容,形成立体化、全方位、广覆盖的社区矫正动态管理服务模式。
(三)提升“四个服务项目”。
一是深入抓好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服务。建立健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全面做好诉前调解工作,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联动,推动矛盾纠纷实现多元化解。创新开展行政调解工作,指导相关市直部门成立行政调解组织,以非诉方式和手段化解行政领域的各类矛盾纠纷。年底前在镇街和市直部门打造不少于2-3个行政调解工作示范点。
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和特色品牌调解室建设。年底前,成立不少于5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各镇办至少打造5个特色化品牌化人民调解工作室。
二是推进法律援助“减证便民”服务。畅通特殊群体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对农民工讨薪、工伤案件,本市户籍的一二级残疾人、65岁以上老年人,权益受损申请法律援助的,一律免于经济困难状况审查。推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告知承诺制,对因疫情影响暂时无法提供经济困难证明的申请人,因与所在居(村)或街道(镇)发生纠纷,难以开具经济困难证明的申请人,可由申请人以采取书面承诺方式申请法律援助。
三是拓展综合公证法律服务。打造家事综合公证服务体系,开拓远程视频办证功能,加大代办认证业务的力度,着手办理房屋租赁合同及其赋强、反担保合同、意定监护协议、遗产管理人资格等公证业务,满足群众多元化公证服务需求。开拓办理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在二手房交易中引入公证,开展二手房交易资金办理提存、监管等业务。
开展金融领域司法辅助业务,加强与法院、金融机构的合作对接,发挥“赋强”公证的强大优势,从源头上减少讼源。
四是做优全市重大项目法律服务。建立完善X市法律人才库,根据全市工作需要,及时成立或组建法律服务团队,以“一个项目、一个团队、全程服务”为模式,积极为社会治理、舆情处置、信访维稳、临空经济区建设等提供“及时+高效+专业+优质”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
2022年度市司法局年政治生态情况报告篇5
在局综合考核和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中,根据上级安全工作的要求,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内容。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度市体育局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2022年是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大灶”进入冲刺收官阶段,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全局安全生产工作要按照市安委会的计划部署,紧紧围绕市体育局的中心工作,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向好的基调,强化责任落实、督导检查,坚持源头防范、过程管控,坚决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推动全局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xx体育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进一步统筹发展与安全,把营造良好安全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作为重大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系统建设,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持续夯实安全生产基础,着力提升体育安全治理能力和体育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
全年不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任务。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局领导干部必修课,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内容,召开专题学习研讨会。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学习,使学习工作常态化,及时传达贯彻上级会议、文件精神,切实增强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开展“百团进百万企业千万员工”活动,组织好“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等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电子大屏、橱窗等宣传平台,加大安全生产氛围。
(二)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1.健全完善责任体系。严格贯彻《xx市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实施办法》相关规定,落实市体育局领导班子安全生产责任工作清单。强化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依法履行属地和行业监管职责,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市体育局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作用,推动各单位部门认真履职尽责,形成监管闭环。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要求,压实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局党组和事业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进一步细化明确工作责任和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领域失职问责关口前移推进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的实施办法》(x委办发〔2018〕115号)和《xx市安全生产约谈办法(试行)》(x安〔2018〕104号),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党政领导干部、单位实施函告、责令限期整改、书面检查、约谈等问责。
2.健全完善监管机制。明确属地监管责任,严格执行《xx市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细则》(x委发〔2014〕46号),落实党政领导的重大安全事故风险“一票否决”责任,将生产安全事故控制、重点工作实施等情况纳入日常检查督查与年度责任考核,实现责任体系全覆盖。常态化开展领导督导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安全生产督导考核,综合运用日常督导、专项督导方式,推动重点工作落实。构建网格化监管体系,按照有组织、有制度、有队伍、有设施、有检查、有宣传的“六有”标准,开展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根据全市安全网格融合联动机制建设要求,确定单位安全网格联络员。
3.构建目标管理责任专项考核机制。在局综合考核和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中,根据上级安全工作的要求,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考核内容。优化安全生产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健全奖惩激励机制,科学评价安全工作成效。
