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半城文秘网 >范文大全 > 读后感 > 2023年度科学文章读后感方法,菁选3篇

2023年度科学文章读后感方法,菁选3篇

时间:2023-03-13 16:00:06 来源:网友投稿

科学文章的读后感的方法1  《华罗庚科普著作选》是一部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数学课外读物,它集合了华罗庚几十年的数学研究成果的精华。虽然我在读这本书时,有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或者说是我所学过的知识所不能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科学文章读后感方法,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科学文章读后感方法,菁选3篇

科学文章的读后感的方法1

  《华罗庚科普著作选》是一部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数学课外读物,它集合了华罗庚几十年的数学研究成果的精华。虽然我在读这本书时,有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或者说是我所学过的知识所不能及的篇章,我都做上了标记,以便今后学习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后,能够重新理解那深奥的理论。

  《从杨辉三角形谈起》中最核心的理论便是杨辉三角形基本性质,从中衍生出的二项式定理是非常重要的。而它的两个特例也让我大为惊叹(2?和0的变形)。之后的级数也是围绕这个定理展开的。 《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华罗庚从祖冲之圆周率的约率7/22和密率355/113开始,介绍了辗转相除法和连分数,由此解释了约率和密率的由来。奥数老师曾讲过用辗转相除法求出两数的最大公约数,而华教授能进一步用连分数相加求出原两数之比的既约分数。从这小小的一点就能反映出华教授的刻苦钻研精神。之后谈到的有关天文和历法的科普知识,又让我大开眼界。

  《从孙子的“神机妙算”谈起》中,我掌握了一种用辗转相除法解决一类同余问题,以及用这种方法来解二元一次方程。多项式的辗转相除法可帮助我们解决多项式的类似问题。

  《数学归纳法》中,我没有过多的心得体会,因为胥老师已经介绍得比较全面了,但我也多学习到了一些解题。

  《谈谈与蜂房结构有关的数学问题》中最让我长见识的是蜂房底

  部居然是由三个菱形构成的,其中一致的规律:钝角等于109°28′,锐角等于70°32′。蜜蜂计算这一角度比科学家还要准确,真是令人佩服。蜂房结构使得它利用的材料最少,体积最大,更是令人折服。 《天才与锻炼》使我懂得了天才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锻炼出来的结果。

  在书的第二部分华教授为我们展现了*数学史辉煌的一页,还与我们探讨了学习科学的方法,比如:学科学需要热诚,更需要持久的热诚;学科学要有雄心,但不能越级而进,更不能钻牛角尖;学科学要能创造,但也要善于接受已有的成果;自修是能达到学习的目的,毅力和耐心是成功的保证等等。

  在书的第三部分华教授讲述了数学应用方面的知识,其中令我记忆犹新的是“统筹法”和“优选法”。学会了“统筹法”就能使一件事乃至一项工程,以最高效率完成。学会了“优选法”就能在最少的时间里选出最佳的方案。

  读完了这本书使我在数学殿堂里又见到了许多新奇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让我受益匪浅。虽然这本书我没有完全读透,但在以后我掌握了更多的基础知识后,我一定会将未读懂的部分再次研读。

科学文章的读后感的方法2

  《小牛顿科普馆》共有60册,其中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无奇不有的中南美洲热带雨林》。

  这本书讲述了热带雨林的气候、动物的生活方式等。热带雨林,顾名思义,指的是一片气温偏高、常年下雨的茂密森林。它几乎常年维持在26℃以上的高温,全年*均温差小于3℃,可以说整年都很热。而热带雨林的降雨量,每年至少在2000毫米以上,多则9000毫米。这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各种生物蓬勃生长。在热带雨林里面,住着5000万到7000万种不同的生物。*均每10*方千米的热带雨林,就大约有1500种开花植物、750种树木、125种哺乳动物、400种鸟类、100种爬虫、60种两栖动物、150种蝴蝶。全世界的生物一半以上以热带雨林为家呢!单单是亚马逊河流域的热带雨林,就提供了全世界20﹪的氧气来源。

  但是近100年以来,人类不注意保护这些美丽的热带雨林。为了更为享受的生活,人类对热带雨林大肆砍伐。在中南美洲,许多过去是热带雨林覆盖的区域,如今都被砍伐一空。砍下来的木材,为负责开发的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留下来的光秃秃的土地,又被推土机夷*,转变成养牛的牧场或是甘蔗园、农田等。

  热带雨林消失的速度有多快呢?据估计,如果我们不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每过一秒钟,就有大约6000㎡的热带雨林从地球上消失!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到20xx年的时候,全世界的热带雨林将消失一半,到20xx年时,世界上将没有任何热带雨林了。动植物失去了家园,也将随之灭绝,那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下去呢?

  读到这些,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为了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为了人类的繁衍生息,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停止一切破坏热带雨林的行为,保护好这些热带雨林吧!

科学文章的读后感的方法3

  曾几何时,当我漫步在图书馆里那一列一列的书柜之间时,不经意走到了天文类书籍前。

  记得以前一直听哥哥给我讲关于天上那一颗颗星星的故事,所以心中一直对那些神秘而又遥远的星空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当我真正面对能破解这些秘密的宝藏时,又不知该从何处开始我的星际之旅,就在这时我看见了鲁道夫〃基彭哈恩所著的《千亿个太阳》这本书,我一下子就被他深深吸引了,我取下了它,开始了我的星空之旅〃〃〃〃〃〃

  看了题目,你可能会问怎么可能有千亿个太阳呢?但事实是在我们的宇宙有无数和太阳一样的恒星,正是他们组成了我们夜晚看见的`满天繁星。这本书介绍了恒星能源、结构和演化,射电脉冲星、密近双星质量转移、致密X射线以及地外文明的知识。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对我们所在的宇宙有了更深的理解。从我刚才列举的知识来看,你可能以为它很深奥,但全书基本上撇开了数学公式,运用了许多生动比喻,叙述了许多著者亲身经历的故事,如他把恒星比作人,用人的各个年龄来生动的比喻恒星从诞生到变成超巨星或中子星的演变过程,并配有精美的图画让严谨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我们初步的理解深奥的天文知识。通过它我从太阳系飞过银河,飞到银河系的边缘,看到无数色彩绚丽形态优美的地外星系,他们如此迷人,有如此神秘,我想他们一定是在等我去探索,去发现,去开创人类知识的新边疆。

  虽然因为我现在的知识还很有限,无法完全弄懂有些知识,但我相信,只要我保持对星空的热爱,只要我努力学习知识,我总会有一天会在鲁道夫〃基彭哈恩构建的璀璨星空里自由遨游,到达未知的远方

推荐访问: 读后感 科学 方法 科学文章读后感方法 菁选3篇 科学文章的读后感的方法1 有关科学文章的读后感 科学的读后感怎么写 科学与方法读后感