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主题教育梳理学习原文精神(通用)(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主题教育梳理学习的原文精神(通用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我国小学教育掀起改革大潮之际,我有幸成为第三批“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走在了教学改革的前沿。通过通识培训、分批集训,似乎觉得自己成长了许多。
一、坚持学习,充实自己
xx年7月武夷山的首次培训,让我明白了学科带头人的角色:既是学习者又是反思者,既是研究者又是敬业者。鼓励自己要努力成为人师、导师,要关心爱护学生,言传身教,更要具有灵性、悟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心灵去培养学生,让人格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教师通过不断地主动学习来丰富知识结构和人格美丽,在学习中充实自己,在学习中完善自己。
半年来,我成了《小学语文教师》《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福建教育》等教育专刊的忠实读者。了解了许多专家名师的教学风格,汲取了他们的教学经验;
认真拜读了名师们的课例分析、教学设计赏析;
从这些文章中找到了昔日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方法,并把自己上这课的教学思路与名家的设计进行对比,从中找到了不少乐趣。当我发现自己的设计比名家的更为符合学生实际,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的兴趣时,我会激动不已。人教版从第五册就开始安排了积累运用。在几十个“积累运用”中关于对联的“读读背背”内容就有好几处。我自己对对联不感兴趣,除了能熟记一些常见的春联之外,不知所以然,在教学上只能是就联讲联。可我学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丁慈矿老师关于“对课”的文章后,我恍然大悟,不仅明白了对对子的诀窍,而且了解了如何进行“对课教学”。这个困扰我好几年的难题被解决了,更加认识到“教师是学习者”的深刻含义。
这半年我参加了学历提升的学习,通过了《中外教育史》和《教育科学研究》的考试,在自学过程中,有过多少不眠之夜,有过多少惊喜,不仅明白了现代科学教育的定义研究、方法、类型,还了解了古代教学的起源与特点。一些教育家的思想、教育改革的精神鼓舞着我。我还细细品读了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三位教授主编的教育论著――《关注资源、学科与课堂的统整》《探索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写下了万把字的读书笔记。我认识到要让学生掌握丰富、有用、有趣的知识,那才是有力量的知识。我明白了教师的责任是对教材的再度开发。教材、网络、社区都是课程资源,只要教师积极的开发都能成为有效的教学资源。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刘良华教授的这一“至理名言”让我受益无穷。我学会了审视自己,不再为自己获得好成绩而沾沾自喜,不再为评不上“先进”而耿耿于怀,与同事团结协作,“你荣我才荣”的行为让我更具魅力。在教学上更是如此,总是千方百计找他人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取长补短让我更加充满活力,充满激情。
在我们课堂中心网站拜读了多位名家的论谈、案例分析研究,了解到了三批学友的成长经历。
二、坚定了教学理念
近几年,我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课程改革培训,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教学中形成了“以人为本,民主和谐”的教学风格,可是通过这半年的上网学习和集中学习以及与学员们的交流,发现自己的许多不足,与我们教改前沿的厦门、福州和沿海县市的教师相比,真有点无地自容,我们成了班级的“学困生”,认识到了学习、教学、研究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认真学习了教育教学论著和汲取了他们的教学经验之后,又用以教学实践,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对自己课堂上感到激动,值得自豪和感到困惑、失望的地方及时进行反思,并利用《新课程标准》和其他教育学理论加以分析,从而得出更为精彩,更令人兴奋的答案,从中提出另一个问题,再度进行分析研究,这就是我们提倡的“行动研究”。“教学研究”在我心中不再是神秘而高不可攀的学术语言了,它也不再是一种压力,逐渐地我把教学和研究当作一种事业,一种乐趣。在对无数节课进行研究、反思之后,自己的教学能力也随之提高。我坚信“在研究中成长”这一理念,在课堂尊重学生,面向全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成为我教学的特色。妥善处理好传统的接受式教育与学生的自主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成了我奋斗的目标,利用语文教科书这一载体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置身课题研究
“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带领几个语文老师确立了研究课题——“开发校本资源,积累习作素材”组织大家学习,了解国内外该课题研究的动向,告诉大家该课题研究的意义和背景,帮助教师了解哪些资源可以开发,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见闻和感受。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及时帮助学生积累各学科学习和活动中的见闻及感受,引导学生走进社区,欣赏家乡的自然风光,了解该地区的人与事,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动手、交际、表达等多种能力,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用我口说我心,用我笔写我口”这一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我校语文作文教学发展,甚至在我县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在课题研究中有收获有困惑,为了让课题研究为教学服务,我及时写下阶段小结,认真总结和反思研究的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解决的办法,进行过问卷调查,设立了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分阶段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最后找出问题,总结经验。课题研讨课、观摩课都是我做课例研究的平台,我认真聆听,反复思考,抓住精彩和不足,及时反思,写下了“教学故事”“教学日记”数篇。
半年来的学习,虽然我的思想观念更新了,教学理论也丰富了些,可常因为教学任务重,没有坚持每天学习,有些很令人激动的教学案例,没有及时记录下来,以至遗忘、流失,不过我相信自己会在研究中、学习中逐渐成长。
结合培训学习学到的知识及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冷静反思,认真分析,与名校对比找差距,借鉴经验,大胆创新,大胆实践,敢于改进,通过反复思考,以“立足本校,挖掘潜能,发挥优势,增创佳绩”作为今后改进工作的重点,努力把大槐镇中心小学办成恩平农村的名校。我的改进行动计划如下:
一、以“活动”为平台,提升学校名气
在参观学校期间,我非常注意观察学校的活动情况,学校几乎每天都有活动,如大课间活动,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活动,专家讲座,兴趣班培训等,活动非常丰富,并且搞得有声有色,水平相当高。正如长安镇中心小学的孙德明校长所说:“组织老师、学生参加活动、比赛,争取到荣誉,能凝聚大家的力量,增强师生的团队精神,可以提升老师、学生的名气,更能提升学校的名气,我们当校长就多给老师、学生这样的平台”。今后,凡是恩平市以上的活动我们都大胆参加,敢于挑战,向更高、更强的标迈进。此外,结合我校的实际,借鉴东风东的经验,也可以多开展活动,扎实我们的基础,我准备开展教研活动有
①“每周课例”,即每周安排一个老师上公开课,每个老师每学期都有一次机会;
