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植物保护实习报告内容

2022年度植物保护实习报告内容

时间:2022-06-10 08:54: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植物保护实习报告内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植物保护实习报告内容

植物保护实习报告内容5篇

【篇一】植物保护实习报告内容

第一章绪论

1 植物保护:是研究植物的有害生物—病原物,害虫杂草等的生物学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 植物保护的内涵:(1)植物保护是对农作物的保护(2)研究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3)研究有害生物的各种防治技术(4)植物保护是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科学。

3植物保护的IP原则:不是使植物不受任何损害,而是将有害控制到一定的程度,不影响人类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

4三R问题: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狂,有害生物抗药性

三致问题:致癌,致畸,致突变。

5 植物保护研究内容:(1)有害生物的生物学(2)有害生物发生规律(3)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措施。

第二章 植物虫害

1昆虫与其他害虫的区别:昆虫动物的体躯由若干个节组成,某些体节上着生着成对分节的附肢,体壁硬化外成骨骼,附着肌肉,并包藏着全部的内脏器官,没有脊椎动物所具有的内骨骼系统。

2 昆虫的足的基本环节:基节,转节,腿节,胫节,附节,前附节。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昆虫足的变化:1步行足,适于快行2跳跃足,适于跳跃。3捕捉足,适于捕捉小虫。4开掘足,便于挖土。5抱握足,交配时用来抱握雌体。6游泳足,适于在水中游泳。7携粉足,用来梳集花粉。

3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特点:腹部的题解只有背板和腹板,而无侧板,背板和腹板之间以侧膜连接,前后相邻的两附节间,由环状的节间膜相连,由于附节和两侧均有柔软的膜质部分,所以腹部有很大的收缩性,这种结构对昆虫容纳内脏器官,进行气体交换,卵的发育以及产卵活动都非常有利。昆虫腹部1-7节(雌性)1-8节(雄性)称为内脏节,腹部1-8节两侧各着生着一对气门,是昆虫的呼吸通道,腹部八节(雌性)或者第九节(雄性),称为生殖节,生殖节以后的各节统称为生殖后节,除原尾目成虫外,最多有两节,即第十节和第十一节,第十一节比较退化,只有一对尾须。

4昆虫体壁的功能:昆虫体壁的骨骼张在外面,而肌肉却生长在骨骼里面,这种结构称为外骨骼,这种外骨骼的结构使昆虫能保持固定的体型,着生肌肉保护内脏免授机械损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有害物质的侵入,此外,体壁上还有各种感觉器官,使昆虫与外界环境去的广泛的联系。

5昆虫体壁的通透性与害虫防治的关系:由于体壁的特殊构造和理化特性,使它对虫体具有良好地保护作用,尤其是体壁上的覆盖物和上表皮的蜡层,护蜡层,对杀虫剂的入侵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同种类的昆虫以及同一昆虫的不同发育期,其体壁的厚薄,软硬和覆盖物的多少是 不同的,凡是体壁,蜡质多和体毛较密的种类,药剂不容易通过,一般来说同一昆虫幼龄期比老年期的体壁薄,尤其是刚蜕皮时,由于外表皮尚未形成,药剂比较容易渗入体内。此外,昆虫体躯各部分的体壁厚度也是不同的,一半节间膜,侧膜和足的附节部分,体壁较薄,感觉器官则是最薄弱的地方,而且感觉器官下面直接和神经相连,因此,触杀剂很容易透入感觉器官而使之中毒,同事,体壁上的小孔道也常是药剂入侵的门户,但触杀剂对虫体表面多毛者效果差。

6昆虫的生殖方式有: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卵胎生,多胚生殖。

昆虫的变态类型:无变态,不完全变态,全变态。

7世代:昆虫从卵发育开始到成虫性成熟并开始繁殖为止。

生活史:昆虫完成一个世代的个体发育世。

年生活史:一年内昆虫发生的世代数和各世代,各虫态出现的时期,发育历期以及越冬,越夏情况等。

8休眠:昆虫的休眠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暂时性适应性,不良环境条件一旦消除,能满足其生长发育要求时,便立即停止休眠而继续生长发育,休眠分为冬眠和夏眠。

滞育:昆虫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内部生理机能与外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他是一种稳定的遗传性。

9直翅目科的主要特征和主要科的特点:体型中到大,不完全变态,触角多丝状,两性生殖,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发达,多生于地上,也有生活于土中,多为植食性。

(1)蝗科:前胸马鞍状,后足为跳跃足,多数具有发达的翅,取食植物叶片甚至茎干。

(2)蝼蛄科:触角显著比身体短,前足委开掘足,生活于土中,咬食植物根部,前翅短,后翅长,伸出腹部末端呈尾状,具有趋化性。

(3)蟋蟀科:生于草地,转头缝隙,地下,穴居,听器两个,触角比身体长,本性好斗。

(4)鳞翅目的主要特征,主要害虫有哪些:成虫体及其附肢充满鳞片,口器为虹吸式或者退化,幼虫咀嚼式口器,前翅一般大于后翅,完全变态。

10 昆虫的假死性:昆虫受到忽然接触或者振动时,全身表现出的一种反射性的抑制状态,身体卷曲,一动不动,片刻才又爬行或者飞翔,这种习性称为假死性。

11趋性:趋性是昆虫的的神经活动对外界环境的刺激所表现的趋与避的行为。(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

12试说明昆虫的口器不同所造成的危害不同:口器的类型一般分为咀嚼式和吸收式两类,咀嚼式口器的为害特点是使植物受到机械损伤造成不同的为害症状。这类害虫以固体食物为主,可为害植物的叶片,茎干,果实,块根,块茎,嫩叶以及生长点。食叶性害虫主要取食植物的叶片,将叶片咬成孔洞,缺刻,甚至咬断吃光,同时还排出大量大量虫粪,污染叶面和果实,对食叶性蔬菜影响极大,常使其失去食用价值,并导致软腐病的发生,蛀果性害虫主要为害植物的果实,取食果肉,排便其中,造成果实畸形或完全失去食用价值,地下害虫可为害地下部的根,茎,块根等,若种子被害,常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等。

刺吸式口器的昆虫主要以吸取植物汁液为主,常使植物造成病理或生理性的伤害。一是直接刺吸为害,吸取植物营养液,使植物营养受损,发育不良。同时,由于唾液酶的作用,破坏了植物的叶绿素,使植物叶片或果面出现褪色斑点或使叶片卷曲,皱缩,形成瘿瘤或畸形。而是产卵为害,一些种类的昆虫具有发达的产卵器,产卵时先刺伤植物组织然后产卵其中。三是有一些种类的昆虫可分泌大量蜜露,污染叶面和果实,导致煤污病的发生,此外,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昆虫还能够传播植物病害。

13农业害螨的特点及主要类型:

第三章 植物病害

1植物病害: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受生物或非生物因子影响,使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收到了干扰和破坏,导致植株生长偏离正常轨迹,从而影响人类经济效益的现象。

2什么是侵染过程,分为那四个时期:病原物的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从与寄主接触,侵入寄主到引发寄主发病的过程,简称病程,一般将侵染过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浅育期和发病期四个阶段。

3病害循环及其环节:侵染性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主要涉及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在侵染,病原物的传播循环等环节。

4越冬,越夏:病原物的越冬,越夏是指病原物在一定场所度过寄主休眠阶段而保存自己的过程。

5单循环病害: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或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多为土传或种传病害,又称为积年流行性病害。

