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2个课时)教学设计8篇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2个课时)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黄继光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经过。
2、通过学习感受黄继光英勇献身的精神。
3、认识本课生字、生词。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从古至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我想那位舍己为人的军需处长,草地夜行的老红军,他们的英雄事迹还在我们的脑海里回荡,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为了祖国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今天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英雄人物,他的名字叫黄继光。
板书课题:13、黄继光
问:从课文的题目中你能看出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
师:写人的文章一定会写他的事,所以说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
师:那课文主要介绍了黄继光的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识字:出示
匍匐 屡次 摧毁 胸膛 冰雹 报仇
3、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同学们都被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所打动了,那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亲身体会一下这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一次阵地战。
1、分段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习1--2自然段:默读1、2自然段
从这两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觉得这个任务怎样?从哪句话中感受到任务的艰巨?
师:进攻开始了,我军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情况怎样呢?
3、学习3--4自然段:指名读3、4自然段
思考:我军遇到了什么困难?当时情况怎样?
哪句话更能体现出我军进攻阻力大?
屡次说明了什么?
师: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4点多了,这句话说明此时离黎明的时间已经不远了。时间紧迫必须很快拿下火力点才能攻下主峰取得战斗的胜利。情况这么危急黄继光是怎么做的呢?
4、学习5--11自然段:
(1)分组读5---11自然段
思考:黄继光是怎么做的?
师:危急时刻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板书:主动请战)
(2)指名读:黄继光的话
问:从黄继光的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谁能用充满信心的语气再读一读黄继光的话。(指名读)
师:黄继光接受任务后与战士们是如何冲向敌人火力点的?(板书:爬向火力点)
(3)师生接读:
师读:敌人发现了他们,无数的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他们只能
生读: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
匍匐什么意思?(师:身体贴着地面爬行)
从匍匐这一词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炮火的猛烈和冲向火力点的艰难。)
师:就在这样艰难这样危险的情况下黄继光突然
(4)生齐读:啊!黄继光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出示句子)
问:从这句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站起来十分不易)黄继光为什么要站起来?(板书:投掷手雷)
他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从哪句话中能看出黄继光伤的很重?指名读一读
师: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黄继光每前进一步都要用尽全身的力量。就连挪动都很困难的他居然
(5)生齐读:黄继光第一次站起来的句子。
师: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多么令人感动啊!所以作者连用了三个感叹号表达了这种感情。
师:谁能用惊讶、出人意料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师读:敌人的火力点塌了半边-----------指导员正在着急只见 ( 出示句子)
生接读: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问: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什么?黄继光又是怎样做的?(板书:勇堵枪口)
问:这一次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站起来的?(身负重伤,没有一件武器,天快亮了。)
此时此刻他想到的是什么?(指导员的信任、战友的安危、祖国人民的嘱托、和朝鲜人民的解放。)
唯独没有想到的是什么?(自己的生命安危)
师:想到这里,黄继光全身迸发出无穷的力量,他又 生齐读: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师: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献出了年轻而又宝贵的生命。此时此刻你想对我们眼前的这位英雄说些什么呢?
师:让我们带着对黄继光的敬佩,再读这句话:生齐读黄继光又站起来了---------------。
5、学习最后一段:
师:战士们在黄继光大无畏精神的鼓舞下,怀着要为黄继光报仇的信念,像海涛一样冲向了敌人,他们的口中高喊着:生齐读: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师:喊声惊天动地。战士们很快拿下了597.9高地,夺取了战斗的胜利。
师:黄继光用自己的身体为战斗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他所在的营夺取了胜利。
师看板书:从黄继光主动请战、爬向火力点、投掷手雷、勇堵枪口这一过程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黄继光?(板书:不怕牺牲勇于献身)
师: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无数个英雄儿女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四、总结全文
黄继光为了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为了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光辉形象谱写了一曲中朝人民团结战斗的胜利赞歌。它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心中,年轻的英雄,从你胸膛迸发的热血,阻断了敌人凶残的弹雨,而你奋力一扑的瞬间,震天撼地,让我们一起再次高呼这位英雄的名字-----黄继光。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2个课时)教学设计篇2
在今日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经济大危机》。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了解和掌握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相对稳定;
2.掌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
3.掌握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
4.掌握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效果等史实。
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对《国家工业复兴法》的讨论、分析,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矛盾、危机以及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历程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不治之症”,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教学重难点
重点: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难点:经济危机中一些经济方面的知识;罗斯福新政的一些内容。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召开了哪些会议?各有何作用?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这给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出示课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对稳定的时期)
繁荣及其崩溃:
(1)这一时期经济增长迅速快的表现是什么?
