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班子建设和干部的自身建设,打造和谐的班子和精悍的干部队伍3篇
加强班子建设和干部的自身建设,打造和谐的班子和精悍的干部队伍篇1
“打铁先得自身硬”。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在人,关键在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一支好的干部和党员队伍。为此,近年来,我们始终把班子和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来抓。
(一)加强镇领导班子建设。一是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镇党政班子成员进行学习,并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结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破解难题。学习内容除了统一布置以外,还自觉学习与工作有关的业务知识以及科学文化知识。我们特别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在学习中提高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目前,我们我镇镇班子成员的文化程度都在大本文来自文秘之音。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对重大事项、重要的人事任免等进行集体讨论;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倡导班子成员为我镇镇的发展献计献策的氛围。目前,班子成员的民主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三是坚持执政为民的思想。党政班子成员实行联系基层单位制度,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基层单位和群众的呼声,时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民排忧解难。我们始终认为,如果老百姓没有富起来,那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
(二)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干部队伍是我镇三个文明建设的骨干,我们十分注重这支队伍建设。一是配好配强基层干部队伍。结合村两委班子的换届、镇级机构的改革改革和区域调整,调整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对村干部实行“两推一选”,对机关科室负责人实行竟聘上岗。在调整过程中,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大胆起用了一批年轻后备干部,社会反响较好。目前,全镇基层干部队伍的平均年龄为36.8岁,中专以上学历占93.6%,女干部占37.8%,班子总体结构得到较大的改善。二是抓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学教”活动为契机,建立了基层干部“双月”理论学习制度。创造条件,与有关单位合办大专班、本科班。制定政策,激励基层干部参加学历培训。建立了基层干部每月走访制度,基层干部扶贫帮困制度,联系群众经常化,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密切了干群关系。三是注重后备干部的培养。坚持每年推荐调整一次,每两年委托市农委党校举办一期后备干部培训班,几年来,共有55名后备干部参加了培训,提拔使用了33名,为我镇今后的发展积蓄了人力资源。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一是突出了以党的先进性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坚持每年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党员,弘扬先进。二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先后开展了“看,看我镇”、“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党员作用大讨论”等活动。三是组织全镇在职党员开展一帮一结对帮困活动。
此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五好”、“四好”党支部创建活动和达标创优活动。两年来,有3个村被评为上海市“五好”党支部,6个村被评为区“五好”党支部。镇党委加强了新经济组织建党工作,符合条件的企业全部建立了党组织,暂不具备条件的先成立党小组,由相关党总支管理,使党的组织深入到每个“角落”。
加强班子建设和干部的自身建设,打造和谐的班子和精悍的干部队伍篇2
在发展中,党委清楚地认识到,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
首先,发展是改革和稳定的根本。我们坚持用以富促稳的方式来推动社会的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确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我们在完善本文来自文秘之音,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对标准厂房的投入力度。去年,以政府担保和政府贴息等形式,全镇各村和公司投资3亿元建造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今年又以政府参与投入50%的方式再投资3亿元建造标准厂房30万平方米。目前,这些竣工的标准厂房均已完成招商任务,到今年底全镇村级实现收入可望突破1亿元,使我镇在强镇富民的道路上跃上一个新台阶。
其次,改革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这两年,我镇坚持在企业改制、机构改革和区域调整等方面做文章、下苦功。对原有的乡镇、村办企业全部实行关、停、并、转,政府做到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经济运用质量十分良好;加大区域调整,使原16个村调整为十个村,又通过养吸老变成5个村、5个居委会。今年,政府还将安排2亿元资金,撤去3个村,使5000户农民转为居民。
再次,稳定是促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尤其在我镇这样一个经济较为发达、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显得更为重要。两年来,我们不仅在硬件上舍得投入,健全了整个我镇地区的安全网络,而且,在软件上不断加强,配强了综治干部,落实了责任制,确保了社会的稳定。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镇镇党委将本着“以人为本,敢于创新,开拓进取,强镇富民”的精神,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各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为把我镇建设成为上海市郊一流的要素型、功能型、现代化、人民安居乐业的小城镇而努力奋斗!
加强班子建设和干部的自身建设,打造和谐的班子和精悍的干部队伍篇3
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我镇城市化建设步伐。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为新增长点的产业结构框架。现在,我镇镇已形成六大经济发展区域,即高科技园区、久富经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优高农业园区、房产发展区和新镇区。目前各区域并驾齐驱,发展势头良好,保证了我镇镇各项经济指标和经济运用质量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是第三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我镇经济新的亮点。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房产业发展迅猛,30多家房产商涌入我镇,已开发商品房近160万平方米。一个新世纪、新住房、新理念、新生活的市民居住区已展现在上海市民面前。商业网点逐年增多,上海联华、农工商、华联、家得利等知名超市相继在我镇开业。继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大商业银行之后,浦东发展银行、上海银行也相继落户我镇。第三产业的迅猛兴起,加速了我镇城市化进程,极大地提高了我镇城市化水平。我们始终遵循“三赢”原则,全部工作都着眼于企业、政府、百姓都要赢。只有盈利,企业家才会到我镇来投资;只有增收,政府才能改善环境,提供服务;只有老百姓富起来,我们的一切工作才有了意义。
二是大力加快村级经济的发展。20多年来,我镇的村级经济始终保持全区第一的位置。现在,全镇10个村的年可支配收入村村超百万元,其中有5个村超500万元,3个村超1000万元。全镇农民的年收入也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比照城市下岗工人按规定发放每月290元,农民人均年最低生活保障金达到3200元。现在我们我镇镇3000多名老人每月定期发放300多元养老金。
三是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委始终与我镇干部一起做“三个代表”的学习者、教育者、实践者,忠实地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近几年,我镇经济发展迅猛,开发土地较多,为切实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我们专门成立了农民养吸劳工作领导小组,逐步解决养吸劳问题。目前,我镇镇户籍人口已有50%的农民成为城镇居民。重视“4050”工作,成立了镇村两级,两年中共安排1123人次上岗。开展税费改革,农业税全部由村级集体组织承担,取消了所有镇村两级对农业的收费项目。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机制,实行大病医疗资金统筹。镇财政按市郊区工作会议规定合作医疗医药费标准,每人每月再增加10元,达到人均补贴45元。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几年来,我们结合工业、房产开发建成了8个农民别墅区,全镇3000多农户住进了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