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人才振兴工作典型发言(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近年来,**县以乡村人才强链、补链、延链、固链为抓手,深入实施“三雁”工程,全力推进组织资源、干部资源、人才资源向乡村聚集,倾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担当有为、群众公认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充实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头雁领航”工程建强乡村振兴“主心骨”
充分发挥县委“一线指挥部”、乡镇党委“前沿作战部”、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齐抓共管”的乡村振兴工作格局。
一是尽锐出战抓帮扶。建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构建职责清晰、分工负责、合力推进的责任体系,制定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清单。深化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县委常委班子包乡(镇)联村抓点,带头研究谋划、带头破解难题、带头推进落实。推行县级领导联乡联村制度,49名县领导联系11个乡镇152个行政村。择优选派244名驻村干部、152名第一书记下沉一线助力乡村振兴,运用“智慧党建”实行“全程网控”。组织4300多名干部职工与11715户脱贫户(监测户)结成帮扶“对子”。
二是强化功能抓选配。精心谋划推进乡村两级换届,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实绩纳入换届考察重要内容,选拔10名“五方面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本科以上学历提升至85.21%,平均年龄下降至36.09岁。村(社区)“两委”成员大专以上学历占比由16%提高到29%,各类致富能人达60%,平均年龄从48岁下降到42岁。换届后乡镇领导班子、村(社区)“两委”成员学历、年龄均实现“一升一降”。同时,建立农村后备干部库,累计培养储备农村年轻后备干部736名。
三是充电蓄能抓轮训。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实施党员干部乡村振兴全员轮训计划,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轮训班5期,轮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1400余人次,进一步激发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同时,依托智慧党建平台,累计培训党员干部4万余人次,进一步提高村(社区)干部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的实战本领。
二、“鸿雁展翅”工程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坚持招才引智和培育本土人才有机结合,持续强化内部造血功能,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一是坚持定点输送。采取“需求清单+项目清单”服务模式,选派科技特派员172名、党建指导员185名、农业辅导员165名、乡村法律顾问169名,实现各类乡村振兴人才在村(社区)全覆盖。实施“本土人才培育工程”,“订单式”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等实用人才,不断壮大农村专业人才队伍。
二是开展定向培养。建立涉农院校与基层联合培养人才制度,定向培养大专学历村干部、乡村基层治理人才、基层农技特岗人员100多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多人。举办电商从业者、种养能手、经营能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12场次,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000余人,为推进乡村振兴储备充足人才。
三是优化定制服务。全面落实党委(党组)联点服务专家人才、定期走访、谈心谈话制度,每名县级领导联系专家人才1名以上,乡镇、县直单位党委(党组)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专家人才1名以上,组工干部全员联系,实现专家人才联系服务全覆盖。健全人才评价体系,出台专技人才晋升职称政策,推进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六大重点领域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引导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助力乡村振兴。目前,全县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3300余人,副高以上职称480余人。同时,举行首届“三个十佳人才”表彰大会,表彰“十佳乡村之星”等一线模范30名,营造出关心人才、尊重人才、成就人才的社会氛围。
三、“归雁助力”工程厚植乡村振兴“动力源”
以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为载体,通过人才保障、机制创新、制度完善等措施,不断推动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形成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人才回乡的良好局面。
一是广开门路引人才。瞄准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等发达地区,吸引具备创业基础、有回乡发展实体经济意愿的在外能人,以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形式回乡发展实体经济。开展在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征集工作,建立在外高层次人才数据库,发挥发动驻外流动党组织和商会作用,搜集回乡创业在外能人线索,跟进对接加大政策支持,推行“菜单式”引才,实施人才回流工程。积极引进北大未名谢桂阳生物医院专家团队、湖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季铁教授团队等一大批专家人才,成功创办侗锦国家级星创天地等一批“校地合作”利益共同体,持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二是不拘一格育人才。建立农业农村人才引入激励机制,对55名返乡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通过人才认定体系给予相应的人才认定,并在贷款贴息、土地政策、创业绿色通道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对于国家政策导向下进行下乡支农、支教、支医的专业人士和技术人员,以及大学生村官、驻村第一书记等,服务期满后成绩突出表现优异的优先选拔任用,破格晋升专业技术职称。近年来,提拔重用大学生村官、第一书记等人员23名。
三是搭建平台留人才。制定“通道人才行动计划”1+6文件,实施全职引才专项行动,对人才引进相关事项实行“一站式”服务,其人事档案转入、户口迁移、社会保险等服务事项由用人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在规定时间内负责办理,对于引进人才在社会保障、户籍、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政策咨询和便利服务。近年来,引进紧缺人才31人,柔性引进人才(团队)102人。
推荐访问: 人才振兴工作典型发言 振兴 典型 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