师:这一时期的经济可以用“繁荣”来形容了。这一切使资产阶级得意忘形,认为资本主义取得了“永久的稳定”当年就任美国总统的胡佛说:“他将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汽车”话音落下不久,爆发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
(1)原因
师讲解:①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在当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较比较之下,人民的而消费能力没有相应提高,产品销售部出去,引起产品积压。“物依稀为贵”才能维持商品价格,(就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这也是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②暴露的本性:资本家的残忍,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2)经济危机开始的时间、地点、标志
讲解:股票市场价格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经济繁荣,股票就升值,人们就会抢购;反之经济凋敝,股票就贬值,人们就会抛票。黑色星期四让经济危机从此开始,并迅速蔓延到美国,进而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经济危机的特点
出示课件:结合两幅图片经济危机有什么特点?
(4)影响
出示课件:这次经济危机有何影响?
当这样一场经济大危机向整个资本主义袭来的时候,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改善本国的经济形势。
三、罗斯福新政
在这场危机中,美国受到的损失最大,面对危机,胡佛政府一筹莫展,仍然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致使经济危机更加严重,人民怨声载道。1932年罗斯福以候选人的身份竞选美国总统美国记者就危机中的具体问题采访罗斯福,罗斯福对每一问题作出详细的解答,针对性制定方案以解决美国面临的问题。下面是记者提出的问题,如果你是罗斯福,你会采取何种措施解决下列问题?
出示课件
罗斯福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出众的口才,卓越的人格魅力,特别是克服危机的决心和方法,使对手黯然失色,以绝对优势当选美国第32任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连任4届的总统。罗斯福解决危机的方法就是实行新政。(出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①新政的中心措施?
②新政的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师总结:到1933年夏100万雇主表示愿意遵守规定,900万工人在蓝鹰的标志下工作。这样资本主义从无政府状态纳入到有控制的轨道,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通过上述对工业的调整等一系列措施使美国经济逐步进入良性循环轨道。数字是最好的例证。(出示课件)
③评价
课后小结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它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深刻、破坏性最大的危机。在危机的沉重打击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自寻找对策。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和,为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向前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罗斯福也因此成为自林肯以来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总统而永载史册。但德国和日本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它们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下节课我们将研究它们的变化。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2个课时)教学设计篇3
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知道西欧、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史实;了解并认识西欧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知道欧共体的建立,认识其建立的原因;知道日本经济发展后在政治上的新动向,感知这种动向的现实影响。培养用经济常识观察和认识经济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利用图片和数据资料解说经济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总结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过程方法 简述西欧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史实及原因,分析欧共体成立的原因及作用;介绍日本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史实,分析和评价其原因;引导学生关注日本借经济实力谋求政治大国的活动及影响。
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规律;形成虚心学习人类一切先进文化的态度;激发学生为振兴祖国而努力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西欧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难点 欧共体与欧盟的建立及其原因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课前向学生展示《重建柏林》和《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的比较》,让学生从图表中直接感觉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步伐,并由此引导学生思考:战后西欧和日本为什么能够获得迅速发展?由此导入新课。
一、欧洲的联合
1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及原因:
对二战后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的分析,对于初三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解决问题之前,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思路,帮助学生回忆欧洲国家在两次工业革命后的发展状况,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等内容,为帮助学生分析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做好铺垫。然后提问学生:战后西欧经济恢复的原因有哪些?