多循环病害:指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局部侵染,潜伏期短,病原物增值率高,对环境敏感,又称单年流行性病害。

6病原物越冬或越夏的场所:种子,苗木以及其他无性繁殖材料,田间病株,病残体,土壤,粪肥和传播媒介昆虫等。

7柯氏法则内容:通常用来确定侵染性病害病原物的操作程序,其步骤为(1)在病植物上常伴随一种病原微生物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柱上,表现出症状相同的病害(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得到其纯培养,性状与原接物种相同。

8植物病害的发生因素: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条件三者是构成植物病害的基本因素,除此之外还有人为因素,非生物因素(干旱,水涝,日烧,冷冻,营养失调)遗传因子,生物因素等。

9症状: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外观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况。

病状:植物本身不正常的表现。

病征:病原物在发病部位特征性表现。

10植物的病状类型:
1:变色:患病后,局部发生色变。2,坏死:植物细胞和阻止受到破坏而死亡。3 腐烂:植物幼嫩多汁的组织大面积坏死,组织或细胞破坏消解。4,萎蔫:由于植物失水而导致叶枯萎下垂的现象。5畸形:器官某一部位过度增生或生长受抑制而造成形态异形。

11繁殖:菌物具有种的全部特征的新个体的形成。

孢子:有繁殖或休眠作用的细胞,菌物所产生的。

菌物的无性繁殖: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

无性孢子类型:芽孢子,后垣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

12 植物病害的流行因素:(1)感病寄主植物大面积集中栽培(2)具有强致病性的病原物,病原物数量巨大(3)有利于病原物的繁殖的环境条件。

第四章 农田草害

1 杂草:在人工生境下能自然繁衍,并影响人工植被状态的一类植物。

含义1适应性2持续性3危害性

2杂草的适应性:(1)抗逆性:对盐碱地,人工干扰,旱涝,极端温度有很强的耐力。

(2)可塑性:在不同环境下,对自身个体大小,种群数量和生长量的自我调节能力。

(3)生长势:杂草中碳4植物比例较高。

(4)杂合性:生物种群的异质性,一般杂草基因型会有杂合性,变异大,抗逆性强。

3种子休眠:有活力的种子,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动的状态。

种子萌发:胚由休眠转化为代谢活跃,体积增大并从种子突出,长出嫩芽。

4杂草种子库:存留在土壤中的杂草种子或营养繁殖总体上被称之为杂草种子库。

5杂草堆农业生产的影响:(1)地上:与农作物争光和二氧化碳(2)地下:争水争肥(3)病虫害中间寄主(4)影响人畜健康(5)生产抑制物质,阻碍作物生长。

第五章 农田鼠害

1鼠类:通常指啮齿动物,植物保护上所说害鼠包括啮齿目除豪猪外和部分兔形目动物。

2鼠类越冬方式:冬眠,贮根,迁移,改变食性。

3不同作物田主要害鼠及危害特点:

(1)小麦:黑线姬鼠,褐家鼠,黄鼠,黑线仓鼠,大仓鼠,绿色田鼠

(2)水稻: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

为害特点:苗期严重:盗食种子,取食秧苗

孕穗期:咬啮茎基部

抽穗,成熟期:取食米粒

(3)玉米: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大仓鼠

播种期:顺行危害,幼苗期:盗食洞 灌浆成熟期:啃食籽粒

(4)棉花:黑线姬鼠,褐家鼠 苗期:取食棉籽 压盖棉苗,盗食。

洞铃期,吐絮期:取食棉花。

第六章 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

1 中国植物保护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预防为主:充分利用自然界抑制病虫的因素和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危害的条件。

综合防治:是从农业生态系观念出发,协调利用各种必要的防治措施,实现经济安全有效。

2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农业防治: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有害生物的数量,提高植物抗性,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有害生物发生的农田生态环境,直接或间接的消灭或抑制有害生物发生与为害的方法。特点:(1)总和耕作栽培,不需额外的防治费用,减少用药量。(2)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一般也不杀伤天敌,有利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3)措施多样性,可起到累计的防治效果。(4)必须服从丰产的要求(5)地域性,季节性强,在有害生物以发生后无效。

(2)生物防治:是以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方法。特点(1)安全,不易产生抗药性,资源丰富(2)防效不稳定,效果慢,受环境影响大。(3)剂型单一。

(3)物理防治:指利用各种物理因子和简单器械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4)化学防治:利用各种有害的化学药剂防治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特点:优点:使用方法简单,效率高,见效快,及时控制。缺点:3R,破坏自然生防机制,杀伤天敌,环境及产品污染,药害。

3植物检疫: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检疫机构依法强制执行的政府行为。

4植物检疫的重要意义:(1)阻止局部危害的有害生物在地区间繁殖和蔓延。(2)保证金口农产品安全性,指导安全生产,维护贸易利益。(3)避免生物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类环境利益和生命安全。

5抗害品种利用:选育和利用抗性品种是防治最经济,有效的途径。

6抗害品种的优缺点:优点:(1)使用方便,潜在效益大。(2)对环境影响小,在综合治理中有很好的相容性。(3)可长期保持对有害生物的防治作用。

缺点(1)抗性基因,资源局限。(2)有害生物的变异能力强,植物抗性易丧失。(3)次要有害生物上升。

7有害植物的综合治理:指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影响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

8构成植物检疫的对象的条件:(1)认为远距离传播的(2)危险性大的(3)局部地区发生的。

9合理的进行化学防治:(1)严禁在蔬菜上使用剧毒,高毒残留农药。(2)尽量少用药或不用药,控制用药次数,掌握用药时间。

【篇二】植物保护实习报告内容

第一节:植物病害的基本概念

植物病害的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的作用,植物正常的生理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病三角:环境,病原物,植物体

病害四面体:环境,病原物,植物体(人)

病害的影响:生理机能出现变化,以这种为基础,今儿出现细胞或组织结构上的不正常改变,最后在形态上产生各种各样的症状;
减少植物,影响产量;
降低产品品质;
有些病害侵害的农产品食用后还引起人蓄中毒;
在运输和储藏时造成严重损害;
影响国民经济;
影响进出口。

植物病害症状,病状,病症:

植物受病原物侵害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表皮或者外表显示处来的异常状态呈症状;

病状的类型:

变色:褪绿,白化,叶子等叶色发生变化等;

坏死:病斑,溃疡,疮痂,叶烧等;

腐烂:干腐,湿腐,软腐,猝倒,立枯等;

萎蔫:失水导致枝叶萎垂的现象,黄萎,枯萎,青枯;

畸形:皱缩,卷叶,蕨叶,如枣疯病;

病状是指植物自身外部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

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并不表面形成的各种结构;

病症的类型:霉状物;
粉状物;
锈状物;
粒状物;
索状物;
脓状物;

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这类病害可以在植物体间互相传染,也成传染性病害;
引起植物病害的生物因素称为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非寝染性病害:由飞生物因素(既不适宜的环境条件)而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这类病害没有病原物的传染,不能再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所以也称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第二节:植物病原物