(三)加强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1.加大体育市场执法处罚力度。要把加强体育市场执法作为推动问题隐患整改的重要抓手,强化以促进落实安全经营主体责任作为主要内容的执法检查。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采取主要负责人约谈、严格查办违规经营案例,加大媒体曝光力度,强化执法威慑力。加强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强化行政执法职能,开展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能力。
2.持续深化打非治违行动。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随机查、反复查,坚决反对各类非法生产经营、违规操作,以及特种岗位无证上岗、无证操作等行为。
3.落实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建立各类安全事故责任倒查机制,依法严查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发生事故的单位及责任人。建立和完善各级各部门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制度,按时通报安全事故情况。
4.借助专业机构和人员力量。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x安办〔2017〕274号),明确工作要求、服务清单。充分发挥安全生产专业机构和专家的作用,在安全生产检查、重大隐患整治、安全宣传、公共安全应急防范、应急救援、风险评估等领域,提供专业咨询和技术支撑。
(四)狠抓重点领域整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针对公共体育场馆、重大体育赛事活动、体育高危项目、和训练单位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安全事故风险和隐患的排查、管控和治理;在排查隐患的基础上,督促各单位建立重大事故隐患清单,落实整改责任、管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到底数清楚、责任明确、预案到位。
1.做好直属公共体育场馆安全运行的监管管理,督促比赛、训练、健身等场馆设施的单位场所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紧盯市体育中心、市民健身中心、运河公园等公共体育场馆,持续加大排查整治力度。落实市安委办对消防安全、房屋安全等的工作要求,突出重点领域和敏感场所火灾防控,整治重大火灾隐患,提升消防快速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做好体育场馆的日常安全管理,对前期排查整治情况再总结、再梳理,健全台帐资料;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作制度;强化专(兼)职安全员培训;细化应急救援预案及配套措施。加强安全生产过程监督,对人员密集的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大型展览等加强现场管控,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快速处置机制。
2.严格落实体育竞赛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根据“谁主办(承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体育赛事活动安全责任。加强重大体育赛事活动监管,依法依规做好大型赛事审批报备工作。做好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所涉及的公共安全、食品安全、医疗保障、交通安全、信息安全、消防安全、极端天气等安全工作,成立工作部门,针对体育赛事活动特点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制定安全工作方案及安全应急预案。
3.严格高危体育项目监管。加强游泳、攀岩、潜水等高危体育项目的监管,严格、规范执法,深入贯彻实施《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管理办法》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机制,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安全生产采用信息化监管、信用监管、社会监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机制。紧盯体育重点行业领域,综合运用多种监管方法手段“组合拳”,形成全链条、全要素安全监管格局,从制度层面推动体育行业安全生产监管常态长效。突出高危体育项目经营市场主体,加强培训、教育和宣传,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4.完善训练单位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采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加强安全监督管理。深入细致开展风险辩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排查建筑、食堂、宿舍、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枪弹库、油库、训练器材、物资仓库等重点部位风险隐患,建立台帐,限期整改,及时消除隐患。总结专项治理行动中好的制度措施,持续巩固提升安全整治效果,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健全与消防机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总结推广专项整治经验,将整治实践固化为长效机制。加强单位车辆出行管理,确保交通安全。加强外出集训运动队的交通安全、食品卫生、人身和财物安全等工作。
(五)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1.健全完善学习制度。各单位要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纳入班子学习内容,纳入干部职工、教练员、运动员的教育学习计划,纳入各类业务培训、技能培训,切实抓好抓实。坚持将安全生产工作常学常议,不断强化全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急处置快速反应能力。
2.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法》宣传周和《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学习等宣传活动,各单位要充分利用户外广告、电子显示屏、微信公众号等手段,积极宣传安全常识、安全防范技能。各单位要将学习安全法规内容作为培训考核的重点,对安全管理制度等进行修订完善。组织开展对设施设备管理员、安全员、物业人员等岗位培训,组织安全制度与措施实施等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专项执法检查。
3.广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消防安全等宣传,做好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技能。结合本单位工作特点,鼓励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安全生产知识和典型事故案例,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文化氛围。
2022年度市司法局年政治生态情况报告篇6
既要看到面临着新一波“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要认清“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形势,下面是众鑫文档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2年度市长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材料,希望大家喜欢。
同志们:
刚才,xxx书记的讲话,紧扣中央、省委会议精神,结合xx实际,全面总结了我市去年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了今年经济工作,明确了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站位高远,内涵丰富。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过去的一年,极其复杂、极不容易。面对经济下行、xx重大火灾事故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考验,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千方百计抓好发展这个最大的实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加快现代化新×建设新征程上迈好了第一步,展现了新作为,见到了新气象。