在学生掌握了西欧经济发展的原因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二战后美国为什么要大力援助西欧,让学生明确美国援助西欧的真正目的,以利于学生学习后面的“美国的霸权政策”以及“美苏争霸”等问题。
2欧盟的建立及其意义:
(1)欧盟建立:
多媒体显示地图《15个欧洲联盟成员》,请大家仔细观察欧洲联盟包括哪些国家?
你知道欧盟前身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吗?这些国家为什么要联合起来?通过多媒体展示《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内容节选,引导学生分析欧共体的经济目标是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并结合史料分析西欧各国还希望通过建立欧共体,达到什么样的政治目的呢?(欧共体是西欧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而建立的一个经济联合组织。)
(2)欧盟建立的意义:
组织学生讨论:欧盟成立后,这些国家的人民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欧盟建立的意义?
二、日本的崛起
1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情况:
多媒体展示材料1950~1975年间美、英、法、联邦德国、日本的工业生产平均年增长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引导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通过这些材料说明了哪些问题?
2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
提出问题: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教师指导学生从国内、国外两方面思考问题。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内:注意引进外国技术、重视教育及先进的企业管理体制等;国外:美国的扶植)。
美国是怎样扶持日本的?为什么要扶持它?
3西欧和日本中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西欧和日本战后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共同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有启示?学生发言后,教师予以点拨、归纳。
启示:
1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的经济联系;
2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等。
4内容拓展
教师提问学生:随着日本经济的增长伴随而来的是什么?是它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日益膨胀。请大家联系当前国际时势看看哪些能反映出日本想圆政治大国之梦的企图?而这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课后小结
教师总结:二战结束后,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然后西欧和日本经过20世纪50~60年代的发展,到70年代后期已完全治好战争创伤,实现了被称为“奇迹”的高速经济增长。这对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有借鉴作用。
课后习题
1、西欧国家建立欧共体的根本目的是( D )
A保证自己的安全利益 B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C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D促进西欧经济发展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有( C )
①美国的援助 ②采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 ③注意改善人民生活,调整经济政策 ④抓住了战争的有利机遇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二战后美国的对日政策经历了一个由削弱限制到扶植支持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B )
A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建立欧洲共同体组织
B中国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世界形势
C朝鲜战争爆发
D日本经济实力的增长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是怎样走向联合的?欧洲的联合有何作用?
(1)随着二战后西欧经济的发展,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1967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共体”组织。
(3)1993年,在欧共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盟。
(4)欧盟各国逐步使用统一的货币——欧阳。作用:
(1)欧共体的成立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2)欧盟还力求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一致。
(3)欧盟成员国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4)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2个课时)教学设计篇4
前进的理由路是错误的时候,停下脚步也是一种提高。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巴黎和会召开时间、操纵国家、《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背景。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了解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战后帝国主义各国为重新瓜分世界而相互争夺的分析,培养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九国公约》实质的分析,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揭露帝国主义的掠夺性、侵略性和强权政治的不公正性。通过了解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和《九国公约》的实质,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激发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
难点:正确分析和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教学工具
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实力对比,打破了旧的国际关系体系。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欧洲西亚、非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一个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体系,但它极不稳固,充满了各种矛盾,而矛盾的发展必将导致体系的崩溃。
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 1919年在法国召开的巴黎和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协约国与同盟国的矛盾 B.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英、法、日等国与美国的矛盾 D.英、美、法等国与德国的矛盾
2.操纵巴黎和会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有()。
A.英、法、美、日 B.英、法、美
C.英、法、美、意 D.英、法、日
3.下列选项对巴黎和会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C.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美、日等国瓜分
D.由协约国成立“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的赔款总数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九国公约》的有关材料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奖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为适应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本国人民谋取──
(一)任何办法,为自己利益起见,欲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
(二)任何专利或优越权,可剥夺他国人民在华从事正当商务实业之权利,或他国人民与中国政府或任何地方官从事任何公共企业之权利,抑或其范围之扩张,期限之长久,地域之广阔,致有破坏机会均等原则之实行者。”
请回答:
(1)公约中的“友邦人民”具体指的是谁?
(2)公约中的“机会均等”对所有缔约国都是均等的吗?为什么?