营养体:真菌生长阶段的结构称为营养体。

菌丝:单根丝状体称为菌丝。低等真菌的菌丝没有隔膜,称为无隔菌丝;
而高等真菌的菌丝有许多隔膜,称为有隔菌丝。此外,少数真菌的营养体不死丝状体,而是无细胞壁且形状可变的原质团或细胞壁卵圆形的单细胞。菌丝组织体主要有菌核(坚硬的营养结构,储藏养分,能萌发产生新的营养菌丝或繁殖体),子座(一个垫状结构,主要功能是形成包子机构,但也有度过不良环境的作用)和菌索(菌丝体平行组成的绳索结构,可抵抗不良环境也有助于菌体在基质上蔓延)等。

繁殖体:即子实体,真菌的繁殖体包括无性繁殖形成的无形孢子和有性生殖产生的有性孢子。

无性繁殖:是指营养体不经过和分配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个体的繁殖方式,其产生的后代称为无性孢子。无性孢子有3种类型,即游动孢子,包囊孢子,分生孢子;

有性孢子:真菌生长发育期到一定时期(一般到后期)就进行有性生殖。多数真菌由菌丝分化产生性器官即胚子囊,通过雌,雄配子囊结合产生有性孢子。包括卵孢子(根肿菌,壶菌的有性孢子);
卵孢子(卵菌的有性孢子);
子囊孢子(子囊菌的有性孢子);
接合孢子(结核菌的有性孢子);
担孢子(担子菌的有性孢子)。

生活史:真菌的生活史是指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植物病原原核定的一般性状

形态结构: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细胞壁外有一多糖为主的粘质层,但很少有荚膜,细胞有鞭毛,无性孢子;
植物病原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为阴性(G-),少数是阳性(G+)。

原核生物多以裂解方式进行繁殖,即裂解时菌体一分为二,平均分配。细胞分裂速度很快,在适宜条件下每20min就可以分裂一次。

绝大多数病原细菌都是好样的,少数为兼性厌气。对细菌生长来说,培养基的最适ph为中性偏碱,培养的最是温度一般为26-30度,33-40度时停止生长,50度,10min时多数为死亡。

病毒:是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需在适宜寄主细胞内才能完成自身复制的细胞或分子生物。病毒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主要特征:一是个体微小,二是结构简单,三是寄主活细胞内复制增值。

植物病毒的一般形状:

病毒形态:病毒颗粒称为粒体,大部分植物病毒的粒体为球状,杆状和线状,少数为弹状,杆状和双联体状。

病毒结构:病毒粒体的基本结构是核蛋白,其内部为核酸,核酸嵌在蛋白质亚基的凹痕处。杆状或现状病毒都是螺旋对称结构,即粒体中间是螺旋状的核酸链;
球状病毒是等轴对称结构,其粒体呈20面体对称。

第三节: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和病害循环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病程):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

①侵入前期:即接触期,是指病原物侵入前与寄生植物存在相互关系并直接影响病原物侵入时期。病毒,支原体等 病原物可以由介质直接置入植物细胞内,所以不存在接触期。侵染期是病害能否发生的关键时期,也是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②侵染期:是病原物开始侵入寄主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的一段时间。途径包括:直接侵入(寄生性种子植物真菌,线虫),自然孔口侵入(真菌,细菌,线虫)和伤口侵入(真菌,细菌,病毒)。

③潜育期:是病原物侵入寄主病简历寄生关系到寄主表现症状前的一段时期。病原物侵入寄主后,首先要从记住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和水分,建立寄生关系,然后在寄主体内繁殖扩展,最后引致寄主发病。

影响因素:不同病原物在记住体内扩展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潜育期的长短主要决定于病害种类和环境条件。

④发病期:经过潜育期后,寄主植物开始出现症状而发病。环境条件特别是温,湿度对症状出现后病害进一步扩展影响较大,其中以湿度对病斑扩大和真菌孢子形成的影响为最重要。

病害循环:一种植物的病害主要涉及病原物的越冬或越夏,传播和初侵染与再侵染三个方面。

初侵染(初次侵染):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一个生长季中最初引起的侵染;

再侵染(再次侵染):初侵染植物上病原物产生的繁殖体,经过传播,又侵染植物的健康部位或健株的植株。

病原物的传播:被动传播(主要)和主动传播(次要);
气流传播;
水流传播;
昆虫及其他生物传播;
人为因素传播。

第四节:植物病害的诊断

柯赫法则:柯赫法则一般是用来证实侵染性病害及其生物并圆形的通则,其具体步骤为:

①植物病部常伴有病原生物存在;
②讲该生物在培养基上分离和纯培养;

③将纯培养生物接种相同的健株,接种植株表现与原来相同的症状;

④从接种发病的植株上在进行该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其特征与原接种的病原生物相同。

非侵染性病害,除了植物自身遗传性疾病外,主要是不适的环境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包括不适的温度,湿度,水分,光照等物理因素和营养失调,环境污染及药肥施用不当等化学因素。

植物抗病性:抗病性———植物抵抗病原及侵染后所造成损失的能力。

植物抗病类型:免疫;
抗病;
感病;
耐抗;
避病;

抗病机制:

2形态结构抗病性:先天抗病结构;
诱导抗病结构;
细胞核组织的防御结构;

②生理生化抗病性:先天抗病因子;
诱发抗病因子;

植物病害的防治:

防治原则:工作方针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防治方法:植物检

第三章:植物害虫

第一节:昆虫的形态结构:

昆虫对人类的为害:直接危害人类崽土的各种植物;
传播植物病害;
为害人,蓄健康,传染多种疾病;

对人类有意的方面:产生工业原料;
给植物传粉;
天敌;
中药材;
腐蚀性种类可分解的有机物;
食用,观赏,饲料,科研材料。

昆虫的形态特征:昆虫的躯体分为头,胸,腹三段,生有6足4翅的节肢动物。

①头部着生有1个口器,1对触角,1对复眼和1-3个单眼,因此,头不是昆虫取食和感觉中心。

②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即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个胸节着生1对足,中胸和后胸通常还各有1对翅,因此胸部是昆虫运动中心。

③腹部一般由10个体节和1个尾节组成,但在大部分昆虫只能看到9-10节,腹部第一节至第8节两侧各有1对气门,末端有外生殖器及尾须,各种内脏器官大部分位于腹内,所以腹部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

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昆虫的头部

头部是昆虫躯体最前面的一个体段,一般认为由4个或6个体节愈合而成的。他的外壁结构紧密而坚硬,称为头壳。

昆虫的头式:头式是根据昆虫口器的不同朝向而划分的头型。头式可以反映昆虫的取食方式和生活习性。

1)下口式(蝗虫,鳞翅目的幼虫):这种头式适于咀嚼植物性食料。

2)前口式(虎甲,步行虫):这种头式适用于捕食动物或其它昆虫。

3)后口式(椿象,蚜虫,蝉,叶蝉):这种口器适于刺吸植物或动物的汁液。

2)昆虫的触角

触角是昆虫头部的一对分节外长物,一般位于头部的前方。它的基部着生在膜质的触角窝内,可以自由转动。一般分为3部分,即柄节(触角第一节,比较粗大),梗节(触角第二节,比较短小)和鞭节各节统称为鞭节,变化最大)。

触角类型:刚毛状;
丝状;
串珠状;
锯齿状;
球杆状;
锤状;
具芒状;
羽毛状;
鳃叶状;

3)昆虫的眼

昆虫的眼包括复眼和单眼两种视觉感受器。

复眼:是昆虫主要的视觉器官,它对光的反应比较敏感。如对广德强度,波长,颜色等都有较强的分辨能力。而且还能看到人类所看不到的短波光,特别对300—400nm的紫外线有很强的趋势性。