②每学期举行名师课、教坛新秀课,即每学期班子、骨干教师都上一次示范课;
③组织老师到广东省千校扶千校的江门市范罗冈小学听课,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有
①借鉴东风东路小学的经验,成立班主任工作室,定期组织班主任开展交流活动,每次交流活动班主任都说自己在工作中一件成功或失败的事情,大家研讨,共同分析,共同提升,共同总结经验;
②邀请恩平市、江门市(如范罗冈小学)的教育专家到学校开讲座,提升老师的素质。
开展的德育活动有
①隆重的升国旗和国旗下讲话仪式;
②大课间活动;
③成立美术书法,阅读写作,篮球,乒乓球,足球,跳绳等兴趣培训班。
二、以“课改”为重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大槐镇中心小学近几年都是致力于布局调整,合并学校,创建等级学校,绿色学校,规范化学校,教育强镇,校安工程等工作。在完成这些工作后,该如何保持学校的先进性,我想应该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来。要提高质量必须改革,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大槐镇中心小学从20xx年9月份开始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课题实验。但是,还不够成熟,成效不大,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课题论文。但是,老师们已形成课改的共识,营造了一定的氛围,我们要把这种共识、氛围巩固好,发挥好,借鉴东风东的经验,给老师平台,把这个课题打造成恩平农村教育的一张琵琶。本课题的主要特色在于“课前自学兵教兵,课中互学兵教兵,课后互评兵教兵”,将优秀生与学困生捆绑在一起,实行“一帮一”、“兵教兵”的战术,互帮互学,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点拨,一改以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通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学们合作交流能力,增强学生自学的意识,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劲头和信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要通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把大槐镇中心小学打造成恩平市农村小学课改示范窗口单位。通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促进恩平农村教学质量的提升,起到专业引领作用。
三、以“绿”为特,创设和谐校园
大槐中心小学方圆115亩,这样大的校园在全市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如何利用好资源呢?我们就从地大物博上做文章,以花为友,以绿为美,以绿为特色,制定“环境育人”的战略,营造绿色教育氛围为中心的特色教育思路,努力把大槐镇中心小学打造成恩平市农村绿色生态校园,大力开展一系列绿色环境教育,全面提升环境教育内涵,凸显环境教育特色,全面设计调整校园绿色环境,每学期有计划安排经费进行绿化,努力建设净化、绿化、美化、优化的洋溢绿的校园,让学校绿树成荫,绿草如茵,绿篱成墙,绿花成行成片,绿满校园。在绿色环境的改造中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教师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绿色环境的改造中促进教师勤教,学生勤学,在绿色环境改造中逐步规范师生的行为,在绿色环境的改造中让师生乐中教,乐中学,在绿色环境改造中创造质量,创造和谐。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通过研究某些课题来学习某些知识,而不是学习行为,是因为研究性学习是由教师组织指导,为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活动而不是学生自发的,随意的自学。它首先由教师给定一个范围,由学生自选课题,面对该课题,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收集信息,源程序取相关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形成研究成果。因此,研究性学习与常规教学有着许多根本性差异:
首先,常规教学是以大纲为依据,以教材内容为主要学习对象,教学活动均受大纲和教材的制约,其教学活动是以接受教材提供的知识为主要学习目的;
注重知识及信息的积累,讲究知识体系和学习的系统性,其接触面相对较窄。而研究性学习则受研究对象的牵引,根据课题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汲取相关知识,注重知识的实用性;
注重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收集信息。
其次,常规教学活动中学生相对被动,其教学模式多为教师示范在前,讲解在先,学生模仿、识记随后,考试和学习直接的主要的压力或动力,教学活动的直接目的是通过考试或在考试中得到好成绩。而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动性相对较强,由于课题是学生自选的,面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情景收集相关信息,寻求解决问题的知识。
因此,十分有利于为解决问题而寻求知识的学习心理定势的形成。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选课题,通过讨论交流深化课题研究,最终以论文答辩的形式来汇报研究成果,检测学习活动的成效。因此,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收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应对答辩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进取意识和合作交流的团队精神;
还有利于扩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使社会对能力的要求、素质的要求,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完善的动力。
研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会遇到因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缺乏而带来的困难,有的学生不会主动阅读教材,更多的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着理解障碍。因此,一个很重要工作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列出提纲,并标出自己认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部分,划出尚不理解的部分,然后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部分和尚不理解的部分,在小组和班上进行交流和研讨。
前者,要论述自己认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由,尤其提介结合自己假想的经营对象,或其他实例进行论述,这样既可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者,则力求通过研讨,先由学生相互解答一部分疑难之处,再由教师解答其余疑难,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培养其独立自主学习习惯的目的。在此期间,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积极观察商店、商场的经营现象。用实际现象、实际问题,来形成知识需求,形成主动寻求知识的动力。
在本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知识得到了提高,能力得到了增强,为下学期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推荐访问: 梳理 原文 通用 主题教育梳理学习原文精神(通用) 2023年主题教育梳理学习的原文精神(通用3篇) 2022年主题教育第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