(3)该公约主要调整了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4)引用该公约中的有关文字,说明这一矛盾是如何调整的?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2个课时)教学设计篇5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亚非拉的奋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亚洲的振兴与崛起、非洲民族独立浪潮与影响、拉美民族独立运动与成果等历史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与崩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历史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印度的独立与经济发展;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2、难点:印巴分治;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不仅有前几课我们了解的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变化,而且也使殖民地与半殖民地人民深受鼓舞,纷纷掀起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运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亚非拉不仅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而且使资本主义列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立起来的殖民体系宣告瓦解。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亚非拉地区长期深受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与经济掠夺,但是二战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亚非拉地区纷纷走上了民族独立发展,以及为摆脱经济上压迫的斗争道路,其中亚洲走在最前列。
(展示板书:一、亚洲国家的独立与振兴1、印巴分治)
(1)战后亚洲首先掀起民族解放运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从历史上看,二战前,除日本以外的亚洲诸国,都成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由于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和奴役,它们具有要求民族独立解放的共同愿望。其次,二战前及二战中,日本帝国主义乘机对东亚和东南亚进行疯狂侵略,被侵略地区的人民纷纷拿起武器,进行武装斗争,抗击侵略者。这对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二战结束,一些国家抓住日本投降后殖民统治崩溃的短暂时机,迅速掀起了争取独立的运动。但是,英、法、荷、美等帝国主义却卷土重来,妄图恢复殖民统治。这样,民族解放运动也就不可避免了,它迅速从东亚、东南亚、南亚,扩展到西亚。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印巴分治。
(2)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印度是如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曾经发生国哪些著名的反英斗争?
(3)谁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独立?
(4)众所周知,英属印度殖民地不单单包括现在的印度,还至少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地,那为什么英属印度殖民地最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陷入分裂?
印巴分别独立,但是在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上,双方争执不下,几度用战争来解决。在印巴分治过程中,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印巴之间的矛盾并未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仍是不时诱发地区冲突的悬案。印巴矛盾与冲突,成为南亚地区和平的最大障碍。当然,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后,印巴缓和逐渐成为主流,虽然最终和解为期尚远,但毕竟双方的关系开始趋于和解。
(展示板书:2、印度经济的发展)
印度独立后的经济发展的情况:
(展示板书:3、亚洲其他地区的独立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为亚洲新兴民族国家发展民族经济铺平了道路。但是,亚洲各地经济发展很不平衡,最先起飞的是新加坡、韩国。
师:就在亚洲国家纷纷独立,并走上发展道路的同时,非洲地区也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1、二战后非洲掀起民族独立浪潮)
师:非洲,资源丰富,战略地理位置重要,一向是欧美列强争夺的对象。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殖民灾难最早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此后,可恶的欧洲殖民主义强盗从事过哪些令人发指的罪恶活动?苏伊士运河在战略、经济、交通方面有何重要地位?
师:殖民主义者奴役非洲的情况。15世纪,葡萄牙殖民主义者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最早踏上非洲大陆,此后西方殖民主义者接踵而来。其罪恶活动有始于16世纪的黑奴贩卖活动,19世纪末掀起的瓜分狂潮,实行种族隔离政策等。
师:二战结束后,非洲地区也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民族独立运动高潮:从50年代到60年代,有39国获得独立;70~80年代,有9国获独立;90年代纳米比亚独立,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取得最终胜利。
展示板书:2、非洲民族独立的四个阶段)
师:非洲独立运动,大致经历了一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二战结束至50年代前期,一些北非国家先后取得独立。其中重要的包括埃及独立和收回苏伊士运河斗争、阿尔及利亚的独立等。
1、埃及独立
1952年纳赛尔率领埃及革命力量,赢得埃及真正独立。
2、收回苏伊士运河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非洲大陆诞生了30多个独立国家。其中1960年,就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第三阶段,70年代主要是葡属非洲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时期。1975年,莫桑比克和安哥拉等国人民经过长期武装斗争,赢得独立,结束了葡萄牙在非洲长达500年的殖民统治。
第四阶段,90年代初。是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时期,其标志是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1994年,在南非举行了第一次各个种族都参加的全国大选,非洲人国民大会主席曼德拉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标志着南非种族隔离制的消除,这揭开了南非历史新的一页。
虽然拉美早在19世纪前期就展开了民族独立运动,但独立后的国家又陷入欧美列强的控制之中,加之本国落后的大地产制和军事独裁统治,拉美许多国家仍处于发展的落后阶段。在控制拉美的列强中,尤以美国最主要。美国通过政治干涉、军事进攻和经济渗透,控制了拉美许多国家。但是,二战后,也有一些国家为了获得真正的民族独立与发展,开始寻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古巴卡斯特罗领导的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斗争。