单眼:是另一种类型的视觉感受器。成虫和若虫的单眼位于头部的背面或前上方,称为背单眼(一般有3个);
完全变态类型幼虫的单眼位于头部两侧,称为侧单眼(一般具有1-7个)。

4)昆虫的口器

口气是昆虫的取食器官,位于头部的下方或前段,有各种昆虫取食和食性不同,口气的构造变化也很大,但基本上可分为咀嚼式和刺吸式两大类,后者有因其吸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刺吸式,锉吸式,虹吸式和舔吸式等。

1咀嚼式口器:具有坚硬的上鄂,能够取食固体食物。其构造是较原始的标准类型,其他各种类型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如蝗虫的口器,主要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五部分组成。

2刺吸式口器:上下鄂均延长成针状,称为口针,下唇特化成喙;

3锉吸式口器:上颚不对称,右上鄂高度退化或消失,口针则由左上鄂和2个下颚特化而成,食管由2个下颚形成,唾液管由舌与下唇的中唇舌形成;

4虹吸式口器:主要是鳞翅目成虫所特有,其特点是2个下颚的外鄂叶分别延长,并且互相嵌合成一个管状的喙。除部分夜蛾能危害果实外,这类口器的昆虫一般不造成危害。

5舔吸式口器:主要是双翅目蝇类所特有,下唇特别发达,末端为2个半圆形的唇瓣,唇瓣上有许多换购,与食管相同;

6捕吸式口器:脉翅目幼虫

昆虫的胸部

胸部是昆虫体躯的第二个体段,前面以颈膜与头部相连,后面与腹部相接。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即前胸,中胸和后胸。每个胸节着生1对足,中胸和后胸通常还各有1对翅,因此胸部是昆虫运动中心。

1)昆虫的足:足是昆虫体躯上最典型的附肢,位于体节的侧腹面,着生于胸部的统称为胸足,着生于腹部的统称为腹足。

足的类型:步行足(步甲),跳跃虫(蝗虫),捕捉虫(螳螂),开掘足(蝼蛄),游泳足(仰泳椿),抱握足(龙虱),携粉足(蜜蜂),幼虫的前足(鳞翅目)。

2)昆虫的翅:昆虫的翅不适附肢,与鸟类的翅不同,它是由背板的两侧扩展而来的。翅的基本构造:昆虫的翅多呈三角形在展开时,朝向前面的边缘成为前缘;
朝向后面的边缘称为内边缘或后缘;
朝向外面的边缘称为外缘。

多数昆虫的翅面上有很多凸起或凹陷的线条,称为翅脉,对翅膜骑着支撑作用。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则成为脉序或脉相。

昆虫的前后翅连为一体的特殊构造,称为翅的连锁器。

翅的类型:

膜翅:翅膜质,透明,翅脉明显,如蚜虫,蜂类,蝇类等;

鳞翅:翅膜质,在翅面上覆盖有鳞片,如蝶类,蛾类等;

毛翅:翅膜质,在翅上密生细毛,如石蛾的翅;

缨翅:翅膜质,翅脉退化,翅狭长,边缘着生很多细毛的缨毛;

复翅:翅革质,质地坚硬似皮革,半透明,翅脉仍然保留,兼有飞翔和保护作用。如蝗虫,蝼蛄,蟋蟀的前翅;

鞘翅:翅革质,角质化程度高,翅脉消失,具有保护身体的作用,如金龟甲,叶甲天牛等的前翅。

半鞘翅:翅的基部为革质,端部为膜质,如椿象等;

平衡棒:翅退化成很小的棍棒状,飞翔时用平衡身体,如蚊,蝇,介壳虫雄性的后翅和燃翅虫的前翅。

昆虫的腹部

腹部是昆虫的第三个体段,前面与胸部紧密相连,末端有尾须及外生殖器,两侧有气门,内脏器官大部分位于腹部内,因此腹部是昆虫新陈代谢和生殖中心。

腹部的基本构造:一般由10个体节和1个尾节组成,但在大部分昆虫只能看到9-10节,膜翅目青蜂科的腹部只有6节,腹部第一节至第8节两侧各有1对气门。

外生殖器:

雌性外生殖器又称产卵期;
雄性外生殖器又称交尾器或交配器;

第二节: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1)昆虫的生殖方式:

①两性生殖:绝大多数昆虫为雌雄异体,良性交配后,精子与卵子结合,雌性产下受精卵,每粒卵发育成1个子代个体;

②孤性生殖: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成为孤性生殖;

③卵胎生和幼体生殖:是指卵在母体内成熟后,并不排除体外,而是停留在母体内进行胚胎发育,直到孵化后直接产下幼虫,如蚜虫的孤性生殖,卵胎生对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④多胚生殖:是指1个卵发育成2个或多个的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1个正常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昆虫的变态发育

昆虫的变态发育:昆虫在胚后发育过程中,从幼期转变为成虫过程中形态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变态。

不完全变态:昆虫的一生只经过卵,幼虫(若虫)和成虫3阶段,没有蛹期,这个过程也成渐变态。

完全变态:昆虫的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

卵期:卵自产下后到孵出幼虫或若虫所经历的时间称卵期。卵可看成是大型细胞,最外面包围着1层坚硬的卵壳,表面常有特殊的刻纹。昆虫的卵一般较小,最小的直径仅有0.02mm,最长的有7mm,形状卵圆形,肾形半球形,圆形,蛹形等。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幼虫破壳而出的过程称为孵化。

幼虫期:昆虫幼虫或若虫从卵内孵出,发育到蛹(完全变态昆虫),或成虫(不完全变态昆虫),之前的整个发育阶段,称为幼虫期或若虫期。幼虫的显著特征是大量取食,迅速生长,增大体积,积累营养,完全胚后发育。初孵幼虫,随着虫体的增长,经过一定时间,要重新形成新表皮,并将就表皮脱去,这种现象称为蜕皮。脱下来的皮成蜕。每脱一次皮幼虫体重和体积显著增加,食量增加,抗逆力也增加。虫龄=脱皮次数+1,昆虫幼虫的类型有,多足型,寡足型,无足型。

蛹期:是指一些昆虫从幼虫转变为成虫的过渡时期。末龄幼虫(老熟幼虫),蜕最后一次皮变为蛹的过程,称为化蛹。从化蛹到羽化出成虫的经历的时间为蛹期,

成虫期:是指成虫从出现到死亡所经历的时间。成虫从它的前一个虫态蜕皮而出的过程,称为羽化。有些昆虫羽化时,生殖腺已发育成熟,不取食物便可交配产卵,他们产卵后不就即死去。但也有很多昆虫羽化后其生殖腺尚未成熟,还需要取食以获得卵巢发育所需的营养,这种取食称为补充营养。

昆虫的时代:昆虫的卵或若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成为一个时代。简称1代或1化。

昆虫的生活史:昆虫的生活史又称生活周期,通常是指一年中昆虫个体发育的全过程,也成为年生活史或生活史。

昆虫的生物学习性:

休眠:昆虫在其年生活史的某一阶段,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常引起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环境条件一旦转变为适宜条件,则生长发育恢复正常状态,这种现象为休眠。

滞育:某些昆虫在一定的季节,一定的发育阶段,不论环境条件适宜与否,而出现长期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的现象,称为滞育。