下面,就落实xxx书记“十个突破”工作部署,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我讲几点具体意见。
第一,要坚持从“前猛后稳、预期满意”的经济发展成效中“汲取经验”,进一步凝聚追赶发展的“总共识”。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就高”定目标、“就低”固底板、“从细”明措施、“从严”抓调度,经济总体保持“前猛后稳、温暖舒适、预期满意”的发展态势,形成了抓经济、促发展,关键在于遵循经济规律、把准自身脉搏,做足“谋”的文章;核心在于思路理念引领、瞄准靶心发力,干出“实”的业绩;根本在于转变干部作风、靠实各方责任,做好“人”的工作;重点在于深化机制创新、强化统筹协调,打造“新”的模式“四条宝贵经验”,贯穿了“追赶发展、追赶进位”的主旋律。
第二,要坚持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发展基调中“寻机化危”,进一步认清追赶发展的“总形势”。
既要看到面临着新一波“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要认清“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严峻形势,坚定追赶发展决心和信心。要坚持从“稳中追赶、稳中进位”的经济发展定位中“导航把向”,进一步明确追赶发展的“总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把牢“三新一高”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为重点,以人民满意为根本目的,深入实施“两聚力三强化一抓实”追赶发展路径方略,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追赶发展、追赶进位,奋力书写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开局篇章”,以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第三,要坚持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经济推进方略中“完善机制”,进一步强化党管经济的“总领导”。
统筹落实好“党委说人、人大说质、政府说事、政协说聚”的协同推进机制,“党委说人”要在“严”的基调里丰富“懂”的内涵,“人大说质”要在“管”的职责内做足“介”的文章,“政府说事”要在“干”的前提下突出“实”的导向,“政协说聚”要在“广”的优势上拓展“沉”的效果,集众之智、聚众之力,心无旁骛致力把经济搞上去、把群众生活质量提上去。
要在“思想”上因势利导,解决看不清大局、看不清使命、看不清形势“三个看不清”的思想问题,从发展战略中悟出“新境界”,从发展目标中找准“新定位”,从发展规划中谋实“新业绩”,不断深化认识自觉。
要在“组织”上强化指挥,建立一整套的领导机制和推进机制,完善抓落实的组织架构,对每一项有明确追赶指标的工作,实行“包抓”推进,以“条块协同”的方式推动整体增速、全局进位,不断加快追赶速度。
要在“作风”上破题立规,坚持把“做人”和“做人的工作”贯穿始终,在下大力气持续整治“四个习惯于”问题和“五大思想坚冰”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形成“认准快干”“干就干好”“善始善成”新风尚,不断提升干事实效。
要在“督考”上应用结果,抓好“事情”“事业”“事关”三件事,突出“以事督人”“以事择人”“以事评人”三个关键,落实过程监督、督考覆盖、结果应用“三个无一例外”,树立“不负责就问责,不担当就挪位,不作为就下台”的鲜明导向,擦亮监督“探照灯”,放大组织“识别器”,高举考核“指挥棒”,让进位和退位成为常态。
第四,要从“稳面提质、破点进位、暖心满意”三个方面来把握和推进。
稳面提质,就是要牢牢守住经济发展“基本盘”,把稳“提速度、扩总量”的主攻方向,把稳“调结构、增动能”的格局走向,把稳“固成果、促衔接”的振兴靶向,把稳“保主体、添活力”的改革取向,把稳“守红线、优环境”的生态导向,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环境为金”理念,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三个不平衡结构”,把发展产业、提高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核心关键,全面启动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整合建立企业纾困基金,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突出抓好面上工作,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破点进位,就是要全力构建现代经济“新体系”,聚焦重点领域突破,着力推动整体升级进位。
要善于做“加法”,突出抓好新增长极培育,深入实施“强县区”“强重镇”“强工业”“强服务业”“四强”战略,加快构建“一首、两翼、四驱动”发展格局,实施“x+x”重点城镇经济体量倍增行动,加快推进十大工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布局发展十大服务业产业,让区块链上的经济量实现累加效益,为高质量发展夯实物质基础和体量基数。
要善于做“减法”,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挂钩”,始终不渝走绿色发展道路,实施能耗“双控”避免“一刀切”,提升碳汇能力突出“抢先机”,推进“双碳”增绿善于“扬优势”,推动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要善于做“乘法”,突出抓好“三大支撑”,解放思想、倡导实干“理念”,突出创新、注重科技“赋能”,综合施策、激活金融“撬杠”,特别要发挥好财政资金“杠杆”作用、资金流动“倍增”作用、招商引资“扩容”作用、社会融资“聚合”作用,解决“动力不足”的问题。
要善于做“除法”,突出抓好“要素集成”,破“暗箱”靠市场配资源,破“条框”靠机制优服务,破“壁垒”靠集约增效益,坚决有力破除政府过度干预、服务机制不畅、发展要素分散等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发展成本,汇聚发展势能,通过做大分子、做小分母,实现效益倍增、增长提速。暖心满意,就是要始终站稳为人民服务“总立场”,致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人民满意体现在收入增加上,不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来总体提高全市居民人均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体现在生活品质上,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把保障城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让他们不愁吃不上肉、不愁兜里没有零花钱,住房有保障、医疗有保障、孩子上学有保障;体现在安全治理上,常态化抓好安全生产等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及时破除化解制约经济发展的障碍;体现在环境舒畅上,既要抓好人民满意的法治环境、社会环境、民生环境、营商环境等“大环境”,也要抓好生活宜居的“小环境”,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
同志们,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和市场保供稳价,重视困难群众基本民生保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扎实做好明年开局各项工作,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推荐访问: 司法局 生态 政治 司法局政治生态分析报告 司法局政治生态研判报告 司法局政治生态分析 法院政治生态报告 市法院政治生态分析报告 司法局政治生态存在问题 政法系统政治生态情况报告 政法委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报告 法院政治生态情况报告 司法局政治生态分析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