展示板书: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革命
2、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2个课时)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品悟语言,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看图片描述以及小组讨论等方法使黄继光的英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英勇献身的光辉形象。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幻灯片,学生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体会黄继光英勇献身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的了解了黄继光,学习了课文内容,你能用自己的话给同学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二、整体感知:
现在让我再一次走进课文,走近黄继光,从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体会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会给他一个什么样的称号。
学生自由读课文。
读后交流。(预想:学生们可能会称黄继光为英雄、勇敢的人、伟大的人等)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三、细读品味:
同学们这样称赞黄继光,老师觉得一定有你自己的理由,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这些称号的?
学生默读思考。
读后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预计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孩子体会人物形象:
一、课文五六自然段:抓愤怒的注视坚定地对指导员说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从指导员紧握着黄继光的手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体会炸掉敌人火力点的艰巨性。
二、课文八九自然段:第八自然段中黄继光负伤前,通过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他用尽全身力气。还有二十米、十米体会前进的艰难。第九自然段中两次对黄继光站起来进行描写,体会这样描写的作用。
三、课文第十一自然段黄继光第二次站起来,通过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等方法使英雄形象向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来。
四、情感升华:
黄继光如此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身体挡住敌人的枪口,战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所以(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战斗胜利了,而我们可爱的战士黄继光一个真正的英雄却再也不会站起来了,面对他你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五、拓展练习:
幻灯出示一首小诗,学生自由朗读。
你能写一首诗赞美一下这位英雄吗?或编一首小曲或画一幅画来表达一下你此时的感受。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2个课时)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感悟描写黄继光语言动作的词句,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的品质。
重、难点:体会黄继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营造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从古至今我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不胜枚举。你最敬佩哪位英雄人物?简单介绍一下他的英雄事迹。
总结归纳:他们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为祖国、为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黄继光就是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为了战斗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充分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继光的英雄事迹。
【课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把学生带入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通的氛围中,学生在课伊始就对英雄人物充满了无限的崇敬,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为以后各环节做好了情感铺垫。】
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1、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在课文中为我们介绍的黄继光是一位怎样的战士?
出示:黄继光是一位( )的战士。
【学生自由交流,估计学生对他的评价有:勇敢、坚强、不怕死的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读书活动。】
三、研析设问,精读感悟。
1、师:短短的一篇课文,让我们读出了那么多的内容,那么多的感受,我相信你们一定还有更浓厚的兴趣再次走进英雄黄继光,去细细地体会,慢慢地咀嚼,抓住其中让你感受深刻的那个词,带着这个词再读课文,把感受深的地方用——画出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回报交流。
A、英勇献身
(1)黄继光在完成任务时处境艰难,他是那样的顽强。
让学生抓住匍匐→爬→站起→举起→晕倒→又站起→扑向→堵住等词语,理出英雄的行动线索,黄继光的英雄形象清楚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体会到英雄多么顽强,多么勇敢。
出示句子: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2)读描写敌人子弹的比喻句,并体会其作用。
小结: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连挪动都很困难的黄继光居然站起来了。多么顽强,多么了不起啊!多么令人感动啊!
出示句子: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蛇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3)组织讨论交流: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在读中体会黄继光两次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站起来,体现了他对敌人的仇恨和他同敌人拼到底的决心,达到以读促知,以读促解的目的。】
过渡:面对死亡,黄继光毫不畏惧,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为这次战斗铺平道路。那么他在主动请战时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B、主动请战
(1)思考:愤怒和坚定在文中表达了黄继光怎样的思想感情?