假死性:有些昆虫受到某种刺激或者震动 时,身体卷曲,停止不动,或从停留处跌落下来呈假死状态。

趋性:是指昆虫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行为活动又称为正趋性,背向活动称为负趋性。趋性又分为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趋湿性等。

多型现象:有些昆虫除成虫期有性二现象外,同一性分别还分化成不同的形态,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这种现象称为多型现象。

食性:植物性昆虫;
肉食性昆虫;
腐蚀性昆虫;
杂食性昆虫;
拟态和保护色;

第三节:植食昆虫及危害

直翅目:蝗科,前胸背板发达,听器位于腹部;
蝼蛄科,触角显著比身体短,前足粗壮,称掘足后足不能跳跃;
蟋蟀科,触角比身体长等;

形态特征及习性:咀嚼式口器;
前胸背板发达;
后翅膜质;
后足发达为跳跃足或前足为开掘足;
多数为植食性,少数为肉食性,很多为农业害虫,不完全变态;

半翅目:椿科;
网椿科;
缘椿科,体中到大型,宽边或狭长,两侧缘略平行,盾片小足较长;
盲椿科,无单眼;

形态特征及习性:刺吸式口器;
中胸小盾片发达;
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
不完全变态;

同翅目:蝉科,雌虫具听器;
叶蝉科,体型小,一般细长,触角甚短,刚毛状;
蚜科体型微小,柔软,有翅或无翅,腹末生有一个圆锥形或乳头状突起,称尾片;

形态特征及习性:刺吸式口器;
体壁光滑无毛;
前翅质地向他,膜质或革质,不形成半鞘翅;
少数种类仅具前翅,后翅变成平衡棒;

缨翅目:蓟马科,产卵器锯齿状;
管蓟马科,腹部末节管状;

形态特征及习性:锉吸式口器;
能锉破植物表皮,吮吸汁液;
不完全变态;

鞘翅目:叩头甲科;
拟步甲科;
吉丁甲科,触角锯齿状,前胸常扁平而膨大,无足,腹部有九节,柔软;
瓢甲虫,分肉食性和植物性2类,肉食性瓢虫成虫体背面有光泽,七星等;

形态特征及习性:体型小至大型,体壁坚硬。咀嚼式口器,前胸发达,前翅质地坚硬,角质化,形成鞘翅;
完全变态;
成虫和幼虫的食性复杂;
很多虫有假死性;

鳞翅目:蝶类;
蛾类;

形态特征及习性:体小至大型,成虫翅,体及附肢上布满鳞片,口器虹吸式或退化;
触角有丝状,球杆状及羽毛状等;
翅脉变化大;
完全变态;
多数以幼虫或蛹越冬,少数以卵或成虫越冬。幼虫绝大多数为植食性,农,林,果,蔬,茶,花卉等的主要害虫;

双翅目:蚊,蝇等多种昆虫;

形态特征及习性:成虫小至中型;
头下口式;
触角的形状及节数变化大,有丝状,念珠状,具芒状等;
口器刺吸式或舔吸式,有的口气退化了;
仅有一对膜质的前翅,故称双翅目,后翅特化成平衡棒;
完全变态;

第七章: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与策略

植物检疫:以立法手段防止植物及其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传播有害生物的措施;

植物检疫的特点:是从宏观整体上预防一切(尤其是本区域范围内没有的)有害生物的传入、定植与扩展,它具有法律强制性。

植物检疫的重要性: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损失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植物检疫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

农业防治:为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所采取的农业技术综合措施、调整和改善作物的生长环境,以增强作物对病、虫、草害的抵抗力,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和杂草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以控制、避免或减轻病、虫、草的危害

农业防治优点:预防性好;
简单易行环保;
协调好,农业防治与其他防治措施具有良好的可协调性;

农业防治的措施:改进耕作制度;
使用无害种苗;
调整播种方式;
加强田间管理 ;
安全收获;

作物抗害品种的利用: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植物的抗害性与抗害机制:抗病品种的选育;
抗病性的鉴定;
抗病品种的利用

【篇三】植物保护实习报告内容

浅谈植物保护

摘 要:植物保护通论是植物保护学院面向全校非农学类,农学类各专业有病虫害防治方面的课程计划,各本科专业开设的必修课,通过介绍植物病虫害基础知识以及园艺、花卉、蔬菜的主要病虫害,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原的类别、昆虫特征以及病虫害的主要类别、危害和防治方法认识植物保护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

关键词:植物保护;
病毒;
细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9-044-01

现代植物保护以农业技术措施为基础,所以应充分发挥生物防治技术措施的优势,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物理机械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积极研制开发新型农用药物,从而使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相容协调、和谐发展。对于农业职业中专的学生来说,学习植物保护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能够使其从本质上了解病虫草害,掌握病虫草害的防治措施。

一、植物保护与农业生产

有害生物对农业生产的危害:1.产量降低。仅1845年马铃薯晚疫病在爱尔兰造成数十万人饥饿死亡;
1943年水稻胡麻斑病 引起孟加拉邦饥荒。死亡人数超过200万人。2.品质下降。3.产生有毒物质,引起人畜中毒。麦类麦角病使人畜中毒流产(促进子宫收缩)。麦类赤霉病引起的中毒现象也很严重。4.限制一种植物在某一地区继续种植。锈病使当时斯里兰卡广泛种植的咖啡改种茶树。

植物遇到病原生物侵染或不良环境条件时,其正常的生理机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一系列病变,引起植株局部或整体生长发育出现异常,甚至导致死亡的现象。

二、病害的三角关系与四角关系

单有病原生物和植物两方面存在不一定引起病害的发生,因为还需要有合适的媒介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病害,这种需要有病原生物、寄生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才能引起病害的观点 ——三角关系。当三角关系还有人的介入时我们称为病害的四角关系。病害三角和四角关系在植物病理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植物病理学的核心在分析病因、侵染过程和流行、以及制定防治对策时,都离不开对病害三角或四角的分析。

【篇四】植物保护实习报告内容

植物化学保护题库

第一章 植物化学保护基本概念

内容提要

1.农药、毒力、药效、毒性的概念。

2.农药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按用途分类、按作用方式分类。

3.农药的毒力、药效、毒性。影响药害的农药因素、植物因素、环境因素。

4.农药中毒的急救办法。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无机农药( C )。

A 乐果 B 氯菊酯 C 硫磺 D 西维因

2.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有机农药( D )。

A 石灰 B 波尔多液 C 磷化铝 D 敌敌畏

3. 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按照( A )来分类。

A 原料的来源 B 成分 C 用途 D 机理

4. 下列哪种不属于植物性农药( C )。

A 除虫菊素 B 烟草 C 鱼藤酮 D 苏云金杆菌

5.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虫剂( )。

A 乐果 B 大隆 C 百菌清 D 滴

6.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除草剂( )。

A 草甘膦 B 功夫 C 硫磺 D 克百威

7. 下列哪种农药属于杀菌剂( )。

A 敌敌畏 B 功夫 C 代森锰锌 D 呋喃丹

8. 低毒农药的LD50值( )mg/ml。

A 小于50 B大于50 C小于500 D大于500

9. 下列哪类农药属于负温度系数的农药( )。

A 有机磷 B 氨基甲酸酯 C 拟除虫菊酯 D 苯氧羧酸

10. 害虫( )对农药敏感。

A 卵期 B 幼虫期 C 蛹期 D 成虫期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使用胃毒剂效果好()。

2. 防治咀嚼式口器的害虫使用内吸剂效果好()。

3. 高温天气使用农药容易产生药害()。

4. 天敌生物、转基因生物属于农药管理的范畴()。

5. 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物质属于农药,性引诱剂则不属于农药()。

6. 安全性指数K值越大,说明农药对作物越安全()。

7. LD50值越大,农药毒性越低()。

8. 施用农药24小时内下雨需要重新补喷。( )

9. 内吸性药剂是指有害生物体吸收农药导致死亡的药剂。( )

10. 防治夜晚活动的害虫选择傍晚施药效果好。( )

三、填空题

1. 农药按来源可分为 、 。

2. 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性可分为 、 、 。

3. 生物源农药: 、 、 。

4. 农药的“三致”指:
、 、 。

5. 我国的植物保护方针是:
、 。

四、名词解释

1.农药

2.毒力

3.药效

4.毒性

5.LD50 EC50:

6.相对毒力指数

7.TLM

五、简答题

1.拒食剂和驱避剂的区别

2.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的区别

3.输导型除草剂和触杀型除草剂的区别

4.毒力和药效的区别与联系

5.毒力和毒性的区别与联系

6.药害与病害的区别

7.列出常见农药药害的急救方法。

8.果树发生药害,应该采取怎样的补救措施

参考答案


第二章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内容提要

1.分散度及农药分散体系的概念、农药分散度与药剂性能的关系;

2.农药辅助剂类型(包括填料、湿润剂、乳化剂、溶剂、分散剂、助溶剂、发泡剂、稳定剂等)及其用途;

3.农药剂型及性能,主要为可湿性粉剂、乳油、粉剂、颗粒剂、悬浮剂、可溶性粉剂、烟剂、油剂、气雾剂、浓乳剂等;

4农药的施用方法(喷雾法、喷粉法、撒施、毒土、烟雾法、涂抹法等)。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种剂型的农药不宜喷雾使用。( )

a.粉剂 b. 可湿性粉剂 c.乳油 d.悬浮剂

2. 下列不属于润湿剂的是( )。

a.洗衣粉 b.滑石粉 c.拉开粉 d.纸浆废液

3. 我国粉剂的质量标准为不低于95%的粉粒过( )目筛。

b.150

4. 目前生产上使用数量最多的剂型是( )。

a.粉剂 b. 可湿性粉剂 c.乳油 d.悬浮剂

5、我国农药生产量居世界:(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为了提高杀菌效果,波尔多液可以与代森锰锌混用。( )

2. 为了防止敌百虫中毒,施药后应该用肥皂清洗干净。( )

3. 酸性农药可以与波尔多液混用。( )

4. 碱性农药可以与石硫合剂混用。( )

5. 一般有机合成农药不与碱性农药混用。( )

6. 防治爆发性病、虫,如蝗虫、粘虫、飞虱时,一般可选用粉剂和超低容量喷雾。( )

7. 波尔多液不与含硫的农药混用。( )

8. 粉剂的防治效果不如乳油的防治效果好。( )

9. 一般情况下,出产的农药超过2年就不能使用。( )

10.乳油在硬水中使用效果更好。

三、填空题

1. 农药制剂的命名包括三部分:
、 、 。

2. 农药"三证"即 、 、 。

3. 根据喷雾量的大小,可将喷雾法分为:
、 、 。

4. 粉剂由 和 组成

5. 粉剂的加工方法三种:
、 、 。

6. 粉剂按粒径大小分, 、 、 。

7. 常用农药助剂(至少5种) 、 、 、 、 。

8. 我国常用农药剂型(至少5种) 、 、 、 、 。

四、名词解释

1.原药

2.制剂

3.剂型

4.分散度

5.表面活性剂

6.助剂

五、简答题

1.提高分散度对药剂性能的影响。

2.粉剂施用的优点。

3.可溶性粉剂和可湿性粉剂的区别

4.种衣剂的功能。


第三章 杀虫剂

内容提要

1.杀虫剂的分类;

2.杀虫剂进入虫体的途径;

3.杀虫剂的毒理(神经毒剂、呼吸毒剂、原生质毒剂等);

4常用杀虫剂,包括有机磷杀虫剂、氨基甲酸酯杀虫剂、有机氮杀虫剂、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特异性杀虫剂的作用特点、剂型、防治对象、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常用杀螨剂的理化性质、毒性、作用特点、剂型、防治对象、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农药不属于熏蒸剂的是(C )。

A、磷化铝 B、氯化苦 C、BT D、敌敌畏

2. 有机磷杀虫剂的作用机制是抑制昆虫体内( A)。

A、胆碱酯酶 B、线粒体 C、轴突 D、三羧酸循环

3.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的作用机制是抑制昆虫体内( A)。

A、胆碱酯酶 B、线粒体 C、轴突 D、三羧酸循环

4.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是抑制昆虫体内(C )。

A、胆碱酯酶 B、线粒体 C、轴突 D、三羧酸循环

5. 鱼藤酮的作用机制是抑制昆虫体内(B )。

A、胆碱酯酶 B、线粒体 C、轴突 D、三羧酸循环

6. 下列农药不属于高毒农药的是( A)。

A、敌敌畏 B、久效磷 C、甲胺磷 D、1605

7. 下列农药属于高毒农药的是(C )。

A、敌敌畏 B、敌百虫 C、3911 D、乐果

8. 毒死蜱的别名(B )。

A、爱福丁 B、乐斯本 C、仙卫 D、米乐尔

9. 下列农药可以杀线虫的是(B )

A、毒死蝉 B、米乐尔 C、乐果 D、敌百虫

10.下列农药不属于杀螨剂的是(D )

A、三唑锡 B、哒螨酮 C、噻螨酮 D、好年冬

11. 下列农药属于高毒农药的是(A )。

A、克百威 B、叶蝉散 C、好年冬 D、拉维因

12. 不属于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是(D )。

A、保幼激素 B、蜕皮激素 C、几丁质合成抑制剂 D、性激素

13. 不属于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的是(B )。

A、灭幼脲 B、抑食肼 C、抑太保 D、除虫脲

14. 触杀性杀虫剂的施药方法以(V )为主。

A、撒施 B、喷雾 C、毒饵 D、浇灌

15. 减少抗性发生的条件( C)。

A、增加药量 B、单一用药 C、轮换用药 D、增加用药次数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杀虫剂从口腔进入虫体的关键是必须通过害虫的取食活动。( )

2. 一般浓度下敌敌畏对高粱、玉米易产生药害。( )

3. 敌百虫在碱性中转化为敌敌畏,毒性增强,所以敌百虫与碱性农药混用,增加效果。( )

4. 辛硫磷见光易分解,故不宜在高温天气下使用。( )

5. 辛硫磷主要防治地下害虫。( )

6. 瓜类和西红柿幼苗对马拉硫磷敏感。( )

7. 天然除虫菊酯杀虫毒力高,杀虫谱广,对光稳定,是一种理想的杀虫剂。( )

8.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能与除草剂敌稗同时混用,扩大防治效果。( )

9. 除虫菊酯类农药不宜在高温天气下使用。( )

10.体壁是以触杀作用为主的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主要屏障。( )

11.农药商品标签上,杀虫剂用红色表示,杀菌剂用黑色表示,除草剂用绿色表示。( )