(2)投影: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战士们屡次突击都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战士们的突击被比雨点还密的枪弹压了回来。
(3)理解:让祖国人民听我们胜利的消息吧!
这是黄继光保证完成任务的誓言,体现了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4)指导朗读:读出黄继光坚定的语气。
C、占领高地
对比句子:
(1)战士们像海涛一样向上冲,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2)战士们猛虎一样冲上去,占领了597.9高地,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分析,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四、串联教材,迁移课外
1、补充材料,深情读文:
黄继光的事迹是十分感人的,他的壮烈牺牲的场面让人难忘。老师从课外书上还了解到:就在黄继光壮烈牺牲后,指导员在打扫战场的时候,发现黄继光那结实、坚强的身躯仍然扑在敌人的射击孔上,他的手还牢牢地抓住周围的麻袋,宽阔的胸膛还紧紧地堵着敌人的枪口。在中心火力点的前面,留下一条深深的10米长的血印。看到这一切,连长流出了热泪,所有人都流出了热泪,指导员抱起黄继光,紧紧地搂在怀里,失声痛哭。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黄继光又有了新的认识,请你把你此时此刻的心情读出来,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这样的设计,给学生充分表达心中感情的空间,课堂的亮点会在此环节的设置而生成,本文主题得到升华的同时,也很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2、身临其境,情感升华
假如你现在就站在黄继光烈士的墓前,想想过去,看看今天,你心里一定有好多的话要说。请你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次语言发展、创造的机会,使学生将蓄积于心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将学生的情感再一次推向高潮。】
五、板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学会宽容(2个课时)教学设计篇8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下面是课件网小编为您推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指导学生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二战资料及影视资料,分析历史信息,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历史的快乐。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牺牲小国以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的一次大阴谋,英、法纵容法西斯侵略,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世界大战首先在帝国主义国家英、法和德、意之间全面爆发,英、法尝尽苦果。德意日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战争。
②二战初,德、意和英、法之间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中国等进行的是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苏联进行的是反法西斯卫国战争。让学生充分理解全世界人民团结战斗的重要性,认识到正义的力量只在加强联合,才能有效地战胜邪恶势力,我们要确立为人类的和平和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法国的溃败,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难点:二战初期性质的复杂性。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二战结束后,欧洲有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生:(略)
师:“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
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1948年南斯拉夫因与苏联冲突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1962年阿尔巴尼亚与苏联决裂,退出阵营)。既然同是社会主义国家,那么这些东欧国家在二战后的发展历程与苏联相似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一、自主学习
师:东欧国家在战前都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帝国主义垄断资本有很大的依赖性。战争初期,德国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南斯拉夫;意大利占领了阿尔巴尼亚;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成为法西斯德国的同盟国。
战争中,东欧各国人民先后都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反法西斯斗争,成立了各种名称的民族解放阵线,其中坚力量大多是共产党,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斗争中赢得了群众,为东欧各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内部条件。战争后期,苏联军队追击法西斯军队进入东欧各国,铲除了那里的法西斯势力,并且对资产阶级武装力量进行控制,为东欧各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相继走上了人民民主国家的道路。
(展示板书:一、匈牙利的改革
1、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背景 )
师:既东欧各国在战后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后,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为榜样,展开了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首先,通过土地改革和工商业的国有化,摧毁了旧制度,然后,通过制定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形成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