三、填空题

1. 杀虫剂进入昆虫体内的途径有 , , 。

2. 神经系统冲动的传导主要有两种方式,即 , 。

3.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解毒剂是 。

4.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主要是对 的传导的影响。

5. 下列农药分别属于哪一类

a、敌敌畏 b、拉维因 c、辛硫磷 d、敌杀死 e、米乐尔 f、乐斯本 g、乐果h、克百威 i、叶蝉散 j、灭百可 k、好年冬 l、敌百虫 m、百树得 n、巴丹o、杀虫单 p、烟碱 q、万灵 r、杀虫双 s、双甲脒 t、吡虫啉 u、林丹v、杀虫脒 w、功夫 x、硫丹 y、马拉硫磷 z、速灭杀丁

①有机磷杀虫剂 (a、c、e、f、g、l、y) ②氨基甲酸酯杀虫剂(b、h、i、k、q )

③除虫菊酯杀虫剂(d、j、m、w、z ) ④有机氯杀虫剂(UX)

⑤沙蚕毒素杀虫剂( NOR) ⑥甲脒类杀虫剂(S V )

⑦氯化烟酰类杀虫剂( T P)

6. 有的专家指出,中国农药生产总量中杀虫剂占 ,杀虫剂中有机磷杀虫剂占 ,有机磷农药中高毒农药占 。高毒农药占的比重大,是造成农药中毒及环境污染的主要危险源。

四、联机题

灭多威 呋喃丹 溴氰菊酯 大功臣

克百威 好年冬 氯氰菊酯 米乐尔

异丙威 叶蝉散 氰戊菊酯 敌杀死

硫双威 万灵 吡虫啉 速灭杀丁

丁硫克百威 拉维因 氯唑磷 灭百可

五、简答题

1.有机磷杀虫剂的特点。

2.克百威(呋喃丹)为什么没有粉剂或乳油的剂型

第四章 杀菌剂

内容提要

1.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

2.杀菌作用原理;

3.常用杀菌剂,包括无机杀菌剂、有机硫杀菌剂、芳烃类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内吸性杀菌剂、抗菌素和杀线虫剂的作用特点、防治对象、作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等量式波尔多液中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比例是( )。

A. 2:1:100 B. 1:2:100 C. 1:1:100 D. 2:2:100

2. 0.5%倍量式波尔多液中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比例是( )。

A. 2:1:100 B. 1:2:100 C. 1:1:100 D. 2:2:100

3. 0.5%等量式波尔多液中硫酸铜,生石灰,水的比例是( )。

A. 2:1:100 B. 1:2:100 C. 1:1:100 D. 2:2:100

4. 防治白粉病的保护性杀菌剂是( )。

A、硫磺 B、三唑酮 C、波尔多液 D、氧氯化铜

5. 属于有机砷混合杀菌剂的是( )。

A、代森锰锌 B、敌克松 C、退菌特 D、石硫合剂

6. 属于有机硫杀菌剂的是( )。

A、代森锰锌 B、硫磺 C、石硫合剂 D、波尔多液

7. 防治香蕉叶斑病的杀菌剂是( )。

A、硫磺 B、三唑酮 C、波尔多液 D、敌力脱

8. 可以作为水果防腐保鲜的杀菌剂是( )。

A、代森锰锌 B、退菌特 C、扑海因 D、敌力脱

9. 下列农药可以作为杀线虫的药剂是( )。

A、米乐尔 B、代森锰锌 C、扑海因 D、敌力脱

10.下列没有杀线虫作用的农药是( )。

A、米乐尔 B、克线磷 C、灭线磷 D、敌力脱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对石灰敏感的作物如茄科、葫芦科、葡萄等不宜使用石硫合剂。( )

2. 对硫酸铜敏感的作物如李、桃、鸭梨、白菜、小麦等不宜使用波尔多液。( )

3. 退菌特可以与波尔多液混用。( )

4. 在有露水的天气使用波尔多液容易引起铜离子药害。( )

5. 长期使用铜制剂容易诱导螨类猖獗。( )

1.把生石灰倒入硫酸铜种配制波尔多液。( )

2.线虫都是线形的。( )

3.线虫也会产生抗药性。( )

三、填空题

1. 真菌的细胞壁由 构成,细菌的细胞壁由 构成。

2. 杀菌剂种子处理的方法 , , 。

3. 土壤处理的方法 , , , 。

4. 植物病害化学防治原理:
, , 。

5. 杀菌剂的使用方法(列主要三种) , , 。

6. A、异稻瘟净 B、氧氯化铜 C、波尔多液 D、石硫合剂 E、代森锰锌 F、福美双 G、敌克松 H、多菌灵 I、粉锈宁 J、甲基立枯磷 K、甲霜灵 L、克瘟散 M、敌力脱 N、三唑醇 O、甲基托布津 P、硫磺 Q、稻瘟净 R、退菌特 S、扑海因 T、乙烯菌核利

U、腈菌唑 V、抑霉力 W、乙磷铝 X、咪鲜胺

①无机硫杀菌剂( ) ②苯并咪唑类和托布津类()

③有机硫杀菌剂( ) ④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 )

⑤有机胂杀菌剂( ) ⑥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⑦有机磷杀菌剂() ⑧苯基酰胺类()

⑨铜制剂( )

四、联机题

粉锈宁 丙环唑 福尔马林 咪唑霉

敌力脱 甲基硫菌灵 代森锰锌 疫霉灵

甲霜灵 瑞毒霉 羟锈宁 甲 醛

百菌清 三唑酮 扑海因 三唑醇

甲基托布津 达科宁 乙磷铝 大 生

五、名词解释

1.化学保护

2.化学治疗

3.化学免疫

六、简答题

1. 杀菌和抑菌的区别。

第八章 害虫的抗药性

内容提要

1.抗药性的概念(交互抗性;
负交互抗性;
多抗性);

2.抗药性种类;

3.抗药性综合治理。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具有增效作用的增效剂的增效比值是( )。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等于0

2. 对农业害虫来说,抗性倍数大于(),表明昆虫已产生抗药性。

A、大于5 B、等于5 C、小于5 D、等于0

3. 对溴氰菊酯产生抗性的棉蚜,对百树得、功夫也产生抗药性,这是属于( )。

A、行为抗性 B、交互抗性 C、负交互抗性 D、多抗性

4. 对内吸磷产生抗性的棉蚜,对1605也产生抗药性,这是属于( )。

A、行为抗性 B、交互抗性 C、负交互抗性 D、多抗性

5. 小菜蛾几乎对现有的各类药剂都抗药性,这是属于( )。

A、行为抗性 B、交互抗性 C、负交互抗性 D、多抗性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药剂使用量越大,越容易产生抗性。( )

2.使用持效期越长的药剂,抗性产生越快。( )

3.生活史短,世代数多,种群数大的昆虫,产生抗性的可能性越大。( )

4.抗性个体百分率越大,表明抗性程度越高。( )

5.抗性由基因控制,是可以遗传的。

三、名词解释

1. 抗药性 2. 交互抗性

3. 负交互抗性 4. 多抗性

四、简答题

1. 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如何治理害虫的抗性


第九章 农药环境毒理

内容提要

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毒性;
三致试验;
农药的环境行为与残留毒性;
农药对害虫群体的影响及对非靶标生物毒性、对有害生物群体的影响、对陆生有益生物的影响、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农药残留时间最长的土壤是( )。