到50年代初,东欧各国基本上都确立了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趋同于苏联的社会结构。由于除捷、德外的大部分东欧国家战前经济发展水平都很低,战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运动对于推进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快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不可避免地接受了苏联模式消极面的影响,其现代化进程表现出与苏联同样的弊端。
尤其是在冷战条件下,东欧国家被束缚在苏联主导的集团体系中,难以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框,不得不随着苏联发展态势的起伏而曲折前进,所以,东欧国家的发展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这一外部因素,缺乏自主选择的条件。尽管如此,在战后东欧各国的发展进程中,争取民族自主权利和要求突破苏联模式始终是并行、交织的两股潮流,而在此潮流冲击下,体制的变革与苏、东关系所引发的矛盾成为战后东欧地区历史进程中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动因和内在根源。
其中,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发展道路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东欧国家战后历史的特点。其中,匈牙利的改革较为突出。
(展示板书:2、匈牙利的改革 )
师:1945年4月,苏军全歼匈境内德军,匈获解放。同年11月,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小农党组成的临时国民大会举行第一次大选,小农党获多数选票,担任总理要职和半数部长职位。在人民的压力下,议会于1946年2月1日宣布废除帝制,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但民主力量仍受压制,为了同反动势力对抗,同年3月,在匈共倡议下,组成左翼联盟(包括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工会)。
1947年8月举行新的议会选举,民主力量获胜,以共产党为首的民主力量的地位逐步巩固。从1948年起,匈牙利人民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1949年8月,匈牙利通过宪法,正式宣布为人民共和国。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全盘否定斯大林,虽然引起了思想界的混乱,但一定程度上也给各国的改革开辟了道路。可是,匈牙利却因为苏共二十大的消极影响,引发了“匈牙利事件”,匈牙利陷入了一场政治动乱之中。
师;那么,匈牙利卡达尔的改革有没有什么不足呢?难道匈牙利的经济因此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时期?
(展示板书:3、东欧其他国家的改革 )
师:在50年代初期,捷克斯洛伐克也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管理体制。从60年代开始,捷经济严重恶化,政府财政赤字达50多亿克朗,人民不满情绪日益增长,特别是波匈事件相继发生,推动了捷克斯洛伐克国内改革力量的日益发展。1968年初,改革派杜布切克出任党中央第一书记,4月捷共公布了推行政治经济体制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捷“将进行实验,给予社会主义发展以新的形式”。
捷克斯洛伐克在1968年春出现的改革新气象被舆论界称作“布拉格之春”。捷共的改革方针虽然得到本国人民的拥护,却遭到苏联的猜忌和反对,以勃列日涅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把捷共全面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改革尝试看作脱离社会主义道路的企图,他们认为“布拉格之春”是“反苏的”“自由化运动”,决心加以扼杀,以避免东欧其他国家加以效仿。
然而,苏联领导指责《行动纲领》背离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认为捷的改革是“反苏”的“自由化”运动,根本不能接受,公然要求捷改变政策,停止改革。同年8月20日夜,苏联纠合波、匈、保、民德几个华沙条约国,突然出兵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运动由此中断。
师:总的来说,由于国内外一系列原因,尤其是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加上苏联的干预,缺乏独立自主权利,东欧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革都没有获得最终的成功。与苏联一样,改革后不久,这些国家又陷入了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加剧了政治上的危机,到80年代没,东欧国家的各种矛盾终于集中爆发了。
(展示板书:二、东欧剧变
1、背景 2、概况 )
师:1989~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在经济上,否定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开始实行混合所有制或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师:那么,东欧国家的剧变方式都相同吗?
波兰的变化是以反对派组织取得合法地位后通过议会大选的方式实现的,东欧大多数国家是以这种方式变化的;民主德国演变后以并入联邦德国的方式告终;罗马尼亚的变化则是以采取国内暴力的形式落下帏幕。南斯拉夫演变后,南斯拉夫联邦解体,并爆发了激烈的地区性战争。在东欧剧变的过程中,各国虽然因情况不同而呈现着某些不同的变化特点,但一般都经历了大体相似的三个阶段。
师:为什么东欧国家会发生剧变?发生社会制度的更迭?是不是苏联造成的?
东欧国家的剧变不是偶然的,它是各国长期积累起来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师:那么,东欧国家发生的社会制度根本转变,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有没有给各国人民带来实惠的生活?
课后小结
师: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师:举出你知道的中外历史上出现过的改革。并以其中的一个为具体例子,说明其成败的原因。
师:从东欧剧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影响。
东欧剧变是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一次严重的挫折。剧变后的一段时间里东欧经济继续恶化,政治和社会生活更加动荡,人民不满情绪进一步加深,剧变并未给人民带来“天堂般的生活”,人民生活在不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