A、黏性土壤 B、沙性土壤 C、砂性土壤 D、壤性土壤

2. 青蛙哪一个体发育阶段对农药最敏感( )。

A、蝌蚪 B、幼蛙 C、成蛙 D、老蛙

3. 哪种农药剂型在土壤种残留时间最长( )。

A、颗粒剂 B、乳剂 C、可湿性粉剂 D、粉剂

4. 下列不属于有益昆虫的是( )。

A、家蚕 B、蜜蜂 C、蜘蛛 D、蟑螂

5. 下列不属于寄生性天敌昆虫的是( )。

A、寄生蜂 B、赤眼蜂 C、蚜茧蜂 D、蜜蜂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农药残留时间越长。( )

2.叶菜类蔬菜受农药污染程度比果菜类严重。( )

3.同种农药不同剂型引起作物污染的程度不一样。( )

4.农药残留通过生物链的富集,可以造成人畜的慢性中毒。( )

5.灭幼脲对甲壳类动物具有极高的毒性。()

6.鱼藤酮对鱼类毒性特别强。()

7.在养蚕区不能使用沙蚕毒素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三、填空题

1. 农药“三致性”,即 、 、 。

2. a.赤眼蜂 b.蚜茧蜂 c.瓢虫 d.草蛉 e.钝绥螨

寄生性天敌昆虫( ) 捕食性天敌昆虫( ) 捕食螨( )

3. 田间试验设计方法最常见有三种:
、 、 。

四、名词解释

1.农药残留

2.害虫的再猖獗

3.安全间隔期

五、简答题

1.害虫再猖獗的原因

2.防止农药对蜜蜂中毒的措施。

3.分别列出对蜜蜂和蚕影响严重的农药品种(分别列出不少于3种)。

4.如何防止农药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篇五】植物保护实习报告内容

植物保护专业学生个人实习报告实习总结

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三年以上高大的乔木原则上可不施肥。灌木树型小,以浅穴或浅沟种植为主,丛生根系浅,视土壤和树势施用适量的复合肥,液施干施结合,观花观果灌木适当增加p、k肥,观叶灌木适当增加n肥施用。绿化树木的水分管理,重在幼树,原则是保湿不渍,表土干而不白。高大乔木,根深叶茂,不存在因缺水影响生长,灌木矮小,根系短浅,盆栽地栽都要防旱保湿不渍,才能正常生长。

2、树型管理

绿化林木,通过艺术设计,认真管理,使之有稀有密,有型有款,座落有置,是绿化成功的关键之一。乔木要求树干笔直挺拔,不要过早拔掉种植时的固定拴护杆,以免引起树杆弯曲。成年大树及时锯掉不规则的树枝,对冠幅大,叶多枝小的挡风枝不锯掉,遇大风雨会折枝断干严重时连根拔起造成损失。灌木要求整齐有形有序,树形是树木不断生长和通过人工不断修剪而成,可修剪成园球型、方型、扇型、磨菇型、抽象图案、线条、柱桩、椎桩等。并要及时清除枯枝落叶。

3、树木的病虫防治

绿化树木主要的虫害有天牛、木虱、潜叶蛾、潜叶虎、介壳虫、金龟子等。近年来在乔木灌木中木虱为害较严重,其次是介壳虫,采用常规杀虫剂、速扑杀、介特灵等均能达到防治效果。主要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粉病、炭疽病等,常用的防治药物有托布津、多菌灵、炭疽病等,常用浓度800-1000倍。除了药物防治外,栽培上要经常清理枯枝落叶,保持清洁,同时要排除渍水,必要时修剪后喷药。

(二)绿篱的养护管理

绿篱的养护管理原则是:保证肥水供应,茂盛生长,修剪成篱成墙成形,达到观赏和隔离的作用。

1、绿篱的肥水管理

绿篱要不断修剪,肥水条件要求较高,初植绿篱,按设计要求的篱宽,挖40厘米深的沟,填上纯净肥沃的客土,或在客土中拌入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或复合肥,这样植后生长快。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以氮为主,磷钾结合,群施薄施,剪后必施。必要时还进行根外施肥。水分管理,以保湿为主,表土干而不白,雨后排水防渍,以免引起烂根,影响生长。

2、绿篱的修剪平面绿篱、图型绿篱、造案绿篱,都是为了符合设计要求通过人工修剪而成。修剪的作用:一是抑制植物顶端生长优势,促使腋芽萌发,则枝生长,墙体丰满,利于修剪成型。二是加速成型,满足设计欣赏效果。修剪的原则:从小到大,多次修剪,线条流畅,按需成型。一般的绿篱设计高度为60-150厘米,超过150厘米的为高大绿篱(也叫绿墙),起隔离视线用。始剪修剪的技术要求是:绿篱生长至30厘米高时开始修剪。按设计类型3-5次修剪成雏型。修剪的时间:当次修剪后,清除剪下的枝叶,加强肥水管理,待新的枝叶长至4-6厘米时进行下一次修剪,前后修剪间隔时间过长,绿篱会失形,必需进行修剪。中午、雨天、强风、雾天不宜修剪。修剪的操作:目前多采用大篱剪手工操作,要求刀口锋利紧贴篱面,不漏剪少重剪,旺长突出部分多剪,弱长凹陷部分少剪,直线平面处可拉线修剪,造型(圆型、磨茹型、扇型、长城型等)绿篱按型修剪,顶部多剪,周围少剪。定型修剪:当绿篱生长达到设计要求定型以后的修剪,每次把新长的枝叶全部剪去,保持设计规格形态。

3、绿篱的病虫防治

山子甲绿篱,常有木虱、潜叶蛾和白粉病为害,福建茶有木、介壳虫、白粉病为害,黄心梅较抗病虫害,偶有木虱。以上虫病,用常规的杀虫剂速扑杀等和杀菌剂、多托布津、多菌灵等除治均能达效。

(三)草地的养护管理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据资料介绍在一般管理水平情况下绿化草地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二是旺长阶段,指植后2-5年,也叫旺长期。三是缓长阶段,指植后6-12年,也叫缓长期。四是退化阶段,指植后10-15年,也叫退化期。在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下草地退化期可推迟5-8年。

1、恢复长满阶段的管理

按设计和工艺要求,新植草地的地床,要严格清除杂草种子和草根草茎,并填上纯净客土刮平压实10厘米以上才能贴草皮。贴草皮有二种:一是全贴、二是稀贴。稀贴一般20×20厘米一方块草皮等面积留空稀贴,全贴无长满期,只有恢复期7-10天,稀贴有50的空地需一定的时间才能长满,春季贴和夏季贴的草皮长满期短仅1-2个月,秋贴冬贴则长满慢需2-3个月。

在养护管理上,重在水、肥的管理,春贴防渍,夏贴防晒,秋冬贴草防风保湿。一般贴草后一周内早晚喷水一次,并检查草皮是否压实,要求草根紧贴客土。贴后二两周内每天傍晚喷水一次,二周后视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二天喷水一次,以保湿为主。施肥植后一周开始到三个月内,每半月施肥一次,用1-3的尿素液结合浇水喷施,前稀后浓,以后每月一次亩用4-6斤尿素,雨天干施,晴天液施,全部长满草高8-10厘米时,用剪草机剪草。

首页123尾页

推荐访问: 植物保护 实习报告 内容 植物保护实习报告内容 植物保护实习报告内容 植物保护的实